一種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5:32:24 3
一種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包括相互連接的上部線夾和下部絕緣棒,線夾,所述的線夾包括上頜部(1)、下頜部(3)、舌部(2)、脖部(4)以及傳動杆(5),所述的絕緣棒包括外部的外筒(15)以及其內貫穿其中的內棒(16)。本實用新型能夠改善原有接地線夾不能根據裝設空間有限與硬母線的角度進行有效調節問題,提高電力人員操作質量和檢修安全性。
【專利說明】—種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在有限空間內與硬母線可靠接觸的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
【背景技術】
[0002]電力工作人員在室內高壓櫃內裝設接地線時,因高壓櫃內空間和裝設位置局限,造成開關負荷側左側櫃體遮擋邊相接地棒線夾,使之與母排不能可靠接觸,也存在操作不規範的情況。在戶外設備硬母線線夾上裝設接地線時,也存在因裝設空間有限,接地線夾與母線不能可靠接觸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的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來改善原有接地線夾不能根據裝設空間有限與硬母線的角度進行有效調節問題,提高電力人員操作質量和檢修安全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相互連接的上部線夾和下部絕緣棒,所述線夾包括上頜部、下頜部、舌部、脖部以及傳動杆,所述上頜部包括上部向一側延伸的夾持部和下部的第一連接耳座,所述的夾持部的上部設有接線旋鈕、下部設有弧形缺口 ;所述的下頜部是彎折處外表面為弧面的反L形,其豎直端的端部與第一連接耳座的上部鉸鏈連接、水平端的端部與舌部的中部鉸鏈連接且鉸接處安裝扭簧,所述下頜部的水平端上連接豎直的彈簧,所述彈簧的上端與夾持部的底部連接;所述舌部的上表面設有摩擦凸點;所述脖部包括上部的第二連接耳座、下部的螺紋套筒,所述的第二連接耳座夾持在第一連接耳座的外部並與其鉸鏈連接,且二者之間設有鎖緊旋鈕;所述的傳動杆的上端設有錐形頂緊部、中部設有連續的外螺紋、下端設有外六角旋轉部,所述的傳動杆穿過螺紋套筒,且傳動杆通過外螺紋與螺紋套筒形成螺紋配合,且錐形頂緊部能夠與所述的下頜部的弧面抵靠;所述的螺紋套筒外壁對稱設有兩個帶有外螺紋的凸柱9 ;所述的絕緣棒包括外部的外筒以及其內貫穿其中的內棒,所述的外筒上部為鉸鏈對稱連接的兩瓣式弧形槽,每瓣弧形槽上分別設有直徑略大於凸柱直徑的通孔,且凸柱穿過通孔後能夠通過緊固螺母鎖緊;所述的內棒的頂端設有能夠與外六角旋轉部卡扣配合的內六角套筒。
[000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成本低廉、設計巧妙、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等優點,能夠改善原有接地線夾不能根據裝設空間有限與硬母線的角度進行有效調節問題,提高電力人員操作質量和檢修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線夾(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08]圖3是本實用新型線夾(張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4是圖3的左視圖;
[0010]圖5是本實用新型線夾主要配件圖;
[0011]圖6是圖5中配件的組合效果圖;
[0012]圖7是外筒(弧形槽對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8是圖7的左視圖;
[0014]提9是外筒(弧形槽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10是圖9的左視圖;
[0016]圖11是內棒的俯視圖;
[0017]圖中:上頜部1、下頜部3、舌部2、脖部4、傳動杆5、鎖緊旋鈕6、摩擦凸點7、接線旋鈕8、凸柱9、弧形缺口 10、夾持部11、第一連接耳座12、扭簧13、彈簧14、外筒15、內棒16、內六角套筒17、弧形槽18、通孔19、連接耳座41、下部的螺紋套筒42、旋轉部51、外螺紋52、錐形頂緊部53。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參見圖1-11,一種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包括相互連接的上部線夾和下部絕緣棒,線夾包括上頜部1、下頜部3、舌部2、脖部4以及傳動杆5,上頜部I包括上部向一側延伸的夾持部11和下部的第一連接耳座12,所述的夾持部11的上部設有接線旋鈕8、下部設有弧形缺口 10 ;下頜部3是為彎折處為弧面的反L形,其豎直端的端部與第一連接耳座12的上部鉸鏈連接、水平端的端部與舌部2的中部鉸鏈連接且鉸接處安裝扭簧13,下頜部3的水平端上連接豎直的彈簧14,彈簧14的上端與夾持部11的底部連接;舌部的上表面設有摩擦凸點7 ;脖部4包括上部的第二連接耳座41、下部的螺紋套筒42,第二連接耳座41夾持在第一連接耳座12的外部並與其鉸鏈連接,且二者之間設有鎖緊旋鈕6,螺紋套筒42外壁對稱設有用於與絕緣棒連接定位的兩個帶有外螺紋的凸柱9 ;傳動杆5的上端設有錐形頂緊部53、中部設有連續的外螺紋52、下端設有外六角旋轉部51,傳動杆5穿過螺紋套筒42,且傳動杆5通過外螺紋52與螺紋套筒42形成螺紋配合,且錐形頂緊部53能夠與下頜部3的弧面抵靠。絕緣棒包括外部的外筒15以及其內貫穿其中的內棒16,外筒15上部為鉸鏈對稱連接的兩瓣式弧形槽18,每瓣弧形槽18上分別設有直徑略大於凸柱9直徑的通孔19,且凸柱9穿過通孔19後能夠通過緊固螺母鎖緊;內棒16的頂端設有能夠與外六角旋轉部51卡扣配合的內六角套筒17。
[0020]使用時,首先將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通過外六角旋轉部51與絕緣棒的內棒16上的內六角套筒17卡扣配合連接,然後將外筒15由底部穿過內棒16,然後將兩瓣弧形槽18對合,使外螺紋凸柱9穿過通孔19,然後再凸柱上安裝緊固螺母將弧形槽18於脖部4鎖緊。旋轉內棒16帶動傳動杆5沿螺紋套筒42下行,下頜部3在彈簧13張力的作用下繞下頜部3與上頜部I的鉸接處旋轉,從而帶動舌部2與上頜部I分離,形成張開狀態。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脖部4的第二連接耳座41和上頜部I的第一連接耳座12之間的鉸接處調節上頜部I和脖部4的角度,並通過鎖緊旋鈕6將二者相對固定;然後旋轉內棒16帶動傳動杆5沿螺紋套筒42上行,錐形頂緊部53與下頜部3的弧面抵靠(弧面更有利於下頜部的受力旋轉),並推動其沿下頜部3與上頜部I的鉸接處旋轉,使舌部2逐漸與夾持部11靠近並接觸,且舌部2能夠繞其與下頜部3的鉸接處旋轉而使其上表面與夾持部11的下表面完全貼合夾緊母排或硬母線。
[0021]本實用新型用於戶內、外攜帶型短路接地使用,釋放電網及電氣設備停電後的殘餘電荷和線路交叉、跨越產生的感生電壓,防止突然來電,作為臨時性接地,保護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常規接地棒線夾固定,不具備轉向功能。本實用新型通過採取絕緣杆旋轉、水平轉角,調節線夾鴨嘴開合和線夾水平轉向,接地線夾具有可轉向功能,解決了設備、線路接地點與設備外殼空間受限造成接觸不良的問題。
[0022]以上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典型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其基礎上做適當的修飾及改進,但是與本實用新型實質性相同,同樣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力維護用可轉向接地棒,其特徵在於,包括相互連接的上部線夾和下部絕緣棒;所述的線夾包括上頜部(I)、下頜部(3)、舌部(2)、脖部(4)以及傳動杆(5),所述上頜部(I)包括上部向一側延伸的夾持部(11)和下部的第一連接耳座(12 ),所述的夾持部(11)的上部設有接線旋鈕(8)、下部設有弧形缺口(10);所述的下頜部(3)是彎折處外表面為弧面的反L形,其豎直端的端部與第一連接耳座(12)的上部鉸鏈連接、水平端的端部與舌部(2)的中部鉸鏈連接且鉸接處安裝扭簧(13),所述下頜部(3)的水平端上連接豎直的彈簧(14),所述彈簧(14)的上端與夾持部(11)的底部連接;所述舌部的上表面設有摩擦凸點(7);所述脖部(4)包括上部的第二連接耳座(41)、下部的螺紋套筒(42),所述的第二連接耳座(41)夾持在第一連接耳座(12)的外部並與其鉸鏈連接,且二者之間設有鎖緊旋鈕(6);所述的傳動杆(5)的上端設有錐形頂緊部(53)、中部設有連續的外螺紋(52)、下端設有外六角旋轉部(51),所述的傳動杆(5)穿過螺紋套筒(42),且傳動杆(5)通過外螺紋(52)與螺紋套筒(42)形成螺紋配合,且錐形頂緊部(53)能夠與所述的下頜部(3)的弧面抵靠;所述的螺紋套筒(42)外壁對稱設有兩個帶有外螺紋的凸柱(9);所述的絕緣棒包括外部的外筒(15)以及其內貫穿其中的內棒(16),所述的外筒(15)上部為鉸鏈對稱連接的兩瓣式弧形槽(18),每瓣弧形槽(18)上分別設有直徑略大於凸柱(9)直徑的通孔(19),且凸柱(9)穿過通孔(19)後能夠通過緊固螺母鎖緊;所述的內棒(16)的頂端設有能夠與外六角旋轉部(51)卡扣配合的內六角套筒(17)。
【文檔編號】H01R11/14GK203839535SQ20142024887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6日
【發明者】李磊, 田小濤, 張天宇, 許明遠, 張金輝 申請人:李濤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