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床墊噴塗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00:29:17
本實用新型涉及床墊製造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床墊噴塗系統。
背景技術:
在床墊的加工過程中,首先人工將構成床墊的海綿的兩端夾緊並使其中間對齊後,放入到噴膠機下進行噴膠操作,然後將其轉移到另一平臺後人工進行海綿的粘貼工作,然後放入床芯,再將其移動到一壓棉機的下面將其壓緊。
在上述的噴膠過程中,由於膠水的材質不同,其粘稠度不同,因此很容易造成對噴槍的堵塞,同時由於噴塗設備的設計不合理,還會造成大量的膠水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順利噴塗且減小浪費的床墊噴塗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床墊噴塗系統,其包括一個第一加料裝置,一個與該第一加料裝置間隔設置的第二加料裝置,一個用於加熱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的加熱裝置,一個由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供料並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以及一個由攪拌裝置供料並進行噴塗的噴頭。所述加熱裝置包括一個熱水箱,一個與熱水箱連接並設置在所述第一加料裝置中的第一螺旋加熱盤管,一個與該第一螺旋加熱盤管連接並設置在所述第二加料裝置中的第二螺旋加熱盤管。所述第一、第二螺旋加熱盤管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的內壁上。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一個分別與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連接的來料管,一個用於攪拌來自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中的原料的攪拌泵,一個分別與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連接的回料管,以及一個所述噴頭連接的出料管。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加料裝置包括一個第一加料倉,一個用於使所述第一加料倉內產生負壓的負壓泵,以及一個與該第一加料倉連接的第一原料桶,所述第一原料桶中的原料利用所述第一加料倉內的負壓自吸入該第一加料倉中。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分別還包括一個第一、第二攪拌泵。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加料裝置包括一個第二加料倉,一個第二原料桶,以及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加料倉與第二原料桶之間的加料泵,所述加料泵將原料吸入所述第二加料倉中。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分別還包括一個第一、第二放氣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分別還包括一個第一、第二洩殘閥。
進一步地,所述與第一、第二加料裝置連接的來料管上分別設置有一個流量泵,該流量泵用於讀取當前時刻的流量。
進一步地,所述與第一、第二加料裝置連接的來料管上分別設置有一個過濾器,該過濾器用於過濾來自所述第一、第二加料倉的雜質。
進一步地,所述床墊噴塗系統還包括一個與所述噴頭連接的高壓空氣泵,該高壓空氣泵用於為所述噴頭提供額外的壓力以使噴頭中的塗料噴出。
進一步地,所述回料管用於讓來料管中沒有進入攪拌倉中的原料分別返回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床墊噴塗系統通過所述加熱裝置的充分加熱可以對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中的原料進行充分的攪拌與加熱,使得多種原料的攪拌更加的均勻,也使得在噴塗過程中更加的流暢,同時由於所述攪拌裝置具有回料管,從而可以根據需要讓不同流量的原料進入攪拌倉,而讓剩餘的原料再返回到各自的第一、第二加料裝置,從而可以更加節約原料,提高攪拌效率。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床墊噴塗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於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說明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請參閱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床墊噴塗系統10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床墊噴塗系統100包括一個第一加料裝置10,一個與該第一加料裝置10間隔設置的第二加料裝置,一個用於加熱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的加熱裝置30,一個由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供料並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40,一個由攪拌裝置40供料並進行噴塗的噴頭50,以及一個與所述噴頭50連接的高壓空氣泵60。可以想到的是,該床墊噴塗系統100還包括其他一些裝置,如電機、電源、水源,以及用於放置上述各功能模塊的支架等等,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所述第一加料裝置10包括一個第一加料倉11,一個用於使所述第一加料倉11內產生負壓的負壓泵12,一個與該第一加料倉連接的第一原料桶13,一個用於攪拌所述第一加料倉11中的原料的第一攪拌泵14,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一加料倉11上的第一放氣閥15,以及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一加料倉11的底部的第一洩殘閥16。所述第一加料倉11可以為桶形,用於放置一種原料,以對該原料進行預處理,如加熱,攪拌。所述負壓泵12的工作原理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習知的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所述負壓泵12用於將所述第一加料倉11抽成負壓,以使所述第一原料桶13中的原料能自吸入所述第一加料倉11中。所述第一攪拌泵14設置所述第一加料倉11的上方,用於攪拌自吸入所述第一加料倉11中的原料,使其得到充分且均勻的加熱,並釋放出該原料中的氣體。所述第一放氣閥15設置在所述第一加料倉11的上方,以利於從所述原料中的釋放的氣體由該第一放氣閥15中放出。所述第一洩殘閥16設置在所述第一加料倉11的底部,用於將沒有用完的原料由該第一洩殘閥16中洩放出來。上述的各種攪拌泵、各種閥門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應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習知的標準零部件,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所述第二加料裝置20包括一個第二加料倉21,一個與該第二加料倉21連接的第二原料桶22,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加料倉21與第二原料桶22之間的加料泵23,一個用於攪拌所述第二加料倉21中的原料的第二攪拌泵24,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加料倉21上的第二放氣閥25,以及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加料倉21的底部的第二洩殘閥26。所述第二加料倉21及第二原料桶22與第一加料倉21及第一原料桶13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贅述。所述加料泵23與所述負壓泵12的工作原理不同,所述加料泵23用於直接將第二原料桶22中的原料吸入第二加料倉21中,而不是通過負壓來自吸。所述第二攪拌泵24、第二放氣閥25、以及第二洩殘閥26與第一加料裝置10的相應零部件即第一攪拌泵14、第一放氣閥25以及第一洩殘閥16具有相同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贅述。
所述加熱裝置30包括一個熱水箱31,一個與熱水箱31連接並設置在所述第一加料倉11中的第一螺旋加熱盤管32,一個與該第一螺旋加熱盤管32連接並設置在所述第二加料倉21中的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3,一個分別與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3連接的回水管34,以及一個用於使熱介質在所述第一、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2、33,以及回水管34中運行的加壓泵35。所述熱水箱31用於為整個加熱裝置30提供熱水,其裡面可以設置電加熱裝置,以將該的熱水箱31中的熱介質加熱。所述第一、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2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其螺旋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中或內壁上,以對該第一、第二加料倉11、12中的原料進行加熱。所述第一、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2、33具有螺旋結構,以增加加熱的面積從而提高加熱效率。所述熱介質依次從所述第一螺旋加熱盤管32進,再從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3中出,從而可以達到有效利用熱能的效果,並節約設備的佔地面積。所述熱介質可以是水,或者是油等可以流動的媒介。所述回水管34用於將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3出來的熱介質再次回加到所述熱水箱31中,達到重複利用的目的。上述熱介質可以流動的動力源皆來自所述加壓泵,35,所述加壓泵35推動所述熱介質在所述第一、第二螺旋加熱盤管32、33及回水管34中流動,達到循環往復的目的。
所述攪拌裝置40用於將來自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的原料進行攪拌,以做噴塗的最後準備。所述攪拌裝置40包括一個分別與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連接的來料管41,一個用於攪拌來自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中的原料的攪拌倉42,一個分別與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連接的回料管43,一個所述噴頭50連接的出料管44,兩個分別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連接的來料管41上的流量泵45,兩個分別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連接的來料管41上的過濾器46,以及一個設置在所述攪拌倉42上的攪拌泵47。所述來料管41連通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具體地是連通所述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與所述攪拌倉42,以使得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中的原料在該攪拌倉42中進行混合。所述攪拌倉42用於為攪拌所述來自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中的原料提供一個場所。所述回料管43用於讓來料管41中沒有進入攪拌倉42中的原料分別返回所述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中。所述出料管44用於連通所述攪拌倉42與噴頭50,以便於所述噴頭50進行噴塗。所述流量泵45用於讀取當前時刻來料管41中的原料的流量,同時也給沒有進入攪拌倉42中的原料返回所述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提供動力。所述過濾器46用於過濾來自所述第一、第二加料倉11、21的雜質,避免堵塞所述噴頭50,也避免所述雜質汙染所噴塗的床墊。上述的管道,攪拌泵47、流量泵45、以及過濾器46應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習知的標準零部件,其結構及工作原理不再詳細說明。
所述噴頭50與出料管44連接,用於有目的地將原料噴塗到床墊上,為了達到的噴射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噴頭50的出口的面積一定小於所述出料管44的截面積,然後在所述攪拌泵47的壓力或重力的作用下可以達到噴射的效果。所述噴頭50的結構也應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習知的標準零部件,其結構及工作原理不再詳細說明。
對於一些粘稠的原料,可能僅由所述攪拌泵47提供壓力或重力的作用下,難以使所述粘稠原料從所述噴頭50中噴出,因此需要所述的高壓空氣泵60。所述高壓空氣泵60中貯存有壓縮空氣,其通過管道與所述噴頭50連通,用於為所述噴頭50提供額外的壓力以使噴頭50中的塗料噴出。當所述壓縮空氣吹出所述噴頭50的出口時,順便將所述粘稠的原料噴射在被噴塗的床墊上,達到噴塗的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床墊噴塗系統100通過所述加熱裝置30的充分加熱可以對所述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中的原料進行充分的攪拌與加熱,使得多種原料的攪拌更加的均勻,也使得在噴塗過程中更加的流暢,同時由於所述攪拌裝置具有回料管,從而可以根據需要讓不同流量的原料進入攪拌倉,而讓剩餘的原料再返回到各自的第一、第二加料裝置10、20,從而可以更加節約原料,提高攪拌效率。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於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的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都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