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拼裝底託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1:37:4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輔助安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拼裝底託,具體涉及一種拼裝簡便、可實現單人將製冷設備推入具有一定高度櫃體內的拼裝底託。
背景技術:
目前,如圖1所示,製冷設備的底託座11為一個與製冷設備底部形狀相匹配的常規方形結構,且該底託座11為一體式,僅在製冷設備的運輸過程中,對製冷設備起到緩衝保護的作用。但是,當冷制設備被拆包後,該底託座11就失去了使用價值,造成資源的浪費。特別當製冷設備需用於櫥櫃,且櫥櫃均設有一定的高度,則需至少兩個工作人員合力將製冷設備搬入櫥櫃內,安裝時間多,同時也增加了人力成本,經濟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拼裝簡便、可實現單人將製冷設備推入具有一定高度櫃體內的拼裝底託,以解決現有的底託只能在運輸過程中對製冷設備起到緩衝保護的作用,而不能實現單人將製冷設備推入具有一定高度櫃體內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拼裝底託,其包括底託本體和支撐件,所述底託本體包括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所述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均具有一個斜面,所述底託上蓋與底託下蓋通過所述斜面拼接;所述底託本體設有用於容納所述支撐件的容納空間。
其中,所述容納空間由設於所述底託上蓋和底託下蓋的斜面部分的通孔構成而成。
其中,所述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中,其中一個構造有卡接塊,另一個構造有限位凹槽,所述卡接塊與所述限位凹槽可配合卡接。
其中,所述底託上蓋和所述底託下蓋均為直角梯形體結構。
其中,所述底託上蓋設有限位凹槽,所述底託下蓋設有卡接塊。
其中,所述支撐件包括兩個相互搭接的支撐塊。
其中,所述兩個支撐塊通過臺階面搭接。
其中,所述支撐件、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均採用泡沫塑料製成。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拼裝底託,作為櫥櫃冰箱推入柜子的輔助工具,其具體包括底託本體和支撐件,底託本體包括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均具有一個斜面,底託上蓋與底託下蓋通過斜面拼接;底託本體設有用於容納支撐件的容納空間。其中,將支撐件放置於該容納空間內,既增加了整個底託的受力面積,又節省了整個包裝空間,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地限制上下蓋之間的錯位。使用時,先將支撐件取出,靠柜子前邊緣放置,隨後將底託上蓋與底託下蓋分離,並將底託上蓋對齊放置於底託下蓋之上即可完成輔助斜坡的搭建,隨後將櫥櫃冰箱通過該輔助斜坡推入柜子。拼裝過程簡單,可實現單人將冰箱推入具有一定高度的櫃體內,提高了安裝效率,也改變了目前櫥櫃冰箱需要專業人員上門安裝的現狀,從而節省了人力成本,經濟性好,實用性強,利於進行標準化生產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底託的具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底託實施例的拼裝底託的具體結構圖;
圖3至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底託實施例的拼裝託底的拼裝過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底託實施例的PS薄板與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之間的連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底託實施例的將櫥櫃冰箱通過拼裝底託推入柜子的示意圖。
圖中:1:底託本體;1-1:底託上蓋;1-1-1、1-2-1:卡接塊;1-1-2、1-2-2:限位凹槽;1-2:底託下蓋;2:支撐件;2-1:第一支撐塊;2-2:第二支撐塊;3:PS薄板;4:櫥櫃冰箱;5:柜子;11:底託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提供的拼裝底託可用於多種製冷設備,除了能在運輸的過程中對製冷設備起到緩衝保護的作用,當製冷設備需推入具有一定高度的柜子時,還可對該拼裝底託進行簡單的拼裝作業,以搭建成一個輔助將製冷設備推入柜子內的斜坡。其中,製冷設備可以為冰箱、冰櫃或其它製冷設備。本實施例以櫥櫃冰箱為例加以具體說明。
如圖2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拼裝底託,其包括底託本體1和支撐件2,底託本體1包括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均具有一個斜面,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通過斜面拼接,如此,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構成用於在櫥櫃冰箱4運輸過程中為櫥櫃冰箱4提供緩衝及保護的底託座結構;底託本體1設有用於容納支撐件2的容納空間,其中,將支撐件2放置於該容納空間內,既增加了整個底託的受力面積,又節省了整個包裝空間,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地限制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之間的錯位,以提高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本申請提供的拼裝底託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製作成本低且整體穩固性更優。
將櫥櫃冰箱4推入柜子5時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支撐件2取出,靠柜子5前邊緣放置,隨後將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分離,並將底託上蓋1-1對齊放置於底託下蓋1-2之上即可完成輔助斜坡的搭建,隨後將櫥櫃冰箱4通過該輔助斜坡推入柜子5。其中,支撐件2放置於底託上蓋1-1的底部,用於支撐底託上蓋1-1。整個拼裝過程簡單,可實現單人將冰箱推入具有一定高度的櫃體內,提高了安裝效率,也改變了目前櫥櫃冰箱4需要專業人員上門安裝的現狀,從而節省了人力成本,經濟性好,實用性強,利於進行標準化生產及推廣。
具體地,容納空間由設於底託上蓋1-1和底託下蓋1-2的斜面部分的通孔構成而成。在本實施例中,底託上蓋1-1和底託下蓋1-2均設有一個通孔,且該通孔的方向垂直於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的底面,當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通過斜面拼接後兩個通孔形成用於放置支撐件2的容納空間。其中,支撐件2的尺寸與該容納空間的尺寸相匹配,由此將支撐件2放置於該容納空間內以起到進一步地限制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之間的相對位移,進而起到提高穩定性的作用。
具體地,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中,其中一個構造有卡接塊,另一個構造有限位凹槽,卡接塊與限位凹槽可配合卡接。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之間通過設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凹槽及卡接塊,在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拼裝時起到定位左右,以保證拼裝的精確度,同時限制拼裝後底託本體1在前、後、左、右等方向上的自由度,避免當底託本體1受力時,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發生分離現象。
優選地,底託上蓋1-1和底託下蓋1-2均為直角梯形體結構。採用上述結構的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無論是用於運輸過程中還是用於將櫥櫃冰箱4推入柜子5內時,都能起到一個穩定的支撐作用,避免在作業過程中對櫥櫃冰箱4造成磕碰損傷。
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底託上蓋1-1設有限位凹槽1-1-2,底託下蓋1-2設有卡接塊1-2-1。底託上蓋1-1通過限位凹槽1-1-2與卡接塊1-2-1卡接,以實現與底託下蓋1-2的固定連接;也可為底託下蓋1-2設有限位凹槽1-2-2,底託上蓋1-1設有卡接塊1-1-1,底託下蓋1-2通過限位凹槽1-2-2與卡接塊1-1-1卡接,以實現與底託上蓋1-1的固定連接;也可為底託下蓋1-2及底託下蓋1-2均設有限位凹槽及卡接塊,底託上蓋1-1的限位凹槽1-1-2與底託下蓋1-2的卡接塊1-2-1配合卡接,底託上蓋1-1的卡接塊1-1-1與底託下蓋1-2的限位凹槽1-2-2配合卡接,以此實現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的固定連接。
具體地,支撐件2包括兩個相互搭接的支撐塊。其中,兩個支撐塊通過臺階面搭接。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2包括第一支撐塊2-1及第二支撐塊2-2,第一支撐塊2-1及第二支撐塊2-2通過臺階面搭接,便於拆裝,以提高在拼裝作業時的拼裝效率。
優選地,支撐件2、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均採用泡沫塑料製成。工藝簡單,製作成本低,經濟性好。
在本實施例中,底託上蓋1-1及底託下蓋1-2均採用泡沫塑料製成,使得卡接塊易與底託上蓋1-1或底託下蓋1-2分離,即卡接塊設為易撕塊。具體地,首先將第一支撐塊2-1及第二支撐塊2-2從底託本體1的容納空間中取出,靠柜子5前邊緣放置,左右各1個,隨後將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分離(底託上蓋1-1往上拉開即可),將底託上蓋1-1與底託下蓋1-2的易撕塊(卡接塊)掰離底託本體1,底託下蓋1-2分別與第一支撐塊2-1及第二支撐塊2-2對齊放好,將底託上蓋1-1對齊放置於底託下蓋1-2之上即可完成輔助斜坡的搭建。最後為防止底託本體1被壓壞,優選地,在輔助斜坡上貼上兩張PS薄板3,至此完成拼裝全過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拼裝底託,作為櫥櫃冰箱推入柜子的輔助工具,其具體包括底託本體和支撐件,底託本體包括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底託上蓋及底託下蓋均具有一個斜面,底託上蓋與底託下蓋通過斜面拼接;底託本體設有用於容納支撐件的容納空間。其中,將支撐件放置於該容納空間內,既增加了整個底託的受力面積,又節省了整個包裝空間,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地限制上下蓋之間的錯位。使用時,先將支撐件取出,靠柜子前邊緣放置,隨後將底託上蓋與底託下蓋分離,並將底託上蓋對齊放置於底託下蓋之上即可完成輔助斜坡的搭建,隨後將櫥櫃冰箱通過該輔助斜坡推入柜子。拼裝過程簡單,可實現單人將冰箱推入具有一定高度的櫃體內,提高了安裝效率,也改變了目前櫥櫃冰箱需要專業人員上門安裝的現狀,從而節省了人力成本,經濟性好,實用性強,利於進行標準化生產及推廣。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