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6:38:29 2
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包括支承平臺、支承座、傳輸輥筒、連接板、限位板及上限位機構,其中,支承座和連接板均固定在支承平臺上端面,傳輸輥筒設於支承平臺上方且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個支承座。連接板縱向設置,限位板豎直設置,限位板的數量為兩塊,兩塊限位板下端均連接在連接板上,且兩者在縱向上間隔一定間距。上限位機構包括立柱和上限位輥筒,立柱豎直設置且其下端固定於支承平臺上端面,上限位輥筒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根立柱。本發明採用上述結構,整體結構簡單,便於實現,成本低,本發明應用時用於對校正時的勁性柱內型鋼柱進行支承和限位,能避免型鋼柱偏移而影響校正精度。
【專利說明】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勁性柱內型鋼柱的校正技術,具體是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勁性柱是在型鋼柱外面加混凝土構成的結構,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因勁性柱增加了型鋼柱,使其構件的承載能力、剛度大大提高,因而可減小構件的截面尺寸,從而能增加建築的使用面積。勁性柱內型鋼柱為批量生產,生產出的型鋼柱需經過校正機校正,現今校正型鋼柱的校正機工作時,型鋼柱先輸出的一截易發生偏移,這就會導致型鋼柱正在校正的部分被斜向擠壓,進而會影響型鋼柱的校正精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其能對校正後的型鋼柱進行支承,並對型鋼柱進行限位,如此,能避免型鋼柱校正時先輸出的一截偏移而影響校正精度。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包括支承平臺、支承座、傳輸輥筒、連接板、限位板及上限位機構,所述支承座和連接板均固定在支承平臺上端面,所述傳輸輥筒設於支承平臺上方且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支承座;所述連接板縱向設置,限位板豎直設置,限位板的數量為兩塊,兩塊限位板下端均連接在連接板上,且兩者在縱向上間隔一定間距;所述上限位機構包括立柱和上限位輥筒,所述立柱豎直設置且其下端固定於支承平臺上端面,所述上限位輥筒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根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立柱。本發明應用時,勁性柱的型鋼柱從兩塊限位板之間的區域穿過,兩塊限位板在縱向上的間距應略大於型鋼柱的寬度。
[0005]進一步的,所述傳輸輥筒的數量為多根,多根傳輸輥筒水平高度相同且在橫向上等間距排布。如此,本發明應用時,由多根傳輸輥筒對型鋼柱進行支承,能避免型鋼柱先輸出的一端處於懸挑狀態,進而能保證型鋼柱輸出時更加平穩。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採用角鋼,其一矩形面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支承平臺上,另一矩形面板與限位板連接。本發明的連接板採用角鋼,取材便捷,將連接板固定在支承平臺上,以及將限位板與連接板連接時操作便捷,省時省力。
[0007]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板通過穿過限位板和連接板一矩形面板的螺栓及套設在螺栓上的螺母固定在在連接板上。本發明的限位板通過螺栓及螺母固定在連接板上,連接結構穩固,拆裝便捷。
[0008]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包括支承平臺、支承座、傳輸輥筒、連接板及限位板,其中,支承座和連接板均固定在支承平臺上端面,傳輸輥筒設於支承平臺上方且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支承座,連接板縱向設置,限位板豎直設置,限位板的數量為兩塊,兩塊限位板下端均連接在連接板上,兩塊限位板在縱向上間隔一定間距,本發明採用上述結構,整體結構簡單,便於實現,成本低,本發明應用時,勁性鋼柱內型鋼柱校正時在本發明上進行傳輸,本發明由傳輸輥筒對型鋼柱進行支承,並由限位板對型鋼柱進行限位,本發明在限位板的作用下,能防止型鋼柱先校正完成的一截發生較大的偏移,進而能保證校正精度。
[0009](2)本發明還包括上限位機構,其中,上限位機構包括立柱和上限位輥筒,立柱豎直設置且其下端固定於支承平臺上端面,上限位輥筒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根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立柱,本發明應用時,在上限位輥筒的作用下,能避免型鋼柱上翹,能避免型鋼柱上翹而導致型鋼柱被斜向擠壓,能進一步提高型鋼柱校正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1、支承平臺,2、支承座,3、傳輸輥筒,4、連接板,
5、限位板,6、立柱,7、上限位輥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13]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包括支承平臺1、支承座2、傳輸輥筒3、連接板4、限位板5及上限位機構,其中,支承座2和連接板4均固定在支承平臺I上端面,傳輸輥筒3設於支承平臺I上方且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支承座2。本實施例在具體設置時,傳輸輥筒3的數量為多根,多根傳輸輥筒3水平高度相同且在橫向上等間距排布,每根傳輸輥筒3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支承座2。本實施例的連接板4縱向設置,限位板5豎直設置,限位板5的數量為兩塊,兩塊限位板5下端均連接在連接板4上,兩塊限位板5在縱向上間隔一定間距,該間距略大於型鋼柱的寬度。
[0014]本實施例的上限位機構包括立柱6和上限位輥筒7,其中,立柱6豎直設置且其下端固定於支承平臺I上端面,上限位輥筒7縱向設置,本實施例中立柱6的數量為兩根,上限位輥筒7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根立柱6,上限位輥筒7由兩根立柱6對其進行支承定位。
[0015]本實施例應用時,型鋼柱先完成校正的一截輸出在本實施例的傳輸輥筒3上,型鋼柱移位時帶動傳輸輥筒3轉動,傳輸輥筒3的轉動能減小型鋼柱移位時傳輸輥筒3與型鋼柱的摩擦力,本實施例的兩塊限位板5用於防止型鋼柱發生偏移,上限位輥筒7用於防止型鋼柱上翹。
[0016]實施例2:
為了取材便捷,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做出了如下進一步限定:本實施例的連接板4採用角鋼,其包括兩塊彼此垂直的矩形面板,連接板4 一矩形面板平放於支承平臺I上並通過螺栓固定在支承平臺I上,另一矩形面板垂直於支承平臺I上端面並與限位板5連接。為了將限位板5連接在連接板4上操作便捷,本實施例的限位板5通過穿過限位板5和連接板4 一矩形面板的螺栓及套設在螺栓上的螺母固定在在連接板4上。為了使本實施應用時限位板5與連接板4的連接結構更加牢固,本實施例中每塊限位板5均通過兩顆螺栓固定在連接板4上,每顆螺栓上均套設一顆對限位板5進行限位的螺母。
[0017]如上所述,可較好的實現本發明。
【權利要求】
1.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承平臺(I)、支承座(2)、傳輸輥筒(3)、連接板(4)、限位板(5)及上限位機構,所述支承座(2)和連接板(4)均固定在支承平臺(I)上端面,所述傳輸輥筒(3)設於支承平臺(I)上方且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支承座(2);所述連接板(4)縱向設置,限位板(5)豎直設置,限位板(5)的數量為兩塊,兩塊限位板(5)下端均連接在連接板(4)上,且兩者在縱向上間隔一定間距;所述上限位機構包括立柱(6)和上限位輥筒(7),所述立柱(6)豎直設置且其下端固定於支承平臺(I)上端面,所述上限位輥筒(7)縱向設置,其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一根對其進行支承定位的立柱(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傳輸輥筒(3)的數量為多根,多根傳輸輥筒(3)水平高度相同且在橫向上等間距排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板(4)採用角鋼,其一矩形面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支承平臺(I)上,另一矩形面板與限位板(5)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勁性柱內型鋼柱時傳輸型鋼柱的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板(5)通過穿過限位板(5)和連接板(4) 一矩形面板的螺栓及套設在螺栓上的螺母固定在在連接板(4)上。
【文檔編號】B21D43/00GK104226741SQ201410423728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何學友 申請人:四川金鋒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