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9:00:04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氣連接附件,具體是一種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動力線纜組件傳輸的電流電壓不斷提高。動力線纜上使用的大電流(200A以上)連接器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因大電流傳輸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隱患,若誤觸大電流信號,極易引發人員傷亡,因此在使用大電流連接器時,常在輔助電路上設置小信號控制迴路,通過小信號的通斷來控制大電流的通斷。在插拔大電流連接器時,先斷開小信號連接器,可以確保大電流線束不帶電。在大電流連接器完全插合後,小信號連接器插合,實現了大電流的安全傳輸。該方法佔用空間較大,且操作複雜,無法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將信號接觸件內置於大電流連接器內,在與配套的插座連接器插拔過程中,信號接觸件提前分離,保證大電流信號斷開,實現了大電流連接器的自動通斷功能,提高了產品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由插頭殼體、第一密封圈、擋圈組件、安裝板組件、屏蔽套組件、第二密封圈和尾套組成,所述的插頭殼體由外殼體和內殼體一體注塑成型,外殼體套在內殼體首端,外殼體尾部封閉,外殼體內壁與內殼體外壁間具有插裝空間,內殼體靠首端的外壁上分布有若干個第一卡槽,內殼體首端端面開有腰型孔,所述的腰型孔位於內殼體中心孔下方,內殼體靠尾端的外壁上具有兩個第二卡塊;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套在內殼體首端,第一密封圈外壁與外殼體內壁間具有間距,為配套的插座連接器提供插合空間;
所述的擋圈組件由擋圈、套管和插孔信號接觸件組成,擋圈側壁上具有第一卡塊,擋圈底面上具有第二卡塊,擋圈靠下部具有腰型塊,腰型塊上具有兩個通孔,通孔內過盈配合有套管,套管內裝有插孔信號接觸件,所述的插孔信號接觸件為兩芯結構,且尾部連通,大體呈U型;所述的腰型塊插入腰型孔中,第一卡塊與第一卡槽卡合,從而將擋圈組件安裝在內殼體首端;
所述的安裝板組件由前安裝板、後安裝板、插孔組件、屏蔽卡圈和擋圈組成,前安裝板內壁靠尾部具有環形擋肩,後安裝板外壁靠首部具有臺階面,後安裝板內壁靠首端具有環形凹槽,前安裝板與後安裝板套接,前安裝板的尾端端面抵在後安裝板的臺階面上,後安裝板的首端端面抵在前安裝板的擋肩上,屏蔽卡圈套在前安裝板和後安裝板外;環形凹槽內固定有擋圈,擋圈具有凸起的彈片,插孔組件外壁具有環形凸臺,環形凸臺一面抵在環形擋肩上,另一面被彈片卡擋,從而將插孔組件固定在前安裝板和後安裝板的中心孔中,插孔組件尾部具有盲孔,高壓導線的線芯一端焊接或壓接在盲孔中;所述的安裝板組件裝配在內殼體的中心孔中,插孔組件首端從內殼體首端伸出;
所述的屏蔽套組件由屏蔽套殼體、若干第一彈片和若干第二彈片組成,第一彈片分布在屏蔽套殼體外壁上,第二彈片分布在屏蔽套殼體內壁上,屏蔽套組件裝配在內殼體中心孔中,第一彈片與安裝板組件的屏蔽卡圈緊密配合,第二彈片與高壓導線的屏蔽層緊密配合;
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套在內殼體內壁與導線之間,且位於內殼體尾部;
所述的尾套上具有塊耳板,耳板上各有一個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與內殼體尾部的第二卡塊卡合,從而將尾套固定在內殼體尾部。
為簡單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發明所述的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均簡稱為本連接器。
本連接器的插孔信號接觸件為小信號接觸件,與控制電路連接,而插孔組件則為大電流接觸件。當插孔信號接觸件與配套的插座連接器上配對的插針信號接觸件插合後,因插孔信號接觸件尾部聯通,因此信號自動接通,實現自動控制功能。即:插合時,插孔組件完全接觸後插孔信號接觸件才接觸。拔出時,插孔信號接觸件先斷開,從而保證大電流通道斷開,插孔組件才分離,實現了大電流信號的安全插拔。
本連接器將信號接觸件內置於大電流連接器內,在與配套的插座連接器插拔過程中,信號接觸件提前斷開,保證大電流信號斷開,實現了大電流連接器的自動通斷功能,提高了連接器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內部採用360°全屏蔽結構(導線屏蔽層通過第二彈片與屏蔽套組件連接,屏蔽套組件通過第一彈片與安裝板組件的屏蔽卡圈連接),降低了大電流連接器通電後的輻射,尾部還設計了「雙彈片」結構,保證了導線屏蔽層與連接器屏蔽殼體的可靠接觸。
所述的外殼體頂面上還具有卡扣,卡扣內安裝有鎖緊片。當與插座連接器插合到位時,鎖緊片能夠起到自鎖的功能,防止外殼體頂部的卡扣向上翹起,保證與插座連接器連接牢固;當需要本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分離時,需要先將鎖緊片向外抽出一段距離,使卡扣脫離鎖緊片的限制,再向外拔插座連接器時,卡扣就會向上抬起,使本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分離。
所述的插頭殼體、前安裝板、後安裝板、尾套和鎖緊片都是硬質塑料,不僅製造簡單,而且成本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都是軟質矽橡膠;所述的屏蔽卡圈和擋圈都是銅合金。
所述的插孔信號接觸件表面具有網紋滾花。增大插孔信號接觸件與套筒內壁的摩擦力,保證插孔信號接觸件能夠牢固地裝在套管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擋圈組件的側視圖。
圖5是圖4的B-B剖視圖。
圖6是安裝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屏蔽套組件的剖視圖。
圖8是本發明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的屏蔽接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具體描述:
高壓大電流帶輔助信號插頭連接器,如圖1—圖3所示,由插頭殼體30、第一密封圈20、擋圈組件10、安裝板組件50、屏蔽套組件60、第二密封圈70和尾套80組成,所述的插頭殼體30的材料是硬質塑料,由外殼體33和內殼體35一體注塑成型,外殼體33套在內殼體35首端,外殼體33尾部封閉,外殼體33頂面上還具有卡扣37,卡扣37用於在與插座連接器連接時起到卡死作用,卡扣37內安裝有鎖緊片40,鎖緊片40也是硬質塑料,鎖緊片40能夠阻止卡扣37上翹,使本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連接更加牢固。外殼體33內壁與內殼體35外壁間具有插裝空間,外殼體33尾部與內殼體35之間還具有連接筋34,內殼體35靠首端的外壁上分布有若干個第一卡槽31,內殼體35首端端面開有腰型孔32,所述的腰型孔32位於內殼體35中心孔下方,內殼體35靠尾端的外壁上具有兩個第二卡塊36;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20套在內殼體35首端,第一密封圈20外壁與外殼體33內壁間具有間距,第一密封圈20的材料是軟質矽橡膠,在本連接器與配套的插座連接器插合時,起到插合界面密封作用;
所述的擋圈組件10如圖4、圖5所示,由擋圈11、套管14和插孔信號接觸件15組成,擋圈11側壁上分部若干個第一卡塊12,擋圈11靠下部具有腰型塊13,腰型塊13上具有兩個通孔,通孔內過盈配合有套管14,套管14內裝有插孔信號接觸件15,所述的插孔信號接觸件15為兩芯結構,且尾部連通,大體呈U型,插孔信號接觸件15表面具有網紋滾花,增大其與套管14的摩擦力,使其裝配更加牢固;所述的腰型塊13插入腰型孔中32,第一卡塊12與第一卡槽31卡合,從而將擋圈組件10安裝在內殼體35首端;
所述的安裝板組件50如圖6所示,由前安裝板51、後安裝板54、插孔組件52、屏蔽卡圈53和擋圈55組成,前安裝板和後安裝板式硬質塑料,屏蔽卡圈53和擋圈55都是銅合金;前安裝板51內壁靠尾部具有環形擋肩51a,後安裝板54外壁靠首部具有臺階面54a,後安裝板54內壁靠首端具有環形凹槽54b,前安裝板51與後安裝板54套接,前安裝板51的尾端端面抵在後安裝板54的臺階面54a上,後安裝板54的首端端面抵在前安裝板51的環形擋肩51a上,屏蔽卡圈53套在前安裝板51和後安裝板53外;環形凹槽54b內固定有擋圈55,擋圈55具有凸起的彈片55a,插孔組件52外壁具有環形凸臺52a,環形凸臺52a一面抵在環形擋肩51a上,另一面被彈片55a卡擋,從而將插孔組件52固定在前安裝板51和後安裝板54的中心孔中,所述的插孔組件52尾部具有用於焊接或壓接高壓導線線芯91的盲孔52a;所述的安裝板組件50裝配在內殼體35的中心孔中,插孔組件52首端從內殼體35首端伸出;
所述的屏蔽套組件60如圖7所示,由屏蔽套殼體61、若干第一彈片62和若干第二彈片63組成,第一彈片62分布在屏蔽套殼體61外壁上,第二彈片63分布在屏蔽套殼體61內壁上,屏蔽套組件60裝配在內殼體35中心孔中,第一彈片62與安裝板組件50的屏蔽卡圈53緊密配合,第二彈片53與高壓導線90的屏蔽層92緊密配合;
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0套在內殼體35內壁與高壓導線90之間,且位於內殼體35尾部,第二密封圈70是軟質矽橡膠,;
所述的尾套80是硬質塑料,尾套80上具有兩塊耳板81,耳板81上各有一個第二卡槽82,第二卡槽82與內殼體35尾部的第二卡塊36卡合,從而將尾套80固定在插頭殼體30尾部。
圖8是本連接器的屏蔽接觸示意圖,高壓導線90首端的屏蔽層92被剝離,露出線芯91,線芯91與安裝板組件50的插孔組件52焊接或壓接,剝離出的屏蔽層92外翻,並與屏蔽套組件60的第二彈片63連接,這樣,屏蔽層92就通過第二彈片63、屏蔽套殼體61、第一彈片62與屏蔽卡圈53相連,從而實現360°全屏蔽,降低電流輻射。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並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設計原理的情況下,利用上述技術內容所作的更動或修飾,均應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