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木材的乾燥方法與流程
2023-10-11 16:28:29 1
本發明屬於木材加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木材的乾燥方法。
背景技術:
:木材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預處理,而其中,木材幹燥是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第一道最為關鍵的工序;乾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木材的利用率以及後段工序的加工,直接影響著木製品最終品質的高低。現有技術的木材幹燥方法多採用窯幹法,即將木材堆砌在乾燥窯內,重複交替加熱窯內空氣及向窯內噴蒸汽,並鼓風使窯內空氣及蒸汽循環,對木材進行乾燥,由於掌握不了木材的最佳乾燥基準,在乾燥過程中,各種數據設定不合理,造成木材在升溫階段就已經乾燥,最終易造成木材開裂、翹曲、變形等問題,同時此方法的乾燥效率不高,耗能較大。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木材的乾燥方法,能很好提升乾燥的效果和效率。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木材的乾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木材預處理:將木材按加工要求進行切割處理,然後用清水對木屑等雜質進行衝洗後備用;(2)預幹處理:將步驟(1)處理後的木材放入乾燥室內,保持溫度為58~63℃,空氣相對溼度為50~55%,將木材幹燥至水含量為50~55%備用;(3)深度乾燥處理:將步驟(2)處理後的木材表面塗覆一層乾燥粉後,再將其放入超聲波乾燥室內,對木材進行超聲波乾燥,控制超聲波的頻率為60~64KHz,乾燥室的溫度保持為65~68℃,空氣相對溼度為45~50%,將木材幹燥至水含量不大於10%後即可;所述乾燥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製成:15~20份硅藻土、10~15份膨潤土、6~8份硬脂酸鈣、14~18份矽膠、5~7份接枝丙烯醯胺、6~10份羧甲基纖維素鈉、3~5份殼聚糖、1~2份二甲基甲醯胺;獨特配製的乾燥粉塗覆在木材表面後,增大了內部與外部的水分梯度,促進水分析出,同時其填充於表面孔隙間,又可降低水分蒸髮帶來的應力問題,降低了開裂率,配合超聲波的穿透、空化等作用,乾燥的效率得到很好提升;(4)木材幹燥後處理:將步驟(3)乾燥處理後的木材取出,去除其表面殘留的乾燥粉後即可。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乾燥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硅藻土和膨潤土共同放入質量分數為6%的硝酸溶液中浸泡1~1.2h,取出後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8%的磷酸溶液中浸泡0.4~1h,最後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1.5~2h,取出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備用;(2)將步驟(1)處理後的硅藻土和膨潤土放入溫度為880~940℃的條件下煅燒2~3h後取出,然後冷卻至常溫粉碎過500目備用;對硅藻土和膨潤土進行酸鹼處理、高溫煅燒處理,有利於提升其比表面積,增強其穩定和吸附性能;(3)將步驟(2)處理後的硅藻土和膨潤土與硬脂酸鈣、矽膠、接枝丙烯醯胺、羧甲基纖維素鈉、殼聚糖、二甲基甲醯胺共同混合,高速混合研磨均勻即可。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乾燥粉塗覆在木材表層的厚度為2~4mm。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去除木材表面殘留乾燥粉的方式是用風力進行吸除。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先對木材進行預幹處理,將基礎含水量降至同一基準,不僅利於後續的統一乾燥,同時又能快速完成初期的乾燥要求;配製的乾燥粉塗覆在木材表面後,不僅利於乾燥時形成更為顯著的梯度,促進水分的析出,同時又能降低木材表面乾燥時產生的應力,減少開裂率,配合超聲波的乾燥處理,顯著縮短了乾燥時長。最終在各步驟的配合作用下,本發明乾燥方法可將乾燥時長縮短30~35%,木材出現開裂的機率降低了2倍以上,且乾燥後的木材表面更為光滑,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木材的乾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木材預處理:將木材按加工要求進行切割處理,然後用清水對木屑等雜質進行衝洗後備用;(2)預幹處理:將步驟(1)處理後的木材放入乾燥室內,保持溫度為58℃,空氣相對溼度為50~53%,將木材幹燥至水含量為50~53%備用;(3)深度乾燥處理:將步驟(2)處理後的木材表面塗覆一層乾燥粉後,再將其放入超聲波乾燥室內,對木材進行超聲波乾燥,控制超聲波的頻率為61KHz,乾燥室的溫度保持為65℃,空氣相對溼度為45~48%,將木材幹燥至水含量不大於10%後即可;所述乾燥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製成:15份硅藻土、10份膨潤土、6份硬脂酸鈣、14份矽膠、5份接枝丙烯醯胺、6份羧甲基纖維素鈉、3份殼聚糖、1份二甲基甲醯胺;(4)木材幹燥後處理:將步驟(3)乾燥處理後的木材取出,去除其表面殘留的乾燥粉後即可。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乾燥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硅藻土和膨潤土共同放入質量分數為6%的硝酸溶液中浸泡1h,取出後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8%的磷酸溶液中浸泡0.4h,最後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1.5h,取出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備用;(2)將步驟(1)處理後的硅藻土和膨潤土放入溫度為880℃的條件下煅燒2h後取出,然後冷卻至常溫粉碎過500目備用;(3)將步驟(2)處理後的硅藻土和膨潤土與硬脂酸鈣、矽膠、接枝丙烯醯胺、羧甲基纖維素鈉、殼聚糖、二甲基甲醯胺共同混合,高速混合研磨均勻即可。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乾燥粉塗覆在木材表層的厚度為2~3mm。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去除木材表面殘留乾燥粉的方式是用風力進行吸除。實施例2一種木材的乾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木材預處理:將木材按加工要求進行切割處理,然後用清水對木屑等雜質進行衝洗後備用;(2)預幹處理:將步驟(1)處理後的木材放入乾燥室內,保持溫度為63℃,空氣相對溼度為53~55%,將木材幹燥至水含量為53~55%備用;(3)深度乾燥處理:將步驟(2)處理後的木材表面塗覆一層乾燥粉後,再將其放入超聲波乾燥室內,對木材進行超聲波乾燥,控制超聲波的頻率為64KHz,乾燥室的溫度保持為68℃,空氣相對溼度為48~50%,將木材幹燥至水含量不大於10%後即可;所述乾燥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製成:20份硅藻土、15份膨潤土、8份硬脂酸鈣、18份矽膠、7份接枝丙烯醯胺、10份羧甲基纖維素鈉、5份殼聚糖、2份二甲基甲醯胺;(4)木材幹燥後處理:將步驟(3)乾燥處理後的木材取出,去除其表面殘留的乾燥粉後即可。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乾燥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硅藻土和膨潤土共同放入質量分數為6%的硝酸溶液中浸泡1.2h,取出後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8%的磷酸溶液中浸泡1h,最後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2h,取出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備用;(2)將步驟(1)處理後的硅藻土和膨潤土放入溫度為940℃的條件下煅燒3h後取出,然後冷卻至常溫粉碎過500目備用;(3)將步驟(2)處理後的硅藻土和膨潤土與硬脂酸鈣、矽膠、接枝丙烯醯胺、羧甲基纖維素鈉、殼聚糖、二甲基甲醯胺共同混合,高速混合研磨均勻即可。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乾燥粉塗覆在木材表層的厚度為3~4mm。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去除木材表面殘留乾燥粉的方式是用風力進行吸除。對比實施例1本對比實施例1與實施例1相比,在步驟(3)深度乾燥處理時不塗覆乾燥粉處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比實施例2本對比實施例2與實施例2相比,在步驟(3)深度乾燥處理時用等量的生石灰取代乾燥粉進行處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照組現有的木材幹燥處理方法。為了對比本發明效果,選用同一批次的棗木分別用上述五種方法進行乾燥處理,均乾燥至水含量為8~9%,下表為相應的對比數據:乾燥時長(比值)乾燥開裂率(%)乾燥後的表面質量實施例10.770.5表面光滑、無形變實施例20.750.6表面光滑、無形變對比實施例10.921.7表面毛躁、有少量形變對比實施例20.841.2表面毛躁、微量形變對照組12.2表面毛躁、有大量形變註:上表中所述的乾燥時長(比值)是以對照組的時長作為基準,其餘各組與其時長的比值,以此來衡量乾燥的速度,數值越小代表乾燥效率越高。由上表可以看出,本發明乾燥方法能很好的提升乾燥的效率和效果,處理後的木材有更好的品相,更具實用價值。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