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
2023-10-14 15:28:06 4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_第1篇】
初次捧起這本書,只知道它是一本關於身心靈的著作,想來應該是很枯燥無味的吧!後來才發現這本書把心靈的哲學、人生的思考全都融入一個小說裡,我們隨著主人公一起與老人對話,深入淺出地對自己的心靈進行了深刻地探索,於是很快便勾起了我的興趣,不由自主地隨主人公一起去探尋「真我」。
人生可曾有「真我」?
書中講解我們人類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也不過五個字就可以表達,哪五個字呢?那就是愛!喜悅!和平!這也就是真我,真我一直都不曾離開我們,那我們為什麼有時會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呢?我想正是因為有了盲目地追求外在的、物質的東西,而讓真我被封閉起來。而身體裡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著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沒有吧!但我想如果我們隨著老人的引領去找尋真我的話,會讓自己越來越喜悅。
「真我」--愛、喜悅、和平,我想,正如老人所說:一個沒有吃過冰淇淋的人是不會有對冰淇淋的渴望,也許正因為我們都享受過「真我」,所以今天聽來對於它才會有如此熱切的渴望,不以外在為轉移的發自內心的喜悅與和平,恐怕是生活在凡塵中的芸芸眾生所望塵莫及的吧!
人生若只有「真我」!
每次捧起這本書,總能讓我的心靈回歸寧靜,不斷地去探尋真我,重新審視自己。現在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相信隨著內容的深入,會讓我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我也會努力去探尋「真我」。
人生若只有「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_第2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是臺灣的張德芬女士,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把它當作一本普通的小說來看,並沒有其他的想法。後來我發現它不僅僅觸動了我的心靈,同時也使我明白了人生的哲理是需要自己去體會、去實踐的。
這本書以一位女孩和一位先知老人的對話,講述了現代人對於追求「真我」的意義。這也是一本讀起來很安靜的書,能讓人感受到靜心閱讀的興趣.小說的開始,女主人公若菱問老人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人的追求越來越多,而快樂的人卻越來越少?就此引出了「小我」和「真我」的概念。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都在追求金錢、事業、親情、愛情、友情等等的東西,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作者總結的五個詞:愛、喜悅、和平。其實我們內在的「真我」就是在追求這五個字,而我們總是被「小我」牽著鼻子走,有的人在挫折面前抬不起頭,有的人被眼前的既得利益迷惑了雙眼,有的人生活沒有目標就像無頭蒼蠅,有的人因為追求過於遙遠的東西而陷入痛苦。我們好像都在追求快樂,但是我們為什麼總是不快樂?「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引起的,那麼一旦外在的物質消失了,快樂也就不復存在了,而真正的快樂,應該是內心的真我所追求的「喜悅」,是不被任何事物所影響的,是對自己的真正的認同。這就是快樂和喜悅的區別。快樂是需要外在條件來創造的,而喜悅是由真我內心發出的,比如看到一片透著陽光的綠葉、一個嬰兒的笑容。如何了解真我呢?那需要實現思想與身體的聯結。我們的思想多數在思考未來或過去相關的事情,很少活在當下。
在書中提到「世界上有三件事情:老天的事、我的事、別人的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似簡短的一句話,卻讓我感覺到其中飽含了豐富的意義。女主人公若菱在事業上遭到好友的背判、婚姻裡受到老公的欺騙,她感到憤怒、委屈等很多負面情緒。老人讓她學會「臣服」,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就是不可改變的,那就只有臣服。而接下來就是該考慮遠離這個好友,還是繼續做朋友?繼續維繫婚姻,還是解除婚姻?這才是自己事情。書中總結既成的事實就是老天的事。下一步如何處理才是我的事。很多時候都會為老天的事傷腦筋,比如堵車,已經發生了,就是老天的事了,與其煩燥、生氣,不如戴上耳機聽歌,進而感受自己的呼吸。就像文中老人對若菱的保證: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著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裡面珍藏的禮物。
這本書讀了之後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心態有多麼的好,其實不然,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於已發生的事情不會學著接受,以後我要試著看開看淡一切,學著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當然,在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再次細細咀嚼體會,最後我把小說的結尾老人留下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_第3篇】
當我看了《遇見未知的自己》,我才真正的明白心靈的修煉真的是一門需要不斷提升的課程。
當我遇到很多事情時,自己一個人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結局時,我終於學會了用一種理性的態度來對待我自己了。
我是在走著自己的朝聖路。
當我明白很多的時候,人必須和真我真正意義的接觸,了解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身體建立一種連結,運用一種瑜伽和呼吸,真正意義上讓自己放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當我經歷痛苦、背叛、欺騙,當我愛過、痛過、哭過之後,我學會了臣服。就是接受一種現實。因為你無論多麼的感覺不幸,但是既定的事實就是事實,所以當你接納了臣服的時候,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的時候,事情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你才發現原來的掙扎時白費力氣,而且,正因為你把能量充分關注於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更好的解決之道,幫助你脫離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歡的情境。破解情緒障礙之道,最重要的是臣服。」
當我們從小到大,總是有師長、朋友、親人告訴我們要勇敢、賢惠、誠實、獨立、出人頭地等。我們對這些一直都是信以為真,卻從來沒有挑剔自己腦袋裡的東西。它說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接受了這麼多的應該和理想,我們於是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評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天所思所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所以第一我們需要一種冥想,一種寧靜,什麼也不去想,就是保持一種靜心。
另外,我們其實當我們對每一類人或者是他們的行為,特別有意見是,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當我們用手指對著別人批評的時候,有三根指頭都是對著我們自己的,所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其實我們對待外界的批評是緣於我們自己身上的缺點。但我們如果和自己,自己的內心真正意義上建立了一種關聯,我們就真的明白了我們需要如何去做。
我們要真正地從身體、情緒、思想等各個層面來消除我們與真我之間的障礙,也是我們療愈過程中很重要的幫助。
關照我們的思想,並且檢驗他們的真實性。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為那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A(事件)----------B(信念、想法)----------C(j結果)
A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C出現。所以不同的B(信念、想法),造成不同的C.所以當我們產生了壞的情緒後,我們呢要下定決心,不再被自己的思想所幹擾,然後花很多的時間去培養自己覺察和定靜的功夫。當我們看見、覺察了之後,必須有足夠的心量去包容、接納。這個功夫得我們自己去修煉。靜坐冥想是個不錯的辦法。
我們要一種身份認同,就是先「看見」,它是第一步,先看到你自己認同於某樣東西,也許沒辦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徹底了解到你認同的那些東西,其實不是你的,也不是屬於你的,你就有可能從這個外境追逐的噩夢中醒來。
戰勝了胜肽,心想事成的第一個秘訣就是你所嚮往的東西必須是你命中注定該是你的。或是與你的更高目的一致的哦、有利於人類社會的。要不然就是你能入到潛意識和真我的層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學好自己該學的功課,破解你的命運。我們用視覺的觀想和自己的感受所發出的振動頻率就是最強的。
另外就是學會感恩。未實現前就先感恩。
記得所有的人事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由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觸碰了。看看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的、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上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記得,每個發生自己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很難看,讓我們心存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它內在蘊含著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願你,願我,幸福。
發現了一個幸福的秘訣!好開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