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為什麼會被雍正殺死?大將年羹堯的故事
2023-10-15 08:42:49 1
年羹堯是清朝著名將領,在康熙和雍正兩朝位高權重,權勢滔天。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不僅自己位高權重,而且滿門顯達,妹妹年氏更是被雍正封為皇貴妃,位同副後。
福禍相依,從天堂墜落地獄也就是一眨眼的事情。集高官顯爵於一身的年羹堯,最終在雍正三年之時,從年初一直到年尾,連降十八級,最後被雍正賜死。
雍正三年三月,「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出現,各部官員都紛紛上書祝賀,而年羹堯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他這麼一上書,最終因為「朝乾夕惕」寫作「夕陽朝乾」,被雍正以「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其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斷非無心」為由革職查辦,卸任川陝總督,調任杭州將軍。
雍正三年六月、七月、八月,三月中被削太保銜,從一等公一路降到一等子、一等男、一等輕車都尉。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最終被雍正以九十二條大罪被賜死,其子年富處斬,餘子十五歲以上者發遣廣西、雲南、貴州充軍。
雍正處置年羹堯一事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實際上早在雍正二年的時候,雍正帝就已經表現了對年羹堯的不滿。他在年羹堯的奏章上硃筆批註:「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全功難。為君者施恩易,當恩難;當恩易,保恩難;保恩易,全恩難。若倚功造過,必至返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爾等功臣,一賴人主防微杜漸,不令至於危地;二在爾等相時見機,不肯蹈其險轍;三須大小臣工避嫌遠疑,不送爾等至於絕路。三者缺一不可,而其樞要在爾功臣自招感也。我君臣期勉之,慎之。」言語中警告之意,好不遮掩。
年羹堯是雍正帝能順利登基為帝的大功臣,因此許多人在解讀雍正帝處理年羹堯一事之時,大多數都會用年羹堯功高震主來解釋。而基於雍正帝對付自己兄弟的情況,許多人還會將此事件冠上「狡兔死走狗烹」的色彩。但是從雍正二年十二月雍正所批硃批就可以看出,年羹堯早就觸及雍正帝底線。而當時雍正帝還是念舊的,只是警告一番。而在警告無效之後,雍正帝才雷厲風行的處理了此事。從這個硃批中,我們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最終得到被賜死的結局的理由。
首先,「若倚功造過,必至返恩為仇」這一句很能表明意思了。年羹堯最大的功勞是什麼?當然是扶持雍正登基的從龍之功,而雍正說出「倚功造過」,就說明年羹堯一定憑著自己從龍有功,幹了些危害法律,或者說觸及雍正底線的事情,才得來這麼一句話。
其次,「大小臣工避嫌遠疑,不送爾等至於絕路。」這一句也很好理解,為什麼讓年羹堯「大小臣工避嫌遠疑」?很明顯就是年羹堯結黨營私,因此才遭來了雍正的警告。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發展了兩千年之久,一直以來都在致力於加強皇權,削弱臣子的權利。底線官員結成一片,絕對不是君主想要看到的,所以結黨絕對是雍正的底線之一。同時這也絕對是年羹堯被賜死的原因。
第三年羹堯被官員上諫:「挾威勢而作威福,招權納賄,排異黨同,冒濫軍功,侵吞國帑,殺戮無辜,殘害良民。」雖然這些是發生在雍正已經決定處置年羹堯的時候,不知道能否全信,但是也絕對有年羹堯的錯處在。
年羹堯最終得到被賜死的下場,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原因眾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他自己找死,遭來君主忌憚。
年羹堯有聞聲識賊的本事,據說他在徵戰西藏的時候,帶領士兵搜尋賊子。在一天晚上三更時分,聽到疾風西來,過了一會兒就安靜了。年羹堯連忙帶士兵往西南密林中搜賊,盡殲賊人。有人問其故,年羹堯回答:「一霎而絕,非風也,是飛鳥振羽聲也。夜半而鳥出,必有驚之者。此去西南十裡,有叢林密樹,宿鳥必多,意必賊來潛伏,故群鳥驚起也。」這就是年羹堯聞聲識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