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導電接觸座接合片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2:03:37 3
專利名稱:改良的導電接觸座接合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器插座,尤其指要求連接牢靠、導電性能好的導電接觸座接合片。
目前,常用的一種導電接觸座接合片2,如圖7所示,系由一薄銅板制的長方或方形框板20的一面上設置在左、右邊的兩「X」字形彈簧夾21a、21b構成,經多年使用,有在著如下缺點1、由於「X」字形彈簧走21a、21b後端接合處22處於接觸狀態,在電鍍處理中在後端接合片22不易鍍上金屬層(先鍍鎳、後鍍金),而會殘留電鍍藥水中的酸、感液,導致接合處22發生腐蝕現象,在與座體3組合後,如圖8所示,再插上導電插夾4,如圖9所示,不但導電插頭41a、41b接觸不良,而且摩擦係數大,插合和撥出不便。
2、由於「X」字形彈簧夾21a、21b的彈性疲勞、鬆弛,與導電插夾41a、41b接觸不緊密,導電性差,甚至插、拔導電插頭41a、41b時歪斜還出現無法接觸導電的情形。在插上插頭體4的兩導電插頭41a、41b時,如圖9所示,每一「X」字形彈簧夾21a、21b的外夾片24終端,均會頂住座體3的內壁,而無法充分張開「X」字形彈簧夾21a、21b,其中每一內夾片24的前段先向內略翻開,外段再作向外彈開成約筆直狀態(如圖9中假想線所示)的彈開動作,既固共兩內夾片24在兩導電插頭41a、41b插入時,即已向外彈開至極限,以致無法或不易彈回恢復原狀,經幾次插、拔動作,兩「X」形彈簧夾21a、21b無法再與導電插頭41a、41b緊密接觸。
鑑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良的導電接觸座接合片,使彈簧片的接合處不與插板的任何部分接觸,又具有對導電插頭左、右限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框板,其特徵是在框板的正面孔前、後端分別設有一倒鉤形彈簧片及左、右分置的兩垂直擋片,在框板的正面孔內左、右側分別設有相同的兩水平懸臂彈簧片,此外,框板左、右側邊的前端為向外突出的銳角邊,中間為由前至後向內傾斜的斜邊及後端為向內倒角邊。
由於採用上述方案易於電鍍處理,與導電插頭接觸良好且不易鬆動。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接合片與接觸座組合水平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接合片與接觸座側面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使用狀態水平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使用狀態導電插頭部分插入側面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使用狀態導電插頭全部插入側面剖視圖。
圖7為現有技術實施例立體圖。
圖8為現有技術實施例接合片與接觸座組合水平剖視圖。
圖9為現有技術實施例使用狀態水平剖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接合片1系由一長方或正方薄銅板製成的框板10(中間有長方或正方孔)的正面的前、後端分別設有一倒鉤形彈簧片11(倒「J」字形)及左、右分置的兩相同的垂直擋片12,在框板10正面的孔內左、右側分別設有相同的兩水平懸臂彈簧片13(「S」形),此外,框板10左、右側邊的前端為向外突出的銳角邊16,中間為由前至後向內傾斜的斜邊14及後端為向內倒角邊15。上述側邊形狀便於插入座體3的孔31中,並藉助框板10自身變形的應力,夾在座體3的孔30左、右側內,而不致發生前後移位鬆動或脫落現象(如圖2所示);而借其倒鉤形彈簧片11受座體3的孔31上側壁壓緊(如圖3所示),不致發生上、下鬆動或脫落,此外,兩垂直擋片12外側分別接觸,兩導電插頭41a、41b側面,限制其左、右移動。
綜合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1、由於框板10上的兩水平懸臂彈簧片13的接合處不與框板10上任何部分接觸,電鍍處理時不會留下弊病。
2、由於倒鉤形彈簧片11兩側和兩垂直擋片12兩外側限制了兩導電插頭41a、41b發生左、右偏移(如圖2、3、4所示),而在導電插頭41a、41b部分插入座體3的孔31中(約長度一半位置),如圖5所示,導電插頭41a、41b下側壓迫懸臂彈簧片13,上側接觸座體3的孔31下側壁緣,待導電插頭41a、41b完全插入座體3的孔31中,則繼續壓迫懸臂彈簧片13,使其移變平直,導電插頭41a、41b不偏移地穩定受到懸臂彈簧片13夾緊,同時拔出導電插頭41a、41b時,懸臂彈簧片13變形也不大,易恢復原狀,因此,儘管多次插、拔導電插頭,也不會產生鬆動及其導電不良現象。
權利要求一種改良的導電接觸座接合片包括框板,其特徵是在框板的正面孔前、後端分別設有一倒鉤形彈簧片及左、右分置的兩垂直擋片,在框板的正面孔內左、右側分別設有相同的兩水平懸臂彈簧片,此外,框板左、右側邊的前端為向外突出的銳角邊,中間為由前至後向內傾斜的斜邊及後端為向內倒角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器插座,尤其指要求連接牢靠、導電性能好的導電接觸座接合片。包括框板,其特徵是在框板的正面孔前、後端分別設有一倒鉤形彈簧片及左、右分置的兩垂直擋片,在框板的正面孔內左、右側分別設有相同的兩水平懸臂彈簧片,此外,框板左、右側邊的前端為向外突出的銳角邊,中間為由前至後向內傾斜的斜邊及後端為向內倒角邊。從而,易於電鍍處理、與導電插頭接觸良好且不易鬆動。
文檔編號H01R13/11GK2187844SQ9420573
公開日1995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1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1日
發明者林松田 申請人:林松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