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地漏過濾篩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4:56:02 1
專利名稱:防堵地漏過濾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排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堵地漏過濾篩。
背景技術:
傳統的地漏結構,由於排放的廢水中存在雜質較多,容易造成排水地漏的阻塞,並且水中含有的油汙等有機物較多,造成排水管管壁細菌滋生而形成粘度較大的汙泥,久而久之汙泥沉積變厚,使得排水管內徑越來越小並阻擋了廢水中的固體雜物,造成管道阻塞,管道阻塞後疏通管道費時費力,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人們發明了地漏用過濾篩,而現有過濾篩的網眼均是圓形,且網眼的側壁均是光滑狀的,油汙很容易在網眼壁上滋生細菌從而形成較大的汙泥,久而久之也易將網眼堵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堵地漏過濾篩,它能夠避免油汙在過濾篩的網眼側壁上形成汙泥而堵塞的情況。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堵地漏過濾篩,包括濾篩本體,所述濾篩本體上設有若干貫穿其上下兩表面的濾網孔,所述濾篩本體的下表面邊沿處設有圓環形的墊圈,所述濾網孔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所述濾網孔的側壁上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凸柱,所述凸柱由所述濾網孔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濾網孔的下表面。作為優選,所述凸柱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墊圈可將過濾篩墊高,避免地漏堵塞濾網孔,同時濾網孔設計成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減少了油汙進入濾網孔後與濾網孔側壁之間的接觸,避免油汙在濾網孔側壁上形成汙泥,而在濾網孔側壁上設置的凸柱可增加側壁的表面積,避免汙泥堆積在濾網孔的側壁上而引起的濾網孔堵塞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圖中:1、濾篩本體;2、墊圈;3、濾網孔;4、凸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防堵地漏過濾篩,包括濾篩本體I,所述濾篩本體I上設有若干貫穿其上下兩表面的濾網孔3,所述濾篩本體I的下表面邊沿處設有圓環形的墊圈2,所述濾網孔3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所述濾網孔3的側壁上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凸柱4,所述凸柱4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狀,所述凸柱4由所述濾網孔3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濾網孔3的下表面。[0012]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墊圈2可將過濾篩墊高,避免地漏堵塞濾網孔3,同時濾網孔3設計成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減少了油汙進入濾網孔3後與濾網孔3側壁之間的接觸,避免油汙在濾網孔3側壁上形成汙泥,而在濾網孔3側壁上設置的凸柱4可增加側壁的表面積,避免汙泥堆積在濾網孔3的側壁上而引起的濾網孔3堵塞的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堵地漏過濾篩,包括濾篩本體(1),所述濾篩本體(I)上設有若干貫穿其上下兩表面的濾網孔(3),其特徵在於:所述濾篩本體(I)的下表面邊沿處設有圓環形的墊圈(2),所述濾網孔(3)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所述濾網孔(3)的側壁上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凸柱(4),所述凸柱(4)由所述濾網孔(3)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濾網孔(3)的下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地漏過濾篩,其特徵在於:所述凸柱(4)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防堵地漏過濾篩,包括濾篩本體,所述濾篩本體上設有若干貫穿其上下兩表面的濾網孔,所述濾篩本體的下表面邊沿處設有圓環形的墊圈,所述濾網孔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所述濾網孔的側壁上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凸柱,所述凸柱由所述濾網孔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濾網孔的下表面。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墊圈可將過濾篩墊高,避免地漏堵塞濾網孔,同時濾網孔設計成上小下大的圓臺形,減少了油汙進入濾網孔後與濾網孔側壁之間的接觸,避免油汙在濾網孔側壁上形成汙泥,而在濾網孔側壁上設置的凸柱可增加側壁的表面積,避免汙泥堆積在濾網孔的側壁上而引起的濾網孔堵塞的問題。
文檔編號E03F5/14GK203049721SQ20132007566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呂文強 申請人:呂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