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和一種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
2023-10-22 21:02:42 2
專利名稱: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和一種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路機械產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和一種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養路機械產品有3種不同車型的程序控制箱,這些程序控制箱產品都是插箱+底板結構其中插箱主要部件為48芯插座O-166010-1),底板主要部件為接線端子排。根據不同車型,插箱的插座插接點位個數有1似9、2707和4293三種。目前為提高查線效率和質量,查線現場會購買配備一臺查線機,然後通過簡易工作檯面進行查線作業,具體為將低壓查線測試線束放置在工作檯面,查找相應的測試線束與程控箱中的插箱、底板連接器對接後再進行低壓查線機查線,排故查線完畢後,拆卸各測試線束再放置在無固定裝置的工作檯上。由於插箱布線點位較多,因此人工查線工作量大、容易導致查線盲區。作業過程中,由於接至插箱的測試線束放置無序,現場混亂、查找不方便,查線準備時間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查線作業過程中測試線束放置混亂無序導致查線準備時間較長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適用於帶有測試過渡板的測試線束;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包括線束儲存櫃和位於線束儲存柜上方的插箱支撐梁,所述插箱支撐梁上設有插箱,插箱用於插接測試過渡板。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包括將帶有測試過渡板的測試線束轉移至本發明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內,將測試過渡板插接至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的插箱上,測試線束自重落入線束儲存櫃內。本發明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具有線束儲存櫃和插箱支撐梁,插箱支撐梁上設有用於插接測試過渡板的插箱,同時測試線束自重而落入線束儲存櫃中,因此可以快速地將各類測試線束分門別類地固定於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內。採用本發明提供的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能有效減少查線準備作業時間,提高查線工作效率。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與測試線束、測試過渡板的左視圖。圖3為測試線束、測試過渡板與把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線束標識,2-插箱,3-測試過渡板,4-把手,5-測試線束,6-線束儲存櫃,7-腳輪,8-插箱支撐梁;41-底杆,42-固定杆,43-緊固杆。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適用於帶有測試過渡板3的測試線束5。如圖1所示,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包括線束儲存櫃6和位於線束儲存櫃6上方的插箱支撐梁8。所述插箱支撐梁8上設有插箱2,插箱2用於插接測試過渡板3。插箱 2上設有導軌(附圖中未示出),導軌上設有與測試線束5對應的線束標識1。因此,可根據線束標識1將測試線束5通過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插箱2的導軌內,從而使得測試線束5 在回收儲存時也有序存放,為後續查線作業縮短準備時間。如圖1和2所示,所述線束儲存櫃6底面設有腳輪7。通過腳輪7的設置,能有效調節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與產品之間的距離。現有技術中測試線束與測試過渡板之間直接連接,容易出現連接不可靠的異常情況。同時,由於測試線束與測試過渡板之間插拔次數較多,嚴重影響查線質量和效率。而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本發明中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還包括把手4。所述把手4用於將所述測試線束5與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即本發明的測試線束5與測試過渡板3之間採用把手4常態連接固定,減少了再次對接工序,提高作業效率。具體地,如圖3所示,所述把手4為U形把手框,所述U形把手框包括底杆41和設置於底杆兩端的兩根平行的固定杆42。具體地,如圖3所示,所述把手4為U形把手框,所述U形把手框包括底杆41和設置於底杆兩端的兩根平行的固定杆42。兩根固定杆42的一端分別固定於底杆上,另一端均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於測試過渡板3上。所述測試線束5從底杆41延伸至測試過渡板3上, 並與所述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更優選情況下,如圖3所示,所述U形把手框內設有與底杆41平行的緊固杆43。所述測試線束5先經過底杆41,並綁紮於所述底杆41上,然後延伸至緊固杆43 上,並綁紮於所述緊固杆43上,最後延伸至測試過渡板3上,並與所述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通過把手4的設置,能保證測試線束5與測試過渡板3之間良好接觸、可靠連接, 減少非連線錯誤造成的查線故障點,提高查線質量。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包括將帶有測試過渡板3的測試線束5轉移至本發明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內,將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8的插箱2上,測試線束5自重落入線束儲存櫃6內。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回收儲存方法還包括將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8的插箱2上之前,採用把手4將測試線束5與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具體地,採用把手4將測試線束5與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的步驟為先將U形把手框的兩根固定杆42的端部採用螺釘固定於測試過渡板3上,然後將測試線束5綁紮於底杆41上,再將測試線束5從底杆41延伸至測試過渡板3上,並與所述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優選情況下,所述插箱2上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與測試線束5對應的線束標識1, 所述將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的插箱2上時,根據線束標識1將測試線束5通過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插箱2的導軌內。優選情況下,所述U形把手框內還設有與底杆41平行的緊固杆43。此時採用把手 4將測試線束5與測試過渡板3固定連接的步驟為先將U形把手框的兩根固定杆42的端部採用螺釘固定於測試過渡板3上,將測試線束5綁紮於底杆41上後,再從底杆41上延伸至緊固杆43並將其綁紮於緊固杆43上,最後延伸至測試過渡板3上,並與所述測試過渡板 3固定連接。採用本發明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進行查線作業和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的工作原理為將測試過渡板3與測試線束5通過把手4固定連接(具體固定連接方式如前所述,此處不再贅述),然後按照線束標識1將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2上的導軌之間備用;查線作業時,將通過把手4固定可靠連接的測試線束5和測試過渡板3的整體插接至產品的插箱中,進行查線;查線作業完畢後,將測試線束5和測試過渡板 3回收至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內,將測試過渡板3插接至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2 上的導軌之間,測試線束5因自重落入線束儲存櫃6中,移動腳輪7將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移至合適位置。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所作出的若干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適用於帶有測試過渡板的測試線束,其特徵在於,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包括線束儲存櫃和位於線束儲存柜上方的插箱支撐梁,所述插箱支撐梁上設有插箱,插箱用於插接測試過渡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其特徵在於,插箱上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與測試線束對應的線束標識。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線束儲存櫃底面設有腳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還包括用於將測試線束與測試過渡板固定連接的把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所述把手為U形把手框,所述U形把手框包括底杆和設置於底杆兩端的兩根平行的固定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所述U形把手框內設有與底杆平行的緊固杆。
7.—種測試線束的回收儲存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將帶有測試過渡板的測試線束轉移至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內,將測試過渡板插接至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的插箱上,測試線束自重落入線束儲存櫃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儲存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將測試過渡板插接至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的插箱上之前,採用把手將測試線束與測試過渡板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回收儲存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為U形把手框,所述U 形把手框包括底杆和設置於底杆兩端的兩根平行的固定杆;採用把手將測試線束與測試過渡板固定連接的步驟為先將兩根固定杆的端部採用螺釘固定於測試過渡板上,然後將測試線束綁紮於底杆上,再將測試線束延伸至測試過渡板上並與所述測試過渡板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回收儲存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插箱上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與測試線束對應的線束標識,所述將測試過渡板插接至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的插箱支撐梁的插箱上時,根據線束標識將測試線束通過測試過渡板插接至插箱的導軌內。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回收儲存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U形把手框內設有與底杆平行的緊固杆;採用把手將測試線束與測試過渡板固定連接的步驟為先將兩根固定杆的端部採用螺釘固定於測試過渡板上,將測試線束綁紮於底杆上後,再從底杆上延伸至緊固杆並綁紮於緊固杆上,最後延伸至測試過渡板上並與所述測試過渡板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適用於帶有測試過渡板的測試線束;所述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包括線束儲存櫃和位於線束儲存柜上方的插箱支撐梁,所述插箱支撐梁上設有插箱,插箱用於插接測試過渡板。本發明還提供了採用該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對測試線束進行回收儲存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插箱式回收儲存裝置,能將測試線束有序存放,減少查線準備作業時間,提高查線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65H75/18GK102514984SQ201110359298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4日
發明者周利軍, 李慶軍, 黃三元 申請人: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