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助於提高換熱面積的格子磚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0:15:22

本實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領域,特別是一種有助於提高換熱面積的格子磚。
背景技術:
格子磚是熱風爐的重要載熱蓄熱體,具有多個通孔,以及兩個表面的定位凸臺和定位凹槽,格子磚的熱容量、熱交換能力的強弱是熱風爐向高爐穩定輸送高熱風溫度、送風時間的關鍵,只有最佳的熱交換能力和最佳的熱容量才能有效提高格子磚的使用效果,但目前現有的格子磚由於結構上存在的問題,導致換熱面積小,熱交換能力差,故改進和創新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有助於提高換熱面積的格子磚,可有效解決現有的格子磚換熱面積小,熱交換能力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多等邊的磚體、通孔、定位凸臺和定位凹槽,磚體上均布有上下連通的通孔,磚體上表面均布有三個定位凹槽,三個定位凹槽分別和周邊的通孔相互連通,磚體上置於最外周的兩圈通孔各自依次首尾串聯,兩圈通孔之間的環形空間呈向下的凹陷狀,構成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和三個定位凹槽相互連通,磚體的下表面上有和三個定位凹槽相對應的向下凸起的定位凸臺,通孔的一端直徑為22-24mm,通孔的另一端直徑為24-26mm,通孔之間的孔間距為37-40mm。
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通孔的孔徑和孔間距的大小,從而大大提高了格子磚的加熱面積,增強了格孔的熱交換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19孔)。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俯視圖(37孔)。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A-A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B-B向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組合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由圖1-圖7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多等邊的磚體1、通孔2、定位凸臺7和定位凹槽3,磚體上均布有上下連通的通孔,磚體上表面均布有三個定位凹槽,三個定位凹槽分別和周邊的通孔相互連通,磚體上置於最外周的兩圈通孔各自依次首尾串聯,兩圈通孔之間的環形空間呈向下的凹陷狀,構成環形凹槽5,環形凹槽和三個定位凹槽相互連通,磚體的下表面上有和三個定位凹槽相對應的向下凸起的定位凸臺,通孔的一端直徑為22-24mm,通孔的另一端直徑為24-26mm,通孔之間的孔間距為37-40mm。
所述的磚體1為正六邊形,環形凹槽為和磚體形狀相對應的正六邊形。
所述的磚體1的側壁上縱向均布有條狀凹槽4,磚體的邊角處各設有一個和條狀凹槽高度相同的角凹槽6。
所述的通孔2為19個或37個。
所述的磚體1側壁上部有向外延伸的平臺8,構成磚體呈臺階狀。
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和通孔及定位凹槽相互連通的環形凹槽6、氣流分布更均勻,使格子磚受高溫、高壓平衡,有助於磚體的壽命,防止磚傳變形移位,同時,本實用新型調整了通孔的上口和下口直徑及通孔間的孔間距,確認發揮出磚體的最佳加熱面積,使每立方米磚體的加熱面積可達63.6平方米以上,大大增加了磚體的換熱能力,有效保持格孔之間的暢通,促使氣流交換能力提高,使得蓄熱室中整體氣流分布趨於均勻,保證了使用效果,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