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臣倍健為啥叫湯臣(湯臣倍健的前世今生)
2023-10-23 02:31:06 1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超千億,未來5年行業增速近10%
2018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1627億元,同比增長9.8%,預計18-23年CAGR為9.10%,從規模佔比來看,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佔據絕對主導位置,而體重管理及運動營養規模佔比相對較小。
01
2001-2010年
選擇膳食營養補充劑賽道,高速發展
湯臣倍健成立於 1995 年,公司初創時的四位「元老」是 90 年代風靡一時的「太陽神」的原職工,產品的思路依然是「廣告 功能」。
2001 年隨著董事長考察美國保健食品市場,隨後將公司產品定位從強調產品功效的模式轉變成基礎營養模式,專注做膳食營養補充劑,開啟了湯臣高速發展的 10 年。
截止 2010 年上半年,湯臣共有經銷商 246 人,覆蓋終端 9,003 個,其中藥店終端 8,553 個、商超終端 450 個。
2007-2010 年湯臣收入及利潤增速(人民幣百萬元)
02
2011-2013 年
受行業負面消息衝擊,自我調節業績穩定
2011 年湯臣倍健制定發布了《2011-2015 年經營規劃綱要》,從渠道、模式和品牌三大維度去做未來戰略布局,奠定了未來 5 年公司發展的基調。
2011-2014 年毛利率及費用率
2012 年確定為「調整年」:2012 年 3 月底報導稱市場抽檢 8 企業的螺旋藻保健食品,有 6 家重金屬鉛超標,包括湯臣倍健,後經過食藥監局複查,公司產品合格,但短期依然造成市場情緒波動;4 月中旬央視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製成工業明膠,最終流入藥品企業的案件,由於湯臣倍健近 1/3 的產品是膠囊包裝,公司整體 Q2 收入增速較 Q1 大幅下滑。
2011-2012 年單季度收入利潤增速下
2012 年控制網點質量,費用投放不經濟,費用率上升
2013 年股權激勵,受提價提振業績逐步恢復:公司於 1 月 18 日出臺股權激勵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 233 萬分股票期權,佔股本總額 1.07% 行權價格 60.40 元。行權條件鎖定為來三年 2013-15 年利潤增速分別為 40%、30%、30%。2013 年公司業績受 2012 年年底提價的提振,以及控費效果到位,2013 年全年收入同比 39%,利潤同比 50%,業績逐步恢復。
調整後 2013 年業績逐步恢復
2013 年毛利穩定,控費到位
03
2014-2016 年
自我調整以及嘗試合併國外品牌
2014 年渠道野蠻式增長遭遇瓶頸,定增試水外延擴張和加強大單品策略。2014 年伊始,公司主動削減了數十家渠道精細化工作不到位,存在網上串貨現象的經銷商,並調整了經銷商考核 KPI。
2014 年終端調整,費用率上升
2015 年開啟收購進程,欲打造網際網路 大健康平臺。2015 年是湯臣新三年計劃的第一年,按照新制訂的《2015-2017 年度經營規劃綱要》,該新戰略綱要的主旨在於公司整體業務布局由膳食補充劑擴展到大健康產業,未來業務生態由三大業務板塊(湯臣藥業板塊、廣東佰嘉板塊、線上業務板塊)與大健康產業布局構成,2015 年湯臣便開啟了收購網際網路公司、發布線上品牌的多業務發展進程。
04
2017 年-現在
回歸業務本身,聚焦大單品 電商 2.0
2017 年三大戰役取得初步成功:在 2016 年調整產品策略、聚焦本身保健食品業務和渠道建設後,2017 年業績逐季好轉。
2017 年產品渠道調整效果初顯
2017 提價後毛利上升,大單品策略費用投放高
2018 年大單品 電商投放持續顯效,儲備下一個大單品品類。大單品健力多經過 2017 年銷售團隊調整與廣告營銷持續大規模投入,步入快速放量的收穫期,依然保持較高的收入增速,並帶動了湯臣主品牌在藥店渠道的增長。
2018 年大單品 電商聚焦策略收穫期
部分文章轉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