曌字背後的動人故事(生僻字曌)
2023-10-23 02:42:04 1
【曌】讀音[zhào]總筆畫:16畫 部首:日。
曌,同「照」,中國唐代武則天為自己名字造的字。
圖片來源網絡
漢字出處:
「曌」是武則天為自己所命之名。《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太后自名「曌」,改詔曰制。武則天從小聰明過人,自幼跟隨母親楊氏「明詩習禮」、「閱史披圖」而思如潮湧,真可謂滿腹經綸。她當了皇帝之後,創造了十八個新字,頒布於天下推廣使用,並稱之為「則天新字」。這十八個字其中就有「曌」字,是日月當空普照天下的意思。其實,這些字並不是她自己創造的。而是別人為她造出的。那麼,這「曌」是怎樣造出來的呢?
圖片來源網絡
唐朝時,有位朝臣叫宗秦客,是山西蒲州人,和武則天是親戚,從小就和武家有來往,他知道武則天原來的名字叫「武照」。在武則天還是皇后時,他與許多朝臣一樣,非常佩服武則天的治國才能,經常出入宮中勸說武則天當皇帝。當時,武則天當皇帝受到一些朝臣的極力反對,因而阻力很大,說從來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先例,武則天想當皇帝是亂倫之事,是陰陽不合,是乾坤顛倒,更有甚者罵作「母雞啼鳴,家敗人亡」。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給武則天當皇帝製造輿論,駁倒那些反對派的言論,宗秦客就造了這個「曌」字,來到後宮,獻給了武則天。他給武則天講了這個字除了日月當空普照天下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層表示陰陽一體的含義,很符合她女人當皇帝的心境,又和她的名字「照」字同音。這時,武則天正是需要幫助和支持的時候,一聽宗秦客所說的意思心中十分高興,馬上就採納了宗秦客的意見,把自己的名字由「武照」改為「武曌」。
圖片來源網絡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67歲的武則天登基稱帝,「詔行所造新字,以曌為名」。可見,自從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便堂而皇之用「曌」作名字了,所以史書上有「則天皇后武氏,諱曌」的記載。後來,「曌」字因為是皇帝的名字,人們不敢直書其名,便把「曌」字上部的「日月」寫作「目目」,直到明末張自烈所著的《正字通》一書的「目部」才在「原從日月,非從二目」項下改正過來。
圖片來源網絡
傳說「曌」是宗秦客為一位上古女神所作的預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