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最愛百本童書(孩子們的書架需要怎樣的童書)
2023-04-20 09:24:37 3
兒童最愛百本童書?來源:光明日報這年頭,沒陪孩子讀過幾本繪本,都不好意思加入親子話題的聊天列清單、囤童書這部分工作,已被一些85後、90後年輕父母提前到備孕階段來進行童書到底有多熱,市場是最靈敏的感應器就在剛剛閉幕的上海國際童書展上,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少兒圖書在整體圖書市場中的碼洋比重為26.05%,繼續保持正向增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兒童最愛百本童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兒童最愛百本童書
來源:光明日報
這年頭,沒陪孩子讀過幾本繪本,都不好意思加入親子話題的聊天。列清單、囤童書這部分工作,已被一些85後、90後年輕父母提前到備孕階段來進行。童書到底有多熱,市場是最靈敏的感應器。就在剛剛閉幕的上海國際童書展上,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少兒圖書在整體圖書市場中的碼洋比重為26.05%,繼續保持正向增長。
好的童書到底意味著什麼?它是孩子最早的「美商」啟蒙,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建造孩子與社會的情感連接。責任、勇氣、自信、死亡這些宏大且永恆的人生命題乃至世界觀的樹立等,都悄然潛藏在一個個精心鋪展的故事中。或許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日本兒童文學家柳田邦男提出「人的一輩子有三次讀童書的機會」的觀點。他認為,我們自己是孩子的時候、自己撫養孩子的時候還有生命即將落幕的時候,「我們都會出乎意料地從童書中讀到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
童書蛋糕越做越大,國內市場格局也早已不再是專業社一家獨大,幾百家出版社先後搶佔童書市場,都想要分得一杯羹。但熱鬧和繁榮背後,進口多國產少,老書霸榜新書難入榜等結構性隱憂也不容忽視。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與大眾的日常體驗基本吻合。在筆者對身邊年輕父母所做的小型調查中,引進版童書佔據了孩子書架的一半還多,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九成的父母會優先選擇購買引進版童書。
家長青睞引進版童書,和我國童書市場起步晚不無關係,同時也暴露出國產童書發展中的問題和短板。近年來,擦亮國產童書這一品牌已經成為國內童書出版界的自覺,但優秀人才隊伍不強、原創內容生產乏力等問題遠不是短期能從根本上解決的。尤其是有的童書出版機構不潛心做原創,而是想方設法鑽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空子,發揮「蹭經典」「打擦邊球」之能事,熱衷掙快錢,嚴重損害了國產童書的品牌,加深了一些家長對國產童書「粗糙」「不高級」的刻板印象。
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瑰麗奇妙的神話故事、形形色色的傳說民俗等,是原創國產童書的「IP富礦」。《團圓》《北京的春節》《妖怪山》《給孩子的故宮系列》等深挖「中國元素」的童書甫一面世就廣受好評,那些在圖書創作中做足「中國味」文章的童書憑藉較高的辨識度和美譽度,也總是能成功吊起市場的胃口。當然,正如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小人書」也不是低智版的成人故事書,它需要創作者投入更多的智慧,傾注更多的心血,敬畏專業,尊重規律。那些僅想把國產童書做成快消品,隨意拼貼中國元素,徒有其表而無思想內核的「垃圾食品」,遲早會被市場拋棄。
「小人書」不是小問題。圖書市場應給孩子們的書架更多更好的選擇,為迫不及待要去打量這個世界的孩子們送上一套合用的「組合鏡頭」。
(作者: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