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腳踏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6:32:59 3
專利名稱:自適應腳踏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操控用的腳踏板,以及其他腳踏控制器,屬於腳踏板應用技 術。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腳踏板,特別是吊掛式的剎車腳踏板和離合器腳踏板,大部份腳踏板 與工作杆的連接都是採用直接固定連接的方式,也就是腳踏板與工作杆之間的角度是不能 變化的。所以在工作時,隨著腳踏板位置的變化,腳踏板與操作者的腳底的角度也在不斷變 化,操作者的腳底如果不調整角度,與腳踏板間的接觸面積就會減少,而且會產生滑動,極 易導致操作失誤。如果想保持腳踏板與腳底的接觸面的穩定,就必須隨著腳踏板的角度變 化,操作者通過調整腳底的角度,才能做到。所以,在腳踏板操作過程中,要保持腳踏板與腳 底的接觸面穩定,這就需要操作者具有良好的感受變化的能力、判斷反應的能力和肢體配 合的能力。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型的腳踏板,能夠根據腳踏板工作行程的變化,自動調整腳 踏板與工作杆之間的角度,使腳底與腳踏板之間的接觸面保持穩定,降低對操作者經驗和 能力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適應腳踏板,能夠根據腳踏板工作行程的變化,自動 調整腳踏板與工作杆之間的角度,使腳底與腳踏板之間的接觸面保持穩定,降低對操作者 經驗和能力的要求。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適應腳踏板,由工作杆1、腳踏板2、U型座3、固定軸 4、墊圈5、開口銷6組成,工作杆1與腳踏板2通過U型座3連接。所述的工作杆1的末端為半圓形,並在圓心位置設有一安裝孔。所述的U型座3固定在腳踏板2上。所述的工作杆1的末端安置在U型座3的開口內,由固定軸4穿過U型座3上的 安裝孔和工作杆1上的安裝孔固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夠根據工作狀態,自動調整腳踏板與工作杆之間的角度,保持腳底與腳踏板 之間接觸面的穩定,降低對操作者經驗和能力的要求。2、防止滑動,減少安全隱患。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總裝分解圖;圖2是本發明的左視結構示意3
圖3是本發明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傳統腳踏板的一實施例演示;圖5是本發明的自適應腳踏板的實施例演示。圖中1、工作杆,2、腳踏板,3、U型座,4、固定軸,5、墊圈,6、開口銷。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自適應腳踏板,由工作杆1、腳踏板2、U型座3、固定軸4、墊 圈5、開口銷6組成,工作杆1的末端為半圓形,並在圓心位置設有一安裝孔,U型座3固定 在腳踏板2上。如圖2和圖3所示,工作杆1與腳踏板2通過U型座3連接,工作杆1的末端安置 在U型座3的開口內,由固定軸4穿過U型座3上的安裝孔和工作杆1上的安裝孔,再裝上 墊圈5,最後通過開口銷6固定。如圖4所示,普通的腳踏板,由於工作杆1與腳踏板2的連接是固定的,在操作過 程中,腳踏板2與工作杆1間的角度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如果腳底與踩下去前要保持平行, 那麼,腳底與腳踏板2間的接觸面就發生了變化,接觸面積變小,並且容易滑動,存在安全
急 ^^ ο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自適應腳踏板,由於工作杆1與腳踏板2是通過U型座3連 接的,在操作過程中,腳踏板2與工作杆1間的角度是會隨著工作杆1位置的變化自動調整 變化的。當操作者踩下去的時候,工作杆1會向前移動,腳踏板2就會以固定軸4為軸心轉 動,自動調整腳踏板2與工作杆1之間的角度,使腳底與腳踏板2之間的接觸面保持穩定, 不產生滑動,降低對操作者經驗和能力的要求。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解釋本發明的用途,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技術 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範圍內,做出各種變化或替代,也應屬於本發明的保 護範疇。
權利要求
一種自適應腳踏板,由工作杆(1)、踏板(2)、U型座(3)、固定軸(4)、墊圈(5)、開口銷(6)組成,其特徵在於工作杆(1)與踏板(2)通過U型座(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工作杆(1)的末端為半 圓形,並在圓心位置設有一安裝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U型座(3)固定在踏板 (2)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工作杆(1)的末端安置 在U型座(3)的開口內,由固定軸(4)穿過U型座(3)上的安裝孔和工作杆(1)上的安裝 孔固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適應腳踏板,由工作杆1、腳踏板2、U型座3、固定軸4、墊圈5、開口銷6組成,工作杆1與腳踏板2通過U型座3連接,工作杆1的末端為半圓形,並在圓心位置設有一安裝孔,U型座3固定在腳踏板2上,工作杆1的末端安置在U型座3的開口內,由固定軸4穿過U型座3上的安裝孔和工作杆1上的安裝孔固定。本發明的自適應腳踏板,能夠根據腳踏板工作行程的變化,自動調整腳踏板與工作杆之間的角度,使腳底與腳踏板之間的接觸面保持穩定,降低對操作者經驗和能力的要求。
文檔編號B60K23/02GK101954901SQ20101017457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1日
發明者李耀強 申請人:李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