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9:55:04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太陽能集熱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
背景技術:
在太陽能熱水器系統中,陽臺壁掛是解決高層建築太陽能用水的常用產品,現有平板集熱器需要根據建築結構等因素確定左右朝向,給生產及備貨帶來影響。且現有平板集熱器在安裝時為加強自然循環效果,需要傾斜安裝,在城市建築中影響產品美觀度,不利於平板陽臺壁掛的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解決了平板集熱器安裝時必須分左右朝向的問題,使用安裝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保溫底層和蓋板,保溫底層形成一側具有開口的保溫腔,蓋板設於所述開口處以封閉所述保溫腔,所述保溫腔內設有循環集管、循環流道和吸熱膜,循環集管的數量為兩根,每根循環集管均具有兩個管口,所述管口從保溫腔的一側伸出,其中一根循環集管上的一個管口與另一根循環集管上的一個管口形成一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其餘兩個管口形成另一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循環流道與循環集管連通,吸熱膜平鋪於保溫腔內,循環流道均布於保溫腔內,吸熱膜與循環流道直接接觸。
優選的,所述兩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位於保溫腔的同側,且兩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位於保溫腔的兩端。
優選的,循環流道由多根管道組成,所述管道分為介質出入管一和介質出入管二,介質出入管一的一端與其中一根循環集管連接,介質出入管二的一端與另一根循環集管連接,介質出入管一的另一端、介質出入管二的另一端均與一根通管連接,使用時,介質出入管一形成介質出管、介質出入管二形成介質入管或介質出入管一形成介質入管、介質出入管二形成介質出管。
優選的,所述介質出入管一和介質出入管二均傾斜橫向設置以利於介質循環。
優選的,所述循環流道的材質為金屬銅。
優選的,所述蓋板為透光板。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的集熱器,安裝時無論左右朝向只需連接上端的一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密封下端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實現一種產品通用,簡易生產,減少庫存備貨量;
(2)本實用新型中的集熱器循環流道設計為帶角度傾斜,使安裝時平板集熱器整體可水平安裝而不影響自然循環效果,提高產品美觀度;
(3)本實用新型中的循環流道設於保溫底層與蓋板之間,形成保溫及防水區間,減少熱量損失,提高產品性能及壽命;
(4)本實用新型中的集熱器結構設計巧妙簡單、左右通用水平安裝、集熱性能好,可以解決生產時產品種類繁多的問題,也可以減少一半的生產銷售備貨量,同時在不影響產品性能的基礎上實現水平安裝,提高產品安裝美觀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主視圖;
圖2為圖1所示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左視圖。
其中:1、保溫底層,2、蓋板,3、循環集管,4、循環流道,41、介質出入管一,42、介質出入管二,43、通管,5、吸熱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作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陽臺壁掛平板集熱器,包括保溫底層1、蓋板2、循環集管3、循環流道4和吸熱膜5,保溫底層1形成一側具有開口的保溫腔,蓋板2設於所述開口處以封閉所述保溫腔,蓋板2為透光板,以便於陽光的透入。循環集管3、循環流道4和吸熱膜5均設於所述保溫腔內。
循環集管3的數量為兩根,每根循環集管3均具有兩個管口,所述管口均從保溫腔的一側伸出,其中一根循環集管3上的一個管口與另一根循環集管3上的一個管口形成一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其餘兩個管口形成另一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兩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位於保溫腔的同側,且兩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位於保溫腔的上下兩端,使用時,只需使用一組進出介質循環出入口即可。
循環流道4與循環集管3連通,循環流道4由多根管道組成。所述管道分為介質出入管一41和介質出入管二42,介質出入管一41的一端與其中一根循環集管3連接,介質出入管二42的一端與另一根循環集管3連接,介質出入管一41的另一端、介質出入管二42的另一端均與一根通管43連接。使用時,介質出入管一41形成介質出管、介質出入管二42形成介質入管或介質出入管一41形成介質入管、介質出入管二42形成介質出管。通過循環集管3、介質出入管一41、通管43、介質出入管二42的依次連通,實現介質的循環。
進一步的,介質出入管一41和介質出入管二42均傾斜橫向設置。具體的為,安裝使用時,介質出入管一41的與循環集管3連接的一端的高度高於其與通管43連接的一端的高度,同理,介質出入管二42的與循環集管3連接的一端的高度低於其與通管43連接的一端的高度,這樣利於介質自動循環流動。
循環流道4均布於保溫腔內,循環流道4的材質為金屬銅,還可以為其他易導熱金屬材料。吸熱膜5平鋪於保溫腔內,吸熱膜5與循環流道4直接接觸,利於熱量傳遞。
本實用新型的集熱器安裝使用時,將集熱器掛壁水平安裝即可,無論是何種安裝方向,均可以連接上端的一組進出循環出入口,堵住下端的另一組進出循環出入口。如圖1左向設置時,介質會從一根循環集管3的下端管口進入介質出入管二42內,然後經通管43、介質出入管一41形成熱介質循環從另一根循環集管3的上端管口排出,從而使得安裝使用方便。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