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20:43:54 3
專利名稱: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與碎紙機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
按,習知碎紙機的刀具組大體上具有一軸杆,該軸杆上並設置有多數滾刀片,藉此,碎紙機的機體內是平行設置有二刀具組,並使該二刀具組上的滾刀片相互交叉疊置,典型者,如新型第86215808號「碎紙機的刀片組改良構造」及第84217868號「碎紙機刀具的刀片構造」等專利案。當該二刀具組受馬達驅動而旋轉時,即可利用各該交叉疊置的滾刀片將紙張輾碎。
習知的滾刀片外緣一般皆衝設有若干刀刃,其製作方式,如
圖1所示,是將一圓形金屬薄片2外緣的弧形部位3、4、5衝除,以便使該金屬薄片2外緣僅剩三鋸齒狀刀刃6。該表面設有鋸齒狀刀刃6的滾刀片1在使用上常發生以下缺失1.該滾刀片1是以衝壓的方式製成,因此,無法避免地會於各該刀刃6的邊緣產生毛邊,若欲將該等毛邊去除,必須將其加以研磨,惟,由於各該鋸齒狀刀刃6的面積甚小,不僅不易研磨,即使可研磨,亦容易破壞各該刀刃6刀尖的角度。
2.該滾刀片1主要是藉由各該刀刃6來進行碎紙的動作,亦即,各該刀刃6未端的尖銳程度必然影響其碎紙的效率。實務上,當各該刀刃6未端是設計為較尖銳時,極易產生鈍化的現象而縮短壽命,惟,若為避免前揭缺失而將各該刀刃6未端設計為較不尖細時,其將無法刺入紙張而順利進行碎紙的動作。
3.如前所述,該滾刀片1的碎紙動作是先「刺入」紙張再加以「撕裂」,並非以「裁切」的方式碎紙。惟,實務上,當紙張的纖維較長時,各該呈鋸齒狀的刀刃6常不易刺入紙張,如此一來,即無法再遂行「撕裂」的步驟,進而無法順利地碎紙,影響其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於衝制完成後,刀刃部份有足夠的面積可供修整者。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不會於碎紙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紙塵,以便避免習知滾刀片的鋸齒狀刀刃上易堆積紙塵的缺失。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是以「裁切」的方式碎紙,不僅可用以輾碎纖維較短的紙張,亦可用以輾碎纖維較長的紙張,實用性更佳。
緣是,為達成前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該刀具組是包含一軸杆,該軸杆上套置有多數滾刀片;各該滾刀片分別包含有一本體,概呈圓形薄片狀,其軸心處設有供該軸杆穿置的一穿孔,其外緣衝設有至少一缺口,用以使其外緣形成至少一刀刃,該刀刃相鄰缺口的部位並分別形成一切刃端及一尾端。
其中該切刃端與刀刃外緣的夾角是呈銳角。
其中該尾端與刀刃外緣的夾角是呈鈍角。
其中該刀刃外緣鄰接切刃端的部位更設有一用以使該切刃端與刀刃外緣的相接處概呈尖狀的弧形凹入。
以下,茲舉本實用新型二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後,其中
圖1是習知滾刀片的平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顯示該滾刀片具有二刀刃。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顯示該滾刀片具有三刀刃。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顯示該滾刀片具有四刀刃。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顯示與一軸杆組裝為一刀具組的狀態。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顯示該滾刀片具有二刀刃。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顯示該滾刀片具有三刀刃。
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顯示該滾刀片具有四刀刃。
首先,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滾刀片10,是由一圓片狀金屬本體12衝制而成,該本體12軸心處衝設有一穿孔14,該穿孔14內緣並形成有相互平行的二抵制面16,該本體12外緣相對衝設有二概呈C型的缺口17,用以使該本體12外緣剩餘的部份形成二刀刃18,再修整各該刀刃18二端,以便使各該刀刃18分別具有一弧形體身20及位於該體身20二端的一切刃端22及一尾端24,該切刃端22與體身20外緣的夾角並呈銳角;當然,如圖3及圖4所示,該滾刀片10亦可衝制為具有三刀刃26或四刀刃28。
藉此,如圖5所示,欲組裝一刀具組30時,是先以二個本實用新型的滾刀片10併合為一滾刀組32,再套置於一軸杆34上,且該滾刀組32套置於軸杆34上時,是使各該滾刀片10的二抵制面16對應夾置於該軸杆34上所設的二螺旋延伸狀抵固面36上,再將一襯環38穿套於該軸杆34上而抵接於該滾刀組32的側面,繼而重複前揭步驟,直至於該軸杆34上設置預定數目的滾刀組32為止,再將一C型環40卡制於該軸杆34未端所設的一環槽42內,以便防止各該滾刀組32脫落。如此一來,該軸杆30上滾刀片10的刀刃18是呈相對該軸杆30軸向螺旋延伸狀。而該刀具組30設置於碎紙機(圖中未示)的方式及其運作情形是與習知者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1.由於各該刀刃18的面積較大,因此,當該滾刀片10衝制完成後,各該刀刃18切刃端22上的毛邊是易於研磨者;其次,各該缺口17亦可加以研磨;基此,本實用新型該滾刀片10顯然較習知無法修整刀刃的滾刀片為佳。
2.該滾刀片10進行碎紙動作時,該刀刃18是先以該切刃端20刺入紙張後,再藉由各該缺口17部位「裁切」紙張;換言之,該滾刀片10是以「裁切」的方式進行碎紙的動作,而非習知滾刀片以「撕裂」的方式碎紙,是以,其不會於碎紙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紙塵,亦不會發生習知滾刀片的鋸齒狀刀刃上堆積紙塵的缺失;其次,由於該滾刀片10是藉由連成一線的切刃端20及缺口17來裁切紙張,其與習知滾刀片以鋸齒狀的刀刃來碎紙不同,因此,該滾刀片10的刀刃18不易鈍化,即使鈍化,如前所述,亦可再加以研磨,其使用壽命將可較習知滾刀片為長。
3.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該滾刀片10是藉由各該缺口17部位栽切紙張,因此,其裁切紙張的時間較長,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該滾刀片10即可用以輾碎纖維較長的紙張,其相較於習知者,具有可適用輾碎各種紙張的優點。
此外,請參閱圖6至圖8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滾刀片50,其構造大體上與前揭滾刀片10相同,不同處是在於其刀刃52的體身54外緣鄰接切刃端56的部位更衝設有一弧形凹入58,如此一來,各該切刃端56與體身54的相接處是呈尖狀。藉此,該滾刀片50除具有前揭滾刀片10的特色外,各該刀刃52進行碎紙動作時更易於刺入紙張;此外,各該弧形凹入58內緣於衝制完成時所形成的毛邊亦可再供研磨者。
綜上所陳,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刀刃不僅可供修整,再者,其不會於碎紙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紙塵,又,其可用以輾碎纖維較長的紙張,此點習知呈鋸齒狀刀刃的滾刀片並無法達成;緣是,本實用新型確實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該刀具組是包含一軸杆,該軸杆上套置有多數滾刀片;其特徵在於,各該滾刀片分別包含有一本體,概呈圓形薄片狀,其軸心處設有供該軸杆穿置的一穿孔,其外緣設有至少一缺口,用以使其外緣形成至少一刀刃,該刀刃相鄰缺口的部位並分別形成一切刃端及一尾端。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切刃端與刀刃外緣的夾角是呈銳角。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尾端與刀刃外緣的夾角是呈鈍角。
4.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刀刃外緣鄰接切刃端的部位更設有一用以使該切刃端與刀刃外緣的相接處概呈尖狀的弧形凹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碎紙機刀具組的滾刀片,該刀具組是包含一軸杆,該軸杆上套置有多數滾刀片;各該滾刀片分別包含有一圓形薄片狀本體,其軸心處設有供該軸杆穿置的一穿孔,外緣衝設有至少一缺口,用以使其外緣形成至少一刀刃,該刀刃相鄰缺口的部位並分別形成一切刃端及一尾端。
文檔編號B02C18/18GK2368607SQ992108
公開日2000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6日
發明者吳黃麗明 申請人:吳黃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