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狀元件取放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19:54:08 4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取放治具,尤其是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產線上組裝片狀元件,例如內存條,一般都直接用手拿取,然後再插入組裝,如此以來,有可能碰觸片狀元件上的金手指或會因不易拿起而傷及內存條上組件,有產生不良的風險。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其可避免由於手直接觸及內存條而產生的不良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其可避免由於手直接觸及片狀元件而產生的不良風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其用於取放一片狀元件,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主體,其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固定部,該握持部設置於該主體的一端供使用者手握持,該固定部垂直設置於該握持部的一端;
一固定夾持件,其呈L型,固定於該主體的另一端,該固定夾持件具有一壓抵部以及一第一夾持臂,該壓抵部固定於該主體的另一端,該第一夾持臂由該壓抵部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且開設一第一卡槽;
一活動夾持件,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主體上,具有一作動臂以及一第二夾持臂,該作動臂通過一轉軸可轉動地固定於該主體的固定部上且位於該握持部的下方,當向上提拉該作動臂時,該作動臂可圍繞該轉軸向上旋轉,該第二夾持臂由該作動臂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隨著該作動臂的轉動相對該固定夾持件的第一夾持臂靠近或遠離,該第二夾持臂開設一第二卡槽,其開口方向與該第一卡槽開口方向相對。
優選地,該壓抵部進一步對應該片狀元件的端部開設一第三卡槽。
優選地,該片狀元件取放治具進一步於該活動夾持件的第二夾持臂與該主體的固定部之間增設一彈性復位件。
優選地,該片狀元件為內存條。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片狀元件取放治具,通過手指輕輕向上提拉該作動臂當向上提拉該作動臂時,該作動臂可圍繞該轉軸向上旋轉,該第二夾持臂隨著該作動臂的轉動相對該固定夾持件的第一夾持臂靠近,從而夾持在該片狀元件的兩側,便於拿取該片狀元件,而當要安裝該片狀元件時,使用者可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片狀元件取放治具拿取到指定位置對準,然後放入片狀元件卡槽,接著進一步向下施力,可通過該固定夾持件的壓抵部向下按壓該片狀元件的端部,使得該片狀元件卡到位,然後,鬆開該作動臂,即可取下本實用新型的片狀元件取放治具,由此可見,片狀元件的整個取放過程使用者的手完全未接觸片狀元件,避免由於手直接觸及內存條而產生的不良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的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片狀元件取放治具,其用於取放一片狀元件A,包括一主體1、一固定夾持件2以及一活動夾持件3。
該主體1,其具有一握持部10以及一固定部11,該握持部10設置於該主體1的一端供使用者手握持,該固定部11垂直設置於該握持部10的一端。
該固定夾持件2,其呈L型,固定於該主體1的另一端。該固定夾持件2具有一壓抵部20以及一第一夾持臂21,該壓抵部20固定於該主體1的另一端,該第一夾持臂21由該壓抵部20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且開設一第一卡槽210。
該活動夾持件3,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主體1上,具有一作動臂30以及一第二夾持臂31,該作動臂30通過一轉軸4可轉動地固定於該主體1的固定部11上且位於該握持部10的下方,使用者可同時手握該握持部10以及該作動臂30,當向上提拉該作動臂30時,該作動臂30可圍繞該轉軸4向上旋轉。該第二夾持臂31由該作動臂30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隨著該作動臂30的轉動相對該固定夾持件2的第一夾持臂21靠近或遠離,該第二夾持臂31開設一第二卡槽310,其開口方向與該第一卡槽210開口方向相對,藉此,可分別卡制於該片狀元件A的兩個相對的側邊上,便於夾持該片狀元件A。
如圖3所示,當要拿取片狀元件A時,使用者可手握該主體1的握持部10,將該固定夾持件2放置於該片狀元件A的上方並將第一卡槽20以及該第二卡槽300分別對準該片狀元件A的側邊,然後利用手指向上提拉該活動夾持件3的作動臂30,可帶動該活動夾持件3的該第二夾持臂31相對該固定夾持件2靠近,夾緊該片狀元件A,方便拿取該片狀元件,而當要安裝該片狀元件A時,使用者可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片狀元件A取放治具拿取到指定位置對準,然後放入片狀元件卡槽(未示),接著進一步向下施力,可通過該固定夾持件2的壓抵部20向下按壓該片狀元件A的端部,使得該片狀元件A卡到位,然後,鬆開該作動臂30,即可取下本實用新型的片狀元件取放治具。
在本實施例中,該壓抵部20進一步對應該片狀元件A的端部開設卡制於該片狀元件A的端部一第三卡槽200,用於。
在本實施例中,該片狀元件取放治具進一步於該活動夾持件3的第二夾持臂31與該主體1的固定部11之間增設一彈性復位件5,其可在該活動夾持件3不受外力作用後自動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該片狀元件A為內存條。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