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18:44:57 5
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包括向外敞口的刀具臺,安裝於敞口內的組合刀具以及將該組合刀具固定於刀具臺上的緊固件;所述組合刀具包括外倒角刀和內倒角刀,所述刀具臺由相對平行的頂部和底部在中間通過連接部連接而成,所述頂部上開設連通敞口的螺紋孔,上述緊固件位於所述螺紋孔內並抵固組合刀具。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外倒角刀和內倒角刀同時安裝於刀具臺上,可對工件的內外孔同時倒角,僅需要二道工序,相較於現有技術,減少了二道卸裝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具機加工器械,特別是指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將大批量空心管材加工成小段的隔套,隔套經切斷後需將兩端內外口倒角。加工倒角一般需四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加工隔套一端外倒角;第二道工序,卸載隔套並調頭安裝,加工隔套另一端外倒角;第三道工序,換工具機或者換刀子,加工隔套一端內倒角;第四道工序,卸載隔套並調頭安裝,加工另一端內倒角。上述加工過程中,由於隔套需要反覆裝夾,導致工人重複許多單一的動作,效率低,加工難度大,不能及時有效地完成產品製造;而且也因反覆裝夾,使四個倒角不同心,影響同一批次零件尺寸的一致性和精度,甚至可能造成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節省工序且提高生產效率的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所述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包括向外敞口的刀具臺,安裝於敞口內的組合刀具以及將組合刀具固定於刀具臺上的緊固件;所述組合刀具包括外倒角刀和內倒角刀,所述刀具臺由相對平行的頂部和底部在中間通過連接部連接而成,其中所述頂部上開設連通敞口的螺紋孔,上述緊固件位於所述螺紋孔內並抵固組合刀具。
[0005]作為優選地,所述緊固件為螺柱或者螺釘。
[0006]作為優選地,所述螺紋孔為四個。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將外倒角刀和內倒角刀同時安裝於刀具臺上,可對工件的內外孔同時倒角,僅需要二道工序,相較於現有技術,減少了二道卸裝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刀具臺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1]如附圖1和2所示,所述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包括向外敞口 11的刀具臺1,安裝於敞口 11內的組合刀具以及將該組合刀具固定於刀具臺I上的緊固件3 ;所述組合刀具包括外倒角刀21和內倒角刀22,所述刀具臺I由相對平行的頂部12和底部13在中間通過連接部14連接而成,所述頂部12上開設連通敞口 11的螺紋孔15,上述緊固件3位於所述螺紋孔15內並抵固組合刀具。
[0012]採用本實用新型加工工件倒角時,僅需要二道工序就可完成:第一道工序,工件裝夾後,利用組合刀具同時加工工件一端的外倒角和內倒角;第二道工序,卸載工件並調頭安裝,利用組合刀具同時加工工件另一端的外倒角和內倒角。
[0013]綜上可見,通過將外倒角刀21和內倒角刀22同時安裝於刀具臺I上,可對工件的內外孔同時倒角,僅需要二道工序,相較於現有技術,減少了二道卸裝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其特徵在於:包括向外敞口(11)的刀具臺(1),安裝於敞口(11)內的組合刀具以及將該組合刀具固定於刀具臺(I)上的緊固件(3);所述組合刀具包括外倒角刀(21)和內倒角刀(22),所述刀具臺(I)由相對平行的頂部(12)和底部(13)在中間通過連接部(14)連接而成,其中所述頂部(12)上開設連通敞口(11)的螺紋孔(15),上述緊固件(3)位於所述螺紋孔(15)內並抵固組合刀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件(3)為螺柱或者螺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組合刀具的刀具臺,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孔(15)為四個。
【文檔編號】B23Q3/00GK203459767SQ201320433323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0日
【發明者】程成 申請人:重慶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