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仁殼脫離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06:33:37 3
專利名稱:一種仁殼脫離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分離機械設備,更具體的講涉及一種將仁、殼進行剝離的脫離機。
背景技術:
目前,對含仁殼體進行剝殼處理所使用的仁殼脫離機,通常是在機殼的後上部、前下部分別設有進料口及出料口,進料口下方有連於機殼的脫仁輥,機殼的前殼體板連有齒形板。實際生產中,由於含仁殼體的成熟度不同,所含水分不同,加上天氣溫度、溼度對殼體的影響等諸多原因,造成殼體雖被剝開,但仍有一部分仁鑲在殼中不能脫出。例如,在棉籽制油預處理過程中,棉籽經齒輥剝殼機將棉籽殼剝開,但仍有約10%的仁鑲在殼中不能被脫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仁、殼脫離效果較好的仁殼脫離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該仁殼脫離機在機殼的後上部、前下部分別設有進料口及出料口,進料口下方有連於機殼的脫仁輥,脫仁輥上連有剝齒,機殼的前殼體板連有齒形板,脫仁輥的前下方有連於機殼的打棒輥,打棒輥上連有打棒。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技術基礎進行改進,結構簡單,成本低,仁、殼脫離率可達99%以上,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單位的經濟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機殼11的後上部、前下部分別設有進料口9及出料口10,進料口9下方有連於機殼11的脫仁輥4,脫仁輥4上連有剝齒12,機殼11的前殼體板連有齒形板8,脫仁輥4的前下方有連於機殼11的打棒輥5,打棒輥5上連有打棒6。機殼11由左牆板、右牆板、前殼體板和後殼體板以法蘭連接而成,脫仁輥4、打棒輥5分別以2個軸承支撐並裝在左牆板和右牆板上。電動機1通過三角帶2驅動脫仁輥4,脫仁輥4的另一端通過三角帶7驅動打棒輥5,進料口9內連有分料板3。
權利要求1.一種仁殼脫離機,機殼(11)的後上部、前下部分別設有進料口(9)及出料口(10),進料2(9)下方有連於機殼(11)的脫仁輥(4),脫仁輥(4)上連有剝齒(12),機殼(11)的前殼體板(9)連有齒形板(8),其特徵在於脫仁輥(4)的前下方有連於機殼(11)的打棒輥(5),打棒輥(5)上連有打棒(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仁殼脫離機,該仁殼脫離機在機殼的後上部、前下部分別設有進料口及出料口,進料口下方有連於機殼的脫仁輥,脫仁輥上連有剝齒,機殼的前殼體板連有齒形板,脫仁輥的前下方有連於機殼的打棒輥,打棒輥上連有打棒。
文檔編號A23N5/00GK2563942SQ02268098
公開日2003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5日
發明者趙開勇 申請人:趙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