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21:55:00 1
專利名稱: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連軋生產線上的板坯切割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熱連軋生產線的常規生產流程為鋼坯通過加熱出爐後,通過高壓水除鱗去除氧化鐵皮,然後進入粗軋機組進行開坯,並軋製成適合連軋機組軋制的中間坯,中間坯再經飛剪剪頭後進入精軋機組軋製成所需的規格,最後由卷取機收卷。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沒有一種可將中間坯料進行切割、移出、定尺及堆垛的設備,因而限制了熱連軋生產流程的多樣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即提供一種可實現對鋼板進行切割、移出、定尺及堆垛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是由布置在一輸送輥道線處的如下幾部分設備組成A、擋板機構,該擋板機構位於輸送輥道線末端的鋼板前進方向上;B、鋼板切割裝置,該鋼板切割裝置在沿輸送輥道線的方向上與擋板機構相隔一定距離;C、廢料收集裝置,該廢料收集裝置位於鋼板切割裝置處的輸送輥道線的輥道間;D、鋼板移送裝置,該鋼板移送裝置設置在鋼板切割裝置與擋板機構之間的輸送輥道線的輥道間並用於將輸送輥道線上已由鋼板切割裝置切割後的鋼板橫向移出該輸送輥道線;E、垛板裝置,該垛板裝置位於鋼板移送裝置的鋼板橫向移出方向上。進一步的,所述鋼板切割裝置包括機架和火焰切割機,所述火焰切割機通過切割進給機構安裝在機架上的懸臂梁上並位於輸送輥道線上方。進一步的,所述擋板機構包括支架、活動擋板和緩衝器,所述活動擋板與支架鉸接以形成當活動擋板面對鋼板撞擊時可轉動的結構,所述緩衝器安裝在活動擋板與支架之間。進一步的,所述鋼板移送裝置包括多個間隔設置在不同輥道間的鏈傳動單元,各鏈傳動單元的傳動鏈上均設有推爪,這些鏈傳動單元的傳動側鏈輪經一傳動軸串聯後與驅動裝置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垛板裝置包括底座、託板以及安裝在底座並用於驅動該託板做上下運動的升降機構,所述託板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支撐立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要將本申請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布置在熱連軋生產線上任何需要對鋼板進行切割、移出、定尺及堆垛的位置,比如布置在現有R2粗軋機後延伸輥道的廢品輥道側,就可以對粗軋後的中間坯進行切割、移出、定尺及堆垛處理,所回收的鋼板將用於專門加工,由此提高熱連軋生產流程的多樣性,適應不同的生產需要。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本申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圖I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一;圖2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二 ;圖3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三;圖4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四;圖5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五;圖6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六;圖7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七;圖8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運行狀態圖八;圖9為本申請中板坯切割回收裝置的平面布置圖;圖10為本申請板坯切割回收裝置中鋼板移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申請板坯切割回收裝置中垛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2至圖13為本申請板坯切割回收裝置中垛板裝置的升降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9所示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該裝置由布置在一輸送輥道線I處的如下幾部分設備組成A、擋板機構6,該擋板機構6位於輸送輥道線I末端的鋼板前進方向上;B、鋼板切割裝置2,該鋼板切割裝置2在沿輸送輥道線I的方向上與擋板機構6相隔一定距離;C、廢料收集裝置3,該廢料收集裝置3位於鋼板切割裝置2處的輸送輥道線I的輥道間;D、鋼板移送裝置4,該鋼板移送裝置4設置在鋼板切割裝置2與擋板機構6之間的輸送輥道線I的輥道間並用於將輸送輥道線I上已由鋼板切割裝置2切割後的鋼板7橫向移出該輸送輥道線I ;E、垛板裝置5,該垛板裝置5位於鋼板移送裝置4的鋼板橫向移出方向上。具體來講,如圖I至圖9所示,所述鋼板切割裝置2包括機架2b和火焰切割機2a,所述火焰切割機2a通過切割進給機構安裝在機架2b上的懸臂梁上並位於輸送輥道線I上方;如圖I至圖9所示,所述擋板機構6包括支架6c、活動擋板6a和緩衝器6b,所述活動擋板6a與支架6c鉸接以形成當活動擋板6a面對鋼板撞擊時可轉動的結構,所述緩衝器6b安裝在活動擋板6a與支架6c之間;又如圖I至圖9所示,所述廢料收集裝置3包括裝料車3a、導軌3b以及驅動裝料車3a在導軌3b上運動的傳動裝置;再如圖10所示,所述鋼板移送裝置4包括多個間隔設置在不同輥道間的鏈傳動單元4a,各鏈傳動單元4a的傳動鏈上均設有推爪4b,這些鏈傳動單元4a的傳動側鏈輪經一傳動軸4c串聯後與驅動裝置連接;如圖11所示,所述垛板裝置5包括底座5a、託板5b以及安裝在底座5a並用於驅動該託板5b做上下運動的升降機構,所述託板5b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支撐立柱5c。其中,在託板5b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支撐立柱5c是為了便於垛板裝置5上的鋼板7穿繩吊運而專門設計的,其作用是使鋼板7與託板5b有一定的高度;另外,垛板裝置5上的升降機構可以採用多種設計,比如圖12至圖13中所示將託板5b與底座5a之間用兩個V型的曲柄5d連接,曲柄5d的上端與託板5b鉸接,下端與安裝在底座5a中的液壓缸5c的活塞杆相連,這樣,當液壓缸5c的活塞運動時,託板5b就會以圖12所示的狀態朝圖13所示的狀態抬升。此外,上述的擋板機構6由於設計有可轉動的活動擋板6a及緩衝器6b,利於對鋼板7的撞擊進行有效緩衝,提高設備使用壽命。下面再結合附圖I至附圖9對本申請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的工作過程進行詳細的說明。需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布置在現有R2粗軋機後延伸輥道的廢品輥道側,此時,本申請中所說的輸送輥道線I即R2粗軋機後延伸輥道的廢品棍道。如圖I所示,R2粗軋機後延伸輥道上的鋼板經廢品推出裝置移動到輸送輥道線I上,輸送輥道線I開始驅動鋼板7前行;如圖2所示,當鋼板7的前端觸及擋板機構6的活動擋板6a後,鋼板切割裝置2上的火焰切割機2a經切割進給機構調整到切割鋼板7前的位置,準備對鋼板7進行切割;如圖3所示,火焰切割機2a開始工作,鋼板7被切斷;如圖5和圖9所示,當鋼板7被切斷後,鋼板移送裝置4開始啟動,此時,鋼板移送裝置4中各鏈 傳動單元4a上的推爪4b作用於鋼板7,從而使鋼板7橫向移出輸送輥道線1,最後放置到垛板裝置5的多個支撐立柱5c上;如圖5所示,此後,垛板裝置5的託板5b開始下降一定距離,以保證下一塊鋼板7仍能夠被鋼板移送裝置4推入到垛板裝置5上;如圖6至圖7所示,未被切割的鋼板7繼續沿輸送輥道線I前進,其再次被切割;如圖8所示,被切割後的鋼板7再經鋼板移送裝置4推到垛板裝置5的已堆垛鋼板上,而切割後剩餘的廢料7a則掉入裝料車3a上。需要時,裝料車3a經傳動裝置沿導軌3b移出輥道間,再進行下一步的回收處理。而垛板裝置5上得鋼板則穿繩吊離。
權利要求1.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是由布置在一輸送輥道線(I)處的如下幾部分設備組成A、擋板機構(6),該擋板機構(6)位於輸送輥道線(I)末端的鋼板前進方向上、鋼板切割裝置(2),該鋼板切割裝置(2)在沿輸送輥道線(I)的方向上與擋板機構(6)相隔一定距離;C、廢料收集裝置(3),該廢料收集裝置(3)位於鋼板切害幞置⑵處的輸送輥道線⑴的輥道間;D、鋼板移送裝置(4),該鋼板移送裝置⑷設置在鋼板切割裝置(2)與擋板機構(6)之間的輸送輥道線(I)的輥道間並用於將輸送輥道線(I)上已由鋼板切割裝置⑵切割後的鋼板(7)橫向移出該輸送輥道線⑴;E、垛板裝置(5),該垛板裝置(5)位於鋼板移送裝置(4)的鋼板橫向移出方向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板切割裝置(2)包括機架(2b)和火焰切割機(2a),所述火焰切割機(2a)通過切割進給機構安裝在機架(2b)上的懸臂梁上並位於輸送輥道線(I)上方。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擋板機構(6)包括支架(6c)、活動擋板^a)和緩衝器(6b),所述活動擋板^a)與支架^c)鉸接以形成當活動擋板(6a)面對鋼板撞擊時可轉動的結構,所述緩衝器(6b)安裝在活動擋板(6a)與支架(6c)之間。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板移送裝置⑷包括多個間隔設置在不同輥道間的鏈傳動単元(4a),各鏈傳動単元(4a)的傳動鏈上均設有推爪(4b),這些鏈傳動單元(4a)的傳動側鏈輪經一傳動軸(4c)串聯後與驅動裝置連接。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垛板裝置(5)包括底座(5a)、託板(5b)以及安裝在底座(5a)並用於驅動該託板(5b)做上下運動的升降機構,所述託板(5b)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支撐立柱(5c)。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對鋼板進行切割、移出、定尺及堆垛的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該熱連軋生產線上的鋼板切割回收裝置是由布置在一輸送輥道線處的如下幾部分設備組成A、擋板機構,該擋板機構位於輸送輥道線末端的鋼板前進方向上;B、鋼板切割裝置,該鋼板切割裝置在沿輸送輥道線的方向上與擋板機構相隔一定距離;C、廢料收集裝置,該廢料收集裝置位於鋼板切割裝置處的輸送輥道線的輥道間;D、鋼板移送裝置,該鋼板移送裝置設置在鋼板切割裝置與擋板機構之間的輸送輥道線的輥道間並用於將輸送輥道線上已由鋼板切割裝置切割後的鋼板橫向移出該輸送輥道線;E、垛板裝置,該垛板裝置位於鋼板移送裝置的鋼板橫向移出方向上。
文檔編號B21B39/02GK202570736SQ20122013476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姚芳, 李雙龍 申請人: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