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爐排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24 04:05:55
一種複合爐排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複合爐排裝置,在爐排支撐框架(4)上設置有標準爐排模組,該標準爐排模組由從前往後依次布置的多級標準爐排模塊(5)組成,各標準爐排模塊(5)均前高后低傾斜設置,且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均由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構成。本實用新型能夠在平臺支撐框架上完成全面系統的順逆推爐排,得到優化的結構參數和運動參數,為工業化應用提供理論依據。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模組化,既簡化了裝配工藝,降低了裝配的難度,又有效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複合爐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複合爐排裝置。【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垃圾處理技術主要有焚燒、衛生填埋、堆肥、廢品回收等。在垃圾處理常規技術中,焚燒處理具有減量效果明顯,無害化徹底,佔地量小,餘熱能得到利用,二次汙染少等優點,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
[0003]廢棄物焚燒爐的最重要的部件是焚燒爐爐排系統。焚燒爐爐排系統負責爐內垃圾運送,同時提高垃圾與空氣的混合和擾動度,提高燃燒效率。
[0004]現在已有多種類型的焚燒爐排問世,尤其是所謂的往復式焚燒爐排。往復爐排形式的爐排片像屋頂瓦片一樣有規則地重疊在一起,組成垃圾燃燒的支撐體。可前後運動的爐排片與固定爐排片交替相間,其相對運動引起垃圾向前、後運動。在往復式推動爐排上,垃圾層被強烈地連續的翻轉和攪動,使垃圾層反覆鬆散和重新排列。
[0005]目前,中國垃圾具有熱值低,水分含量高等特點,為保證焚燒爐出口溫度穩定在8500C以上,需要在爐排上堆積足夠高的垃圾。因此,要求爐排片能夠全方位、充分的翻轉、攪動和疏鬆整個垃圾料層,以縮短乾燥時間、提高燃燒效率。同時,由於中國生活垃圾含水量高、成分複雜,造成垃圾乾燥和燃燒時易結成團、結成塊。因此還要求爐排片減少垃圾成團、結塊的可能性,使團內的垃圾與一次風能夠充分接觸、乾燥充分、完全燃燒,以降低熱灼減率。
[0006]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爐排雖出現了多種結構形式,但現有的多種爐排片結構中,活動爐排片和固定爐排片為獨立安裝到爐排系統的支撐橫梁上的,結構比較獨立分散,且驅動機構連接活動橫梁成一體驅動多排活動爐排片同步運動。現有爐排結構固定,不能實現複合調節爐排片結構。
[0007]工業化應用的爐排系統:爐排面傾角α、爐排有效厚度h和爐排片安裝位置結構參數均是定值,設計時需要確定的重要結構參數;爐排行程s只能進行小範圍的調整,行程誤差範圍δ =± IOmm ;爐排速度V可在垃圾焚燒廠試運行時進行調節,需要在設計液壓系統時預先確定調節範圍。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為工業化應用提供理論依據的複合爐排裝置。
[000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複合爐排裝置,爐排支撐框架(4)具有左右兩根對稱設置的縱梁(4a),在爐排支撐框架(4)上設置有標準爐排模組,該標準爐排模組由從前往後依次布置的多級標準爐排模塊(5)組成,各標準爐排模塊(5)均前高后低傾斜設置,且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均由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構成,第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前端固定於第一橫梁(4b)上,後端固定於第二橫梁(4c)上,所述第一橫梁(4b)和第二橫梁(4c)均橫跨在兩根縱梁(4a)的上方,各橫梁(4b、4c)的端部通過槽鋼與對應的縱梁(4a)相固定,後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級活動爐排的背面,除第一級外,其餘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後端固定於對應設置的第三橫梁(4d)上,第三橫梁(4d)的端部套裝於立柱(4e)上,立柱(4e)的下端與縱梁(4a)相固定;每一級活動爐排的前端搭接於同級固定爐排的背面,每一級活動爐排的後端安裝有驅動裝置(6)。
[0010]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平臺支撐框架上,並在平臺支撐框架的順逆推軌道引導下,能夠繞順推定軸點或逆推定軸點旋轉,以模擬爐排系統的真實運作狀態。標準爐排模組逆推旋轉時,標準爐排模組連同爐排支撐框架繞著逆推定軸點定軸轉動,爐排支撐框架的後端沿逆推導向槽滑動,調節逆推爐排面傾角α,可調範圍:α =18-45°,物料移動方向與標準爐排模組運動方向相反;標準爐排模組順推旋轉時,標準爐排模組連同爐排支撐框架繞著順推定軸點定軸轉動,爐排支撐框架的前端沿順推導向槽滑動,調節順推爐排面傾角α,可調範圍:α =0-18°,物料移動方向與標準爐排模組運動方向相同。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攪動、打散、疏鬆垃圾,實現物料顆粒的平均停留時間、體積流率測試;本實用新型能夠完成全面系統的順逆推爐排,根據各種參數調節下的測試結果,綜合對比物料顆粒平均停留時間、體積流率參數,得到優化的結構參數和運動參數,為工業化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0011]所述標準爐排模組採用以上結構,不僅簡化了裝配工藝,降低了裝配的難度,而且有效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多級標準爐排模塊所形成的模組結構簡單、緊湊,拆裝方便、快捷。驅動裝置在活動爐排後端提供動力,使活動爐排在固定爐排的背板上作往復運動,能有效攪動、打散、疏鬆垃圾,從而確保了的效果。
[0012]在最後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 )的活動爐排後方設有接料板(3 ),該接料板(3 )通過螺栓與爐排支撐框架(4)相固定,接料板(3)上供螺栓穿過的孔為上下走向的長條孔。以上結構有利於接料,並且調整接料板的高度位置非常便捷。
[0013]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均由基體(5a)及背板(5b)構成,所述背板(5b)位於基體(5a)的上方,在背板(5b)與基體(5a)之間設有左右兩組高度調整塊(5c),每組高度調整塊(5c)分為前中後三個,所述基體(5a)、高度調整塊(5c)和背板(5b)三者之間通過螺栓固定。以上結構組裝便捷,連接牢靠,通過在爐排背板與爐排基體之間增減高度調節塊改變爐排有效厚度h,可調節範圍h=100-200mm,以滿足不同的需要;同時,活動爐排後端的支撐結構(兩側滾輪組和驅動支座相應的調整腰形槽位置)改變高度,以有效支撐驅動活動爐排。
[0014]所述驅動裝置(6)為驅動油缸,每一個活動爐排配備一個驅動油缸提供驅動力,這樣活動爐排往復運動的動力充足,能夠進一步提高攪動、打散、疏鬆垃圾的效果;驅動油缸通過腰形孔與活動爐排後端的驅動支座連接,以方便調整高度位置。通過調整驅動油缸的往復位置和運動快慢,能夠實現爐排行程S和爐排速度V的調節,可調範圍s=200-500mm,V=5-100mm/so
[0015]或者,所述驅動裝置(6)為驅動杆。在多組模塊前後重疊、相間排列匯集成爐排模組時,驅動裝置可設置為驅動杆,個爐排模塊的驅動杆連接成一體聯合驅動活動爐排運動,由導向座導向驅動杆,這樣也能確保攪動、打散、疏鬆垃圾的效果。通過調整驅動杆的往復位置和運動快慢,能夠實現爐排行程S和爐排速度V的調節,可調範圍s=200-500mm,V=5-100mm/so[0016]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在平臺支撐框架上完成全面系統的順逆推爐排,得到優化的結構參數和運動參數,為工業化應用提供理論依據。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模組化,既簡化了裝配工藝,降低了裝配的難度,又有效減小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爐排支撐框架上安裝標準爐排模組的結構圖,也是驅動裝置為油缸的示意圖。
[0018]圖2為爐排支撐框架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驅動裝置為驅動杆的示意圖。
[0020]圖4為圖1或圖3的B-B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圖2、圖3所示,爐排支撐框架4具有左右兩根相互平行且對稱設置的縱梁4a,兩根縱梁4a之間通過從前往後依次設置的多根連接橫梁固定。在爐排支撐框架4上裝有標準爐排模組,該標準爐排模組由從前往後依次布置的多級標準爐排模塊5組成,各標準爐排模塊5均前高后低傾斜設置,標準爐排模塊5的數目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本實施例優選為四個。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均由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構成,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均由基體5a及背板5b構成,所述背板5b位於基體5a的上方,在背板5b與基體5a之間設有左右兩組高度調整塊5c,每組高度調整塊5c分為前中後三個,所述基體5a、高度調整塊5c和背板5b三者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通過在爐排背板5b與爐排基體5a之間增減高度調節塊5c可以改變爐排有效厚度h,可調節範圍h=100-200mm。
[0024]如圖1、圖2、圖3所示,第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中,固定爐排基體5a的前端固定於第一橫梁4b上,後端固定於第二橫梁4c上,所述第一橫梁4b和第二橫梁4c均橫跨在兩根縱梁4a的上方,第一橫梁4b與第二橫梁4c相平行,各橫梁4b、4c的端部通過槽鋼與對應的縱梁4a相固定。
[0025]如圖1、圖3所示,每一級活動爐排的基體5a的前端搭接於同級固定爐排的背板5b上,每一級活動爐排基體5a後端的兩側通過滾輪支承,該活動爐排基體5a後端的中部固定驅動支座,在驅動支座的後方設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於同一級固定爐排基體的後端,並在定位座上裝有驅動裝置6。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6為驅動油缸,定位座為油缸座,驅動油缸的前部通過多顆螺栓固定在油缸座上,該驅動油缸前端的耳環通過銷軸與驅動支座連接,且驅動支座上供銷軸穿設的孔為腰形孔。
[0026]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後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基體前端搭接在前一級活動爐排的背板上。除第一級外,其餘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基體後端固定於對應設置的第三橫梁4d上,在每根第三橫梁4d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立柱4e,立柱4e優選為圓管或方管或矩管。各立柱4e與對應的縱梁4a相垂直固定,各第三橫梁4d的左右兩端套裝在對應的立柱4e上。[0027]如圖1、圖3和圖4所示,在最後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活動爐排後方設有接料板3,該接料板3通過螺栓與爐排支撐框架4相固定,接料板3上供螺栓穿過的孔為上下走向的長條孔。
[0028]以上結構中,各級活動爐排由驅動油缸獨立驅動,使活動爐排做往復運動。通過調整驅動油缸的往復位置和運動快慢,能夠實現爐排行程S和爐排速度V的調節,可調範圍S=200-500mm,V=5-100mm/s。
[0029]實施例2
[0030]參照圖3,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6為驅動杆,相對應地,定位座為導向座。所述驅動杆安裝於導向座上,該驅動杆的前端與驅動支座相連接,多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驅動杆連接成一體,聯合驅動活動爐排往復運動。本實施例的其餘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作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合爐排裝置,其特徵在於:爐排支撐框架(4)具有左右兩根對稱設置的縱梁(4a),在爐排支撐框架(4)上設置有標準爐排模組,該標準爐排模組由從前往後依次布置的多級標準爐排模塊(5)組成,各標準爐排模塊(5)均前高后低傾斜設置,且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均由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構成,第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前端固定於第一橫梁(4b)上,後端固定於第二橫梁(4c)上,所述第一橫梁(4b)和第二橫梁(4c)均橫跨在兩根縱梁(4a)的上方,各橫梁(4b、4c)的端部通過槽鋼與對應的縱梁(4a)相固定,後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級活動爐排的背面,除第一級外,其餘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後端固定於對應設置的第三橫梁(4d)上,第三橫梁(4d)的端部套裝於立柱(4e)上,立柱(4e)的下端與縱梁(4a)相固定;每一級活動爐排的前端搭接於同級固定爐排的背面,每一級活動爐排的後端安裝有驅動裝置(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爐排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最後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活動爐排後方設有接料板(3),該接料板(3)通過螺栓與爐排支撐框架(4)相固定,接料板(3)上供螺栓穿過的孔為上下走向的長條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爐排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級標準爐排模塊(5)的固定爐排和活動爐排均由基體(5a)及背板(5b)構成,所述背板(5b)位於基體(5a)的上方,在背板(5b)與基體(5a)之間設有左右兩組高度調整塊(5c),每組高度調整塊(5c)分為前中後三個,所述基體(5a)、高度調整塊(5c)和背板(5b)三者之間通過螺栓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爐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6)為驅動油缸或驅動杆。
【文檔編號】F23G5/44GK203671613SQ201420023128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5日
【發明者】徐 明, 林順洪, 朱新才, 嚴欣平, 周雄, 李長江, 柏繼松, 季炫宇 申請人:重慶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