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
2023-09-24 05:30:55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中藥治療腦部疾病的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把身體健康狀況擺在了重要位置。但是現代生活的高營養過剩,易患各種富貴病,從而形成了腦血管系列病症。而現在治療腦血管造成的系列病症的藥物,大部分具有毒副作用,且價格較貴,治療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了利用中藥治療腦血管形成的系列病症,組方嚴謹,藥效顯著的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所述配方為老鸛草60g、砂仁10g、白蔻仁10g、肉桂30g、紅花20g、炙黃芪60g、木瓜30g、丁公藤25g、桂枝30g、生曬參20g和米酒1500ML;製作方法為首先用2000ML水浸泡老鸛草等藥物約60分鐘,然後武火煎沸2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直至剩餘所需藥液約800-1000ML;生曬參單煎,以備兌入其它藥液內;將煎制所取得的複方老鸛草液倒入藥鍋內,接著將砂仁和白蔻仁等藥物浸泡其內約30分鐘,然後用武火煎沸30-4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40-60分鐘,直至剩餘所需藥液約100-150ML;將100-150ML藥液倒入藥鍋內,然後再將1500ML米酒加入鍋內,密切注意藥液的變化,並且根據火力的大小及藥液面的微妙變化以便及時撤鍋;最後,一定要將單煎的生曬參液和由砂仁、白蔻仁及肉桂等組成的藥物末裝入紫外線消毒過的器物裡,然後兌入有米酒所熬製的藥液,急速封存包裝。本發明由於採用了各種中藥材及特殊精細加工工藝,其製品內含多種藥物成份,組方嚴謹,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因而具有治療腦血管各種病症的作用,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因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配方為老鸛草60g、砂仁10g、白蔻仁10g、肉桂30g、紅花20g、炙黃芪60g、木瓜30g、丁公藤25g、桂枝30g、生曬參20g和米酒1500ML;製作方法為首先用2000ML水浸泡老鸛草等藥物約60分鐘,然後武火煎沸2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直至剩餘所需藥液約800-1000ML;生曬參單煎,以備兌入其它藥液內;將煎制所取得的複方老鸛草液倒入藥鍋內,接著將砂仁和白蔻仁等藥物浸泡其內約30分鐘,然後用武火煎沸30-4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40-60分鐘,直至剩餘所需藥液約100-150ML;將100-150ML藥液倒入藥鍋內,然後再將1500ML米酒加入鍋內,密切注意藥液的變化,並且根據火力的大小及藥液面的微妙變化以便及時撤鍋;最後,一定要將單煎的生曬參液和由砂仁、白蔻仁及肉桂等組成的藥物末裝入紫外線消毒過的器物裡,然後兌入有米酒所熬製的藥液,急速封存包裝。本發明可製成系列口服液體製品,把以上系列藥物製品裝入瓶中,貼上商標置入包裝箱中。
中醫理論認為,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辨證施治,用藥中的;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及腦出血及其後遺症等腦血管疾病屬於祖國醫學的「中風」「中髒證」「中腑證」「在經在絡」等範疇,中醫認為,腦出血多由心、肝和腎三髒陰陽平衡失調,逼動氣血上衝腦部,《素問》說「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不反則死」,造成正氣不足,氣血虛弱,氣滯血瘀,痰溼阻滯,內風妄動,挾痰挾瘀上衝,脈絡痺阻,腦絡失養,清竅空虛而發病,宜平肝熄風,活血通絡;本發明配方中紅花活血散瘀;生曬參,炙黃芪、肉桂大補元氣,補氣昇陽;砂仁、白蔻仁促進腸胃消化;木瓜強腰膝,補肝腎;老鸛草,丁公藤,桂枝祛風散瘀,通經活脈;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壯元,祛痰開竅,補氣益血,平肝祛風活絡之功效。但對腦出血急性期及孕婦忌服。
本發明的功能為祛痰開竅,補氣益血,醒腦活絡;主治語言塞澀、中風、半身不遂、腦血栓形成、腦血管痙攣、腦栓塞及腦出血後遺症、肢體筋骨孿痛、麻木無力、高血脂症及腦萎縮引起的後遺症等腦血管病症。
本發明沒有毒副作用。可含化口服,春和夏季每次5-10ML,一日兩次;秋和冬季每次10-15ML,一日兩次。或遵醫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配方為老鸛草60g、砂仁10g、白蔻仁10g、肉桂30g、紅花20g、炙黃芪60g、木瓜30g、丁公藤25g、桂枝30g、生曬參20g和米酒1500ML;製作方法為首先用2000ML水浸泡老鸛草等藥物約60分鐘,然後武火煎沸2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直至剩餘所需藥液約800-1000ML;生曬參單煎,以備兌入其它藥液內;將煎制所取得的複方老鸛草液倒入藥鍋內,接著將砂仁和白蔻仁等藥物浸泡其內約30分鐘,然後用武火煎沸30-4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40-60分鐘,直至剩餘所需藥液約100-150ML;將100-150ML藥液倒入藥鍋內,然後再將1500ML米酒加入鍋內,密切注意藥液的變化,並且根據火力的大小及藥液面的微妙變化以便及時撤鍋;最後,一定要將單煎的生曬參液和由砂仁、白蔻仁及肉桂等組成的藥物末裝入紫外線消毒過的器物裡,然後兌入有米酒所熬製的藥液,急速封存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其特徵是中醫理論認為,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辨證施治,用藥中的;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出血及其後遺症屬於祖國醫學的「中風」「中髒證」「中腑證」「在經在絡」等範疇,中醫認為,腦出血多由心、肝和腎三髒陰陽平衡失調,逼動氣血上衝腦部,《素問》說「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不反則死」,造成正氣不足,氣血虛弱,氣滯血瘀,痰溼阻滯,內風妄動,挾痰挾瘀上衝,脈絡痺阻,腦絡失養,清竅空虛而發病,宜平肝熄風,活血通絡;本發明配方中紅花活血散瘀;生曬參,炙黃芪、肉桂大補元氣,補氣昇陽;砂仁、白蔻仁促進腸胃消化;木瓜強腰膝,補肝腎;老鸛草、丁公藤、桂枝祛風散瘀,通經活脈;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壯元,祛痰開竅,補氣益血,平肝祛風活絡之功效;但對腦出血急性期及孕婦忌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其特徵是功能為祛痰開竅,補氣益血,醒腦活絡;主治語言塞澀、中風、半身不遂、腦血栓形成、腦血管痙攣、腦栓塞及腦出血後遺症、肢體筋骨孿痛、麻木無力、高血脂症及腦萎縮引起的後遺症等病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利用中藥治療腦血管病症的一種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及生產方法。所述配方為老鸛草60g、砂仁10、白蔻仁10g、肉桂30g、紅花20g、炙黃芪60g、木瓜30g、丁公藤25g、桂枝30g、生曬參20g和米酒1500ml;製作方法為首先用水浸泡老鸛草等藥物約60分鐘,然後武火煎沸20分鐘後再用文火繼續煎熬;生曬參單煎;將煎制所取得的複方老鸛草液倒入藥鍋內,接著將砂仁和白蔻仁等藥物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繼續煎熬,然後再將米酒加入鍋內,最後,一定要將單煎的生曬參液和由砂仁、白蔻仁及肉桂等組成的藥物末裝入紫外線消毒過的器物裡,然後兌入有米酒所熬製的藥液,急速封存包裝。本發明由於採用了各種中藥材及特殊精細加工工藝,組方嚴謹,療效顯著,解除了腦血管病症患者的痛苦,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61P9/10GK1895609SQ20061001799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6日
發明者申紅偉 申請人:申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