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4:43:50
專利名稱: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手把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手把鋸是ー種簡單、方便、實用的鋸割工具,它主要由鋸片和手把組成,其中鋸片安裝在手把的前端部。現在常用的手把(如圖I)包括本體1,該本體I的前端部開有鋸片安裝槽2和螺釘安裝孔3,其中鋸片安裝槽2為貫穿本體I頂面和底面的通槽,且螺釘安裝孔3與該鋸片安裝槽2的腔體相通。同時,所述本體I的後部開有手指伸入孔4,該本體I的後端面為曲面,並由上部弧面段la、中部弧面段Ic和下部弧面段Ib構成,其中 上部弧面段Ia和下部弧面段Ib朝該本體I的前部設置,而中部弧面段Ic朝該本體I的後方設置,且三個弧面段之間圓滑過渡。另外,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上部弧面段Ia上端與該本體頂面的後端相交,並形成向後突出的上突出部5,而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底面的後端相交,並形成向後突出的下突出部6。鋸物體吋,使用者的手指前部先伸入手把本體I上的手指伸入孔4中,其次手心緊握手把本體I的後端面,且手掌的虎口部位靠近所述上突出部5,而手掌的小指ー側靠近所述下突出部6,然後將鋸片的鋸齒對準待鋸割的物體,最後通過來回拉動手把使鋸片將物體鋸斷。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現有的手把對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都比較方便,舒適感好。然而,對於手掌比較大的使用者而言,現有的手把用起來就不是很方便,舒適性也較差,這主要是由於這類使用者的手掌比較大,緊握手把時使用者的虎口部位就會與所述上突出部5緊密接觸,而手掌的小指一側則會與下下突出部6緊密接觸,而這種狀況不符合人體エ程學,使用者手掌的虎口部位和小指一側處於不自然狀態,且操作者手掌的虎口部位和小指ー側摩擦會増大。另外,如果使用者用一隻手正常地握住手把,並用另外一隻手進行輔助操作,這時上突出部5、下突出部6也會影響使用者的操作手感和舒適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以改善它的使用方便性和舒適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在該手把的本體(I)前端部開有鋸片安裝槽(2)和螺釘安裝孔(3),其中鋸片安裝槽(2)為貫穿本體(I)頂、底面的通槽,且螺釘安裝孔(3)與該鋸片安裝槽(2)的腔體相通,並在本體(I)的後部開有手指伸入孔(4),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的後端面為曲面,並由上部弧面段(Ia)和下部弧面段(Ib)構成,其中上部弧面段(Ia)朝本體(I)的後方設置,該上部弧面段(Ia)的上端與本體⑴頂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上弧面段(5)圓滑過渡,且上弧面段(5)朝本體⑴的後上方設置;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與上部弧面段(Ia)圓滑過渡,且該下部弧面段(Ib)朝所述本體(I)的前下方設置。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結構的基礎上,調整了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結構,調整後上述本體(I)的後端面為曲面,並由上部弧面段(Ia)和下部弧面段(Ib)構成,其中上部弧面段(Ia)朝本體(I)的後方設置,該上部弧面段(Ia)的上端與本體(I)頂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上弧面段(5)圓 滑過渡,且上弧面段(5)朝本體(I)的後上方設置;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與上部弧面段(Ia)圓滑過渡,且該下部弧面段(Ib)朝所述本體(I)的前下方設置。採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原有結構中的上突出部調整為現在的上弧面段來改善本手把的使用方便性和舒適性,使絕大多數使用者和手掌較大的少數使用者使用起來都比較方便、舒適,且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適於在本領域廣泛推廣運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底面的後端相交,並形成向後突出的下突出部(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例,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底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下弧面段(7)圓滑過渡,該下弧面段(7)朝本體(I)的後下方設置。作為優化,所述本體(I)頂面的前部高於其後部,且該本體(I)的前部與後部之間通過ー個圓弧段(8)圓滑過渡,該圓弧段(8)向下設置,並靠近所述手指伸入孔(4)的上部。所述螺釘安裝孔(3)的數目一般優選為3個,這3個螺釘安裝孔(3)分設在所述本體(I)的上、中、下部,且3個螺釘安裝孔(3)中兩兩之間的連線構成ー個三角形。採用以上結構可方便、牢靠地安裝鋸片,當然,我們也可根據需要加工其他數目的螺釘安裝孔(3),如2、4個……,並不僅僅局限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的3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原有結構中的突出部調整為現在對應的弧面段來改善本手把的使用方便性和舒適性,使絕大多數使用者和手掌較大的少數使用者使用起來都比較方便、舒適,且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適於在本領域廣泛推廣運用。
圖I為現有手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使用狀態圖;圖4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實施例I如圖2及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把包括本體1,該本體I前端部開有鋸片安裝槽2和螺釘安裝孔3,其中鋸片安裝槽2為貫穿本體I頂面和底面的通槽,且所述螺釘安裝孔3與該鋸片安裝槽2的腔體相通。上述螺釘安裝孔3的數目為3個,這3個螺釘安裝孔3分設在所述本體I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且3個螺釘安裝孔3中兩兩之間的連線構成ー個三角形。安裝時,鋸片J的後端部插入所述鋸片安裝槽2的腔體中,螺釘L同時穿設在螺釘安裝孔3和上述鋸片J後端部的圓孔中,從而將鋸片J固定安裝在本手把的本體I上。另外,上述本體I的後部開有供操作者手指前部伸入的手指伸入孔4,該手指伸入孔4的結構及設置方式與現有技術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從圖2及3可看出,所述本體I的後端面為曲面,並由上部弧面段Ia和下部弧面段Ib構成,其中上部弧面段Ia朝本體I的後方設置,該上部弧面段Ia的上端與本體I頂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上弧面段5圓滑過渡,且上弧面段5朝本體I的後上方設置。所述本體I頂面的前部高於其後部,且該本體I的前部與後部之間通過一個圓弧段8圓滑過渡,該圓弧段8向下設置,並靠近所述手指伸入孔4的上部。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與所述上部弧面段Ia圓滑過渡,且該下部弧面段Ib朝本體I的前下方設置。並且,上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底面的後端相交,並形成向後突出的下突出部6,本實施例的其餘結構與現有技術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實施例2參照圖2、3,並結合圖4可看出,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I底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下弧面段7圓滑過渡,該下弧面段7朝本體I的後下方設置,本實施例的其餘結構與實施例I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在該手把的本體(I)前端部開有鋸片安裝槽(2)和螺釘安裝孔(3),其中鋸片安裝槽(2)為貫穿本體(I)頂、底面的通槽,且螺釘安裝孔(3)與該鋸片安裝槽(2)的腔體相通,並在本體(I)的後部開有手指伸入孔(4),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的後端面為曲面,並由上部弧面段(Ia)和下部弧面段(Ib)構成,其中上部弧面段(Ia)朝本體(I)的後方設置,該上部弧面段(Ia)的上端與本體(I)頂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上弧面段(5)圓滑過渡,且上弧面段(5)朝本體(I)的後上方設置;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與上部弧面段(Ia)圓滑過渡,且該下部弧面段(Ib)朝所述本體(I)的前下方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底面的後端相交,並形成向後突出的下突出部(6)。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Ib)下端與該本體底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下弧面段(7)圓滑過渡,該下弧面段(7)朝本體(I)的後下方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頂面的前部高於其後部,且該本體(I)的前部與後部之間通過一個圓弧段(8)圓滑過渡,該圓弧段(8)向下設置,並靠近所述手指伸入孔(4)的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其特徵在幹所述螺釘安裝孔(3)的數目為3個,這3個螺釘安裝孔(3)分設在所述本體(I)的上、中、下部,且3個螺釘安裝孔(3)中兩兩之間的連線構成ー個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於安裝鋸片的手把,在該手把的本體前端部開有鋸片安裝槽和螺釘安裝孔,其中鋸片安裝槽為貫穿本體頂、底面的通槽,且螺釘安裝孔與該鋸片安裝槽的腔體相通,並在本體的後部開有手指伸入孔,所述本體的後端面為曲面,並由上部弧面段和下部弧面段構成,其中上部弧面段朝本體的後方設置,該上部弧面段的上端與本體頂面的後端之間通過上弧面段圓滑過渡,且上弧面段朝本體的後上方設置;所述本體後端面的下部弧面段與上部弧面段圓滑過渡,且該下部弧面段朝所述本體的前下方設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原有結構中的突出部調整為現在對應的弧面段來改善本手把的使用方便性和舒適性,使絕大多數使用者和手掌較大的少數使用者使用起來都比較方便、舒適,且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適於在本領域廣泛推廣運用。
文檔編號B23D51/10GK202639512SQ20122032735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明者陳明友 申請人:陳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