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長大後和父母的相處之道(與父母如何相處)

2023-09-24 02:22:31

編者按

青春期,一個亙古常新的話題。

與以往不同,由於科技的高速發展,今天的孩子既被海量的信息武裝,又承受著由學業及成長帶來的巨大壓力;今天的父母也與以往不同,他們既接受了新教育理念的洗禮,又沒能徹底擺脫傳統教育觀及應試教育所形成的思維慣性。因此,在當今的家庭中,青春期成為家庭矛盾的集中爆發期,由青春期引發的教育問題正在困擾著青春期的中學生及他們的家長。

關於青春期的話題,相信孩子家長都有話想說,歡迎把你的想法發送到這個郵箱[email protected],讓那些「面對面」不好說出口的話在這裡交匯,形成一場「背對背」的討論。

我們等著你。

---------------

錯位

「老師今天又找我了,你沒跟老師請假就擅自回家了,雖然是課後的自習時間,說嚴重了也是曠課,你能不能別總讓老師找家長!」爸爸說。

「別說了,我知道了。」兒子打斷爸爸的話,然後把房門緊緊關上。

這是15歲的劉子峰與爸爸劉暢日常溝通的狀態。

「我不明白家長們怎麼總也不能就事論事,一點兒小事就能引來一大套道理,他總以為我不懂,其實這些道理我已經聽了很多遍了。」劉子峰說,每當聽爸爸又要開始講道理,他從心裡就會升起一種莫名的反感。

孩子反感,家長也不好受。

很多家長在說到自己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總會提到一個詞:委屈。「我已經很注意了,現在跟他溝通之前總要在腦子裡反覆打幾遍草稿。」劉暢說。

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之間存在著一種錯位:家長想說的不是孩子想聽的。正是這種錯位使得孩子和家長之間不能「有話好好說」,甚至「一說就崩」。

這一次,劉子峰和爸爸的溝通又一次「錯位」了。

「十一」長假前,劉子峰的爸爸劉暢被叫到了學校,不僅是因為劉子峰沒請假就擅自回家,更是要提醒劉暢:以孩子目前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能考上一個好高中很難。班主任建議家長儘快找好退路,別等考試結束再著急。

在劉暢看來,老師提出的問題非常嚴峻,而兒子劉子峰依然「逮著機會就玩手機」「看不出絲毫的緊迫感」。

劉暢認為,兒子之所以這樣是沒有認識到中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這其中的道理還是要再給他講講」。

為了避免引起兒子的反感,劉暢進家門之前先在樓下打了腹稿: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哪些多說、哪些少說,都進行了排列。「孩子不喜歡聽學習的事,就拿沒請假這件事作為開頭。」劉暢說。

沒想到才說了幾句話,劉子峰就煩了。

一位專家說,青春期的孩子最不喜歡家長嘮叨,而愛嘮叨的不僅是媽媽,爸爸的「講大道理」是讓青春期的孩子更煩的一種嘮叨,因為,在爸爸們講大道理之前往往已經在內心認定了孩子是錯的。比如,他們在講道理常以「你能不能別……」「我早說過……」開頭,這些詞帶有非常強的指責口吻,其背後的意思就是「你應該做而沒做」。

指責、否定再加上沒完沒了的大道理,根本無法給孩子真正的幫助。

「每次爸爸講完道理就完了,可那些問題還在,比如我學習成績不好,爸爸除了講道理外就是給我報課外班,課外班多了又沒時間寫學校老師留的作業,沒時間消化,成績就更差……」劉子峰說,但是當劉子峰把這個問題提給父母后,他們也沒什麼辦法,往往用一句「別的孩子怎麼能做到」來結束。

「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會發生兩次分離,一次是早期嬰兒階段,一次發生在青少年時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主任劉海娟說,在第二次分離階段,青少年會試圖擺脫嬰幼兒時期所內化的父母形象,脫離對父母的情感依賴,重新建構自我,成為真正心理上獨立自主的個體,在心理上與父母分離。在這個階段,青少年一方面害怕失去與父母的情感聯結,又期待與父母有緊密的關係,特別是在遇到困難時;另一方面又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竭力希望遠離父母、保持距離。

在專家看來,青春期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錯位,根源在家長。

更讓孩子受不了的是,家長們總要煞有介事地先從一個別的話題引入。

「不少孩子告訴我最害怕剛考完試的那頓晚飯,家長總是假裝先問問『今天中午在學校吃的什麼呀』,甚至從無關緊要的天氣聊起,但是最後總要落到『考得怎麼樣』這個問題上。」在北京市海澱區某中學任班主任的董老師說,「十幾年的朝夕相處,孩子們早就知道家長說出來的話背後的意思了」。

崩潰

其實,僅僅出現錯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視這種錯位,並且在錯誤的道路上執著向前,這種情況也往往發生在家長身上。

雲惠正在上高一,跟別的孩子相比,雲惠的青春期來得稍晚一些,正好碰上了這次疫情。

「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容易煩躁,動不動就跟父母發脾氣,但是跟同學在一起就覺得很開心,可聊的話題也更多。但是因為疫情,外出的機會少了很多,好不容易盼來了跟同學一起出門的機會,我媽媽還總是要跟著。」雲惠說。

雲惠為媽媽的行為煩惱,而雲惠的媽媽盧錦同樣也很不適應女兒的變化。

「女兒從小到大一直是自己的『小棉襖』,走到哪兒都要拉著我,現在她不僅總想單獨行動,而且跟我也沒什麼話說。」盧錦說。

雖然盧錦也知道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更獨立、更願意跟同伴在一起,但是她又擔心幾個十幾歲的孩子單獨外出會不安全。於是,每次雲惠外出,盧錦都會提出要開車接送。

一個要送,一個不讓送。兩個人沒少為這個事爭執,矛盾終於爆發。

某個周末清晨,盧錦聽到衛生間裡傳來女兒洗漱的聲音。沒過多久,她便聽到了開關門的聲音。盧錦突然清醒了——這是女兒出門了!衝出臥室後,盧錦看到女兒留在餐桌上的紙條,說跟同學一起到一個購物中心逛街。

這個購物中心距離盧錦家大約20公裡。盧錦立刻撥通了女兒的電話,表示要開車送她們。女兒答覆要跟幾個同學一起打車過去。

盧錦還想繼續說服,女兒卻掛斷了電話。

「這孩子為了躲著我開始偷著往外跑了!」盧錦想到這裡非常氣憤,緊跟著腦子裡又蹦出「她們叫不到車怎麼辦」「司機是壞人怎麼辦」等想法,於是盧錦顧不上洗漱,隨便套上了一件衣服就出了門。

盧錦發現女兒跟3名同學上了一輛計程車,也叫了一輛計程車追了過去。在車上,盧錦迅速與另外3個孩子的家長取得了聯繫,告知其他家長自己正在追趕他們,會安排好孩子們的午飯,並保證最後把他們送回家。

盧錦到達目的地時,女兒和同學正準備過馬路。這時,同行的孩子發現了盧錦,盧錦以為孩子們會停下來,沒想到,女兒反而拉著同學快跑起來。

一路追趕已經狼狽不堪的盧錦看到女兒的態度時,徹底崩潰了。她停下了追趕的腳步,用足了力氣衝著馬路中間吼道:「滿意(盧錦女兒的小名),你給我站住。」

這個歇斯底裡的聲音把盧錦自己也嚇到了,路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盧錦及正在狂奔的幾個小姑娘。

「我到現在也忘不了,女兒回頭看到我的眼神,充滿了震驚和厭惡。」盧錦說。

女兒被同學拉到了盧錦身邊,她沒有抬頭看盧錦,只大喊了一句:「你太討厭了!都被你毀了,你到底要怎樣!」

「青春期是一個分離個體化的過程。」劉海娟說,在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開始有了自己內心的秘密,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不喜歡和父母出行,喜歡和同齡人交流,和父母的交流減少;很多時候,他們有與父母不同的想法,用叛逆表明自己有獨立見解。他們有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再後來,他們會刻意保持與父母的不同,父母贊同的往往就是他們不贊同甚至是反對的,他們不斷地掙脫父母的管教。

顯然,盧錦的所有做法恰恰都是雲惠最想反對的。

還有些專家認為,青春期的衝突其實很多時候是家長沒有處理好情緒造成的,十幾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是非觀,他們並不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而是在逆反的情緒下「偏要怎麼做」。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成為最先爆發、最先崩潰的那一個,就已經輸了。

「家長要能沉得住氣。」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曾這樣說。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青春期的重要一課,而盧錦的做法恰恰給了孩子一個負面的形象。「無論媽媽怎麼批評我,我從來沒有嫌棄過她。但是那天,她讓她在同學面前丟盡了臉,我第一次覺得厭惡。」雲惠說。

誤區

不過,有些家長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只要發現孩子的情緒不對就閉嘴,甚至完全採取了放任的態度。

這也是一個誤區。

一位專家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不要輕易與青春期的孩子起爭執,但是依然還要守住教育的底線,比如孩子的行為不能損害生命健康、要符合道德標準等。

周佳的青春期叛逆是伴隨著對自己容貌的極度不滿意而來的。當時周佳正在上初二,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腦門上長了幾個痘痘。那些天,周佳覺得每個看向自己的人都會瞟幾眼自己的額頭。從那天起,周佳開始嘗試各種辦法:用劉海遮擋、用遮瑕霜,再後來父母帶她去了一家權威的醫院,醫生告訴她這與青春期內分泌不穩定有關。

各種方法見效都不明顯後,周佳開始在網上找「出路」,無論是「偏方」還是「祖傳秘方」,都要試一下。周佳的父母也阻止過,但是,周佳根本不聽勸,而且只要父母一批評,她就哭鬧。

看到周佳情緒這麼激動,父母便不再勸了,但是減少了周佳的零花錢。周佳便省吃儉用繼續在網上買藥。

一次,為了買藥,周佳偷拿了媽媽剛剛從銀行取出的5000塊錢。這一次,爸爸媽媽急了,輪番教訓周佳,甚至動起了手。周佳哪裡被父母這樣對待過,大吵起來,差點兒離家出走。

專家指出,家長的底線一定要一直清晰,要讓孩子了解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絕對不能做的,並且在孩子剛開始觸碰底線時及時制止。青春期的孩子並不只是叛逆,當他們遇到挫折時,也期待父母的幫助。但是,有時家長僅僅為了與孩子少起衝突就放任不管,在這個過程中也失去了及時給孩子糾正方向的機會,等孩子釀成大錯時再管,不僅會引發更大的衝突,而且也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家長在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要把握住三點。」劉海娟說,第一要放權,父母要接受現實,青春期的孩子一定會從一個被父母呵護的狀態走向獨立自主,父母要學會把孩子成長的主動權交給孩子。第二是做到「不求不助,有求必應」,家長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甚至是試錯的空間,做到「不求不助」,但同時還要做到「有求必應」,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家長要成為孩子內心的「安全基地」。第三,「家長要保持與孩子的情感聯結。能夠接納孩子情緒上的起伏以及這個年齡特有的『愛恨情仇』,有了支持和接納,孩子才能夠讓父母看到自己的思想,才能夠在孩子遇到挑戰安全底線、道德底線的情況時及時給予指導和保護。」

(應被採訪者要求,孩子和家長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