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壓自動注漿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3:50:04 3
專利名稱:增壓自動注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漿器,特別地涉及一種對混凝土構件裂縫進行修補的增壓自動注漿器。
背景技術:
混凝土裂縫是最常見的工程病害,它的出現會影響混凝土構件的強度,但大部分裂縫都是可以修補的。壓力注漿法即是最為常用的一種修補混凝土裂縫的方法,其施工工藝是採用較高的壓力,使漿料快速進入裂縫而凝固以達到修補裂縫的目的。但是現有技術的注漿器大多在使用過程中壓力逐漸減弱,而不能滿足注漿後期壓力仍然需要較大的要求;或者在注漿後期因為裂縫中空氣的反作用力使得漿料回流至注漿器,影響注漿效果,不能滿足注漿修補的質量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即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增壓自動注漿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增壓自動注漿器,包括注漿嘴、連接頭、外筒、軟管、頂杆、拉環、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連接頭與端蓋分別與外筒兩側端連接;所述的連接頭還與注漿嘴連接;所述的軟管和彈簧設置在外筒內;所述的頂杆為「十」字凸翼杆狀結構,一端面為平面、與軟管底面接觸,所述的「十」字凸翼結構垂直面的凸翼長度不等;所述的彈簧設置在頂杆的外側、頂杆內端面與端蓋之間,其外圈直徑小於頂杆的端面圓周直徑;所述的端蓋為中間開有「十」字形通孔的U形結構,其「十」字形孔的尺寸分別大於頂杆的「十」字凸翼尺寸,但其短孔長度小於頂杆的長翼長度;所述的拉環固定在頂杆上,端蓋的外側。
所述的連接頭內孔設置有一單向閥;所述的注漿嘴內孔設置有另一單向閥;所述的頂杆一端設置有一拉環;所述的端蓋與外筒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優點1.注漿器靈巧、輕便,可在水平、垂直等任何方向及高空安裝使用,可在空壓機,手壓泵等設備無法使用的情況下亦能進行操作,施工簡便;2.無須使用空壓機,手壓泵等設備,避免灌注不滿,不密實等缺點;3.注漿器利用內彈簧壓力,適合各種裂縫化學灌漿;4.注漿器擦拭乾淨後可重複使用,可節約成本,降低工程造價。
圖1為本實用新型增壓自動注漿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頂杆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頂杆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介紹,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考圖1,一種增壓自動注漿器,包括注漿嘴1、連接頭3、外筒5、軟管6、頂杆7、拉環14、彈簧8和端蓋9,其中軟管6、彈簧8設置在外筒5內,外筒5兩端頭分別為外螺紋結構和內螺紋結構,用來實現與連接頭3的連接以及與端蓋9的連接;彈簧8設置在頂杆7的外側、頂杆7內端面13與端蓋9之間,其外圈直徑小於頂杆7的端面13圓周直徑,頂杆7為「十」字凸翼杆狀結構,一端面為平面、與軟管6底面接觸,所述的「十」字凸翼結構垂直面的凸起距離不等,參看圖2和圖3所示,凸翼11與凸翼12垂直,但凸翼11的長度大於凸翼12的長度;拉環固定在頂杆7的長杆端上、端蓋9的外側位置,用於頂杆7未提起時,頂杆7的軸向固定;端蓋9為中間開有「十」字形通孔的U形結構,其「十」字形孔的尺寸分別略大於頂杆7的「十」字尺寸,即其短邊孔長大於頂杆7的「十」字的短翼12的長度,但小於頂杆7的「十」字的長翼11的長度,其長邊孔長大於頂杆7的「十」字的長翼11的長度;連接頭3為U形結構,且中間開有通孔,通孔一側為螺紋結構,以實現與軟管6的開口端連接,U形內緣螺紋結構實現與外筒5的一端連接;連接頭3的內孔中設置有第二單向閥4,使得漿液從軟管中擠出後不能夠回流入軟管6中,另一側通過卡合或其它類似手段與注漿嘴1連接,其外側;注漿嘴1內部也為通孔結構,設置有第一單向閥2;在頂杆7的長杆上一接近端頭處設置有一拉環10,方便外力對頂杆7的操作。
在對混凝土構件裂縫進行修補時,先將注漿嘴1固定在需要修補的裂縫處,利用頂杆7上的「十」字凸翼結構與端蓋9的「十」字通孔結構配合,將頂杆7長杆段拉出,利用端蓋9進行軸向固定,將漿料注入軟管6中,再將連接頭3與軟管6連接、外筒5與連接頭3連接,最後將裝配好的部分通過連接頭3與注漿嘴1的卡合連接完成整個注漿器的裝配。利用拉環10將頂杆7拉出一段距離,並旋轉90度,則頂杆7的「十」字凸翼結構不受端蓋9的「十」字通孔結構的限制,在彈簧8的作用下,向外筒5內部運動,頂杆7的端面對軟管6進行擠壓,此時漿料所受的壓力較大,能夠通過第二單向閥4和第一單向閥2,從注漿嘴1擠出來實現對裂縫的修補過程,隨著注漿過程的進行,彈簧8伸長,其彈力必然減小,可以通過繼續往外筒5內旋入端蓋9來增大注漿壓力,完成注漿過程。而在利用本增壓自動注漿器的過程中,第一單向閥2和第二單向閥4的存在使得漿液的流動方向為單向,注漿過程更加可靠,保證了裂縫內注漿液的飽滿,使裂縫得到更好地修補。
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例已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了詳盡說明。對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對它所做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侵犯,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權利要求1.一種增壓自動注漿器,其特徵在於該注漿器包括注漿嘴、連接頭、外筒、軟管、頂杆、拉環、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連接頭與端蓋分別與外筒兩側端連接;所述的連接頭還與注漿嘴連接;所述的軟管和彈簧設置在外筒內;所述的頂杆為「十」字凸翼杆狀結構,一端面為平面、與軟管底面接觸,所述的「十」字凸翼結構垂直面的凸翼長度不等;所述的彈簧設置在頂杆的外側、頂杆內端面與端蓋之間,其外圈直徑小於頂杆的端面圓周直徑;所述的端蓋為中間開有「十」字形通孔的U形結構,其「十」字形孔的尺寸分別大於頂杆的「十」字凸翼尺寸,但其短孔長度小於頂杆的長翼長度;所述的拉環固定在頂杆上,端蓋的外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自動注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頭內孔設置有一單向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自動注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注漿嘴內孔設置有另一單向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自動注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杆外端設置有一拉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自動注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與外筒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增壓自動注漿器,包括注漿嘴、連接頭、外筒、軟管、頂杆、拉環、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連接頭與端蓋分別與外筒兩側端連接;連接頭還與注漿嘴連接;所述的軟管和彈簧設置在外筒內;所述的頂杆為「十」字凸翼杆狀結構,一端面為平面、與軟管底面接觸,「十」字凸翼結構相垂直的凸翼長度不等;所述的彈簧設置在頂杆外側、頂杆內端面與端蓋之間,其外圈直徑小於頂杆端面圓周直徑;所述的端蓋為中間開有「十」字形通孔的U形結構,其「十」字形孔長分別大於頂杆的「十」字凸翼長,但其短孔長小於頂杆的長翼,所述的拉環固定在頂杆上、端蓋外側。所述的連接頭與注漿嘴內孔均設置有一單向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
文檔編號E04G23/02GK2818663SQ20052010611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9日
發明者杜存山, 祝和權, 李海燕, 魏曌 申請人: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