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的秘訣是真愛》讀後感800字
2023-09-24 03:35:05 1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則,不了解孩子就沒有辦法教育孩子。看完孫雲曉的著作——《教育的秘訣是真愛》後你有什麼感觸呢?
第一篇:《教育的秘訣是真愛》讀後感
閒暇時,我隨手翻開《教育的秘訣是真愛》這本書來看看,它是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的代表作。讀完全書收穫頗多。在《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一書中,我有所啟示。所謂真愛,就是把孩子當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展,而不求私慾之利。作者從教育的本質出發,深入提出「真愛」的核心概念,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指出了明確的教育建議,將科學的理念、精彩的案例、切實可行的操作建議融為一體。現在作為教師又身為母親的我,把自己的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用愛去關注每個學生
教育的奧秘是無止境,作為一名小學啟蒙教育者,要用愛的慧眼去發現,用愛的思想去挖掘,用愛的行動去實行,時時刻刻用愛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如果您不能用愛心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敏感地認識到成年人對自己只想訓斥和說教,而不是真正為了自己的成長。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小孩子懂什麼?但實際上,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讀了這本專著最大的收穫是懂得了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真誠地為孩子付出愛心。一位教師之所以能獲得學生的愛戴,主要還是因為他對學生的真愛。
二、給孩子一個差異的空間
別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這可能是我們的教育中深切反省的,世上都沒有兩片完全同樣的葉子,更何況是孩子?而我們的教育往往太追求整齊劃一,求同卻不存異。許多孩子有與別人不一樣之處,往往被視為缺點,須知那可能正是特點所在。所以教育者要有眼力尊重孩子的特點,看到差別,而不是將其磨光、磨平。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合格教師和父母的標誌,是發現孩子的優點,告訴他什麼地方行,而不合格的教師和父母的標誌,是發現孩子的缺點,告訴他什麼地方不行。教育其實是一種發現,教育者需要有發現與賞識不同孩子不同特點、優點的智慧。
三、給孩子一個勞動崗位
做父母的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目前中國孩子的勞動態度,的確讓人汗顏。現在很多家長讓孩子以學習為主,主要學好習,別的家長全全代替或者是孩子一旦做錯便不再允許插手,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這樣他們才能做好、才能更好的成長。如果孩子們永遠在父母的寵愛嬌慣的環境中成長,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自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驚人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如果過沒有這些情感,那麼認識世界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為現代的家長、老師,就如孫雲曉所說經常教給孩子必要的勞動節能以及選擇勞動崗位要有的放矢,這樣我們將會發現,孩子們生存的會很好。
四、讓孩子懂得感恩
這條建議給我的感觸很大。文章中給我們講了一個魚頭魚尾的小故事。現在,我們能經常聽到父母埋怨孩子不懂事。特別是在獨生子女家庭,一味的索取,卻不懂得回報。甚至有些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總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儘管父母付出很多代價,但孩子卻覺得就應該擁有。所以讓我們放開手,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幹預太多,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務,並且經常給孩子講一講我們工作的艱辛。那麼我想我們的孩子們會在體諒和感恩中漸漸長大。
五、有時候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
作為教師,我們每天和孩子們打交道,孩子們總會「製造」出惹人生氣的事。如果我們一味的批評說教,有時會適得其反。所以寬容有時候比懲罰更有力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為孩子的錯誤行為找出合適的理由,讓孩子又有臺階下。並且孫雲曉認為首先還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在此基礎上給孩子提出希望,告訴他今後努力的方向。而反覆性是兒童少年的特點之一,是其心智發展不成熟的必然反映。因此「寬容不是一次性的行為,不能因為孩子又犯了錯就不再寬容了」。另外,我相信孩子也會理解你的寬容,並且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會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這難道不就是我們家長、老師所期望的嗎?
最後讓我們共同分享孫老師的一句話:人之所以成為人,離不開真愛。世界之所以成為世界,依賴於真愛。讓我們在孩子們的心裡播下真愛的種子,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二篇:《教育的秘訣是真愛》讀後感
「人之所以成為人,離不開真愛。世界之所以成為世界,依賴於真愛。只有在孩子心裡播下真愛的種子,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所在。真愛的種子就是真愛的教育。因此,當您準備在孩子的心田播種的時候,請務必拷問自己:這種子是真的愛嗎?假種子坑農民毀一季,假種子坑孩子毀一生。」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在《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一書中諄諄告誡天下所有的教育者。捧讀這本書,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審視自己:衡量一個教育者是否合格的標準是什麼?孫雲曉先生以其不同尋常的睿智和勇氣,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那就是——真愛。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必須對學生充滿真愛。
「有時候母愛並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在《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中,孫雲曉先生還提出:「捍衛童年,解放孩子。」看到這些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的生活中,許許多多「愛」實際上只是將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關懷等,這些都不是真愛。做父母的常常處於一種尷尬的處境: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像國外的孩子那樣獨立,一方面又想了解孩子的所有秘密,生怕孩子脫離監管就會成為脫韁的「野馬」。孫雲曉先生向這些父母提出忠告:秘密是長大的營養品。成年人常常愛按照自己的目標來塑造孩子,而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考慮他是否需要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塑造他。我想自己是不是也犯了這樣的錯誤呢,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讓我們做家長的便想方設法的為孩子到處找提高班,生怕基礎沒別人打的牢,於是在我們身邊便盛行了各種提高班、補習班,結果孩子學習成了最為辛苦的一件事,雙休日被佔的滿滿的,休息日不再是孩子所期盼的日子,只得盼著放寒暑假,可寒暑假也多多少少有了別的訓練項目。我們無情的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
「真愛的種子就是真愛的教育。」什麼是真愛?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宣稱「所謂真愛,就是把孩子當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展,而不求私慾之利。」每一個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將對孩子本能的愛升華為「純粹的愛,科學的愛,理智的愛」。孩子之間是千差萬別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作為父母,對孩子的不同特點應該給予尊重,只有當我們以欣賞的心情來迎接每一個不同的孩子時,教育才能成功。我們要有眼力發現孩子的特點,並從心底裡承認,接受孩子的特點。接受了孩子所擁有的不同之處,就該給孩子更多的尊重,並想辦法培育孩子的特點,讓孩子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特長。
平日裡,在孩子心裡播下真愛的種子,這是我們為人父母者義不容辭的職責。教育就是真愛,真愛才是真正的教育。讓我們努力掙脫所有的束縛,拋開全部藉口,真愛我們的孩子!
第三篇:《教育的秘訣是真愛》讀後感
新學期,我反覆閱讀並摘抄著名教育家孫雲曉的《教育的秘訣是真愛》這本著作,受益匪淺。孫雲曉先生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必須對學生充滿真愛。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印象最深:人之所以成為人,離不開真愛。世界之所以成為世界,依賴於真愛。只有在孩子心裡播下真愛的種子,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所在。真愛的種子就是真愛的教育。因此,當您準備在孩子的心田播種的時候,請務必拷問自己:這種子是真的愛嗎?假種子坑農民毀一季,假種子坑孩子毀一生。」
每次看書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拷問自己:「我在孩子心中到底播種了多少真愛的種子?我們的孩子為何會粗心大意、心浮氣躁?為何會驕傲自滿、輕言放棄?為何會寢食無律、玩樂無度?為何會常感寂寞、缺少樂趣?」……審視自己平常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往往採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但這只是讓學生表面"怕"我,而不是從內心信服我。我不斷反問自己:為什麼學生這樣不理解老師?難道是我錯了嗎?讀了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明白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和孩子們打交道,孩子們總會惹出一些麻煩。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批評說教,有時會適得其反。所以寬容有時候比懲罰更有力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為孩子的錯誤行為找出合適的理由,讓孩子有臺階下。我相信孩子也會理解你的寬容,並且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會同樣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只有當我們以欣賞的心情來迎接每一個不同的孩子時,教育才能成功。這難道不就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讀了這本書後就應該做到:首先,永遠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好孩子,應該相信沒有本質上的壞孩子,並且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而教師的職責是為其創造適宜的條件。其次,要善於發現孩子變好的痕跡。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常常是教育的最佳時機之一,但教師此時最重要的是不觀察孩子的缺點,而是發現其轉變的痕跡,找到孩子進步的點滴跡象,並對孩子進行肯定和鼓勵。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用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我們要用愛的慧眼去發現,用愛的思想去挖掘,用愛的行動去實現,時時刻刻用愛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如果你不能用愛心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敏感地認識到成年人對自己只想訓斥和說教,而不是真正為了自己的成長。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小孩子懂什麼?但實際上,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
平日裡,在孩子心裡播下真愛的種子,這是我們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義不容辭的職責。教育就是真愛,真愛才是真正的教育。讓我們努力掙脫所有的束縛,拋開全部藉口,真愛我們的孩子!真愛我們的學生!
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然而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明白了教育的秘訣是真愛,對於一位教師來說,要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賞識學生,並且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考慮,這才可能當之無愧地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