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08:44:17 1
專利名稱: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特別是一種顯示屏能夠以可變角度鎖緊定位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
背景技術:
現今,各類消費性電子產品均朝著輕、薄、短、小的方向發展,以滿足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消費需求,可攜式光碟播放器便應運而生。一般來說,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由實現播放功能的底座、用於顯示圖像的顯示屏及連接基座和顯示屏的樞接裝置三大部分組成。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視聽習慣及不同的播放環境,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顯示屏與底座之間角度通常設計成可隨意調整,並且顯示屏能於使用者指定的位置固定。
為使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顯示屏能夠以可變角度定位,顯示屏與底座之間的樞接裝置必須提供能夠抵消由顯示屏的重量所產生的作用力。美國專利第5,566,048號中揭示了一種具有顯示屏的電子設備的鉸鏈結構。該鉸接結構採用抗扭彈簧,抗扭彈簧一端與顯示屏相連接,另一端與主體相連接。抗扭彈簧的扭矩平衡顯示屏重量對抗扭彈簧所產生的扭矩,以使顯示屏可停留於使用者所指定的角度和位置。然而,該鉸鏈結構結構複雜,安裝工藝繁瑣。若採用該鉸鏈結構作為電子設備的樞接裝置,則使得該電子設備結構複雜化,安裝工藝繁瑣化。而且,該鉸接結構所能夠承受的作用力的大小,由所選用抗扭彈簧的自身特性所決定,一旦將其安裝於電子設備後,施加在樞接裝置上的力矩不能重置,故無法對樞接裝置鎖緊力進行調節和校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樞接裝置鎖緊力可調節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包括一底座、一顯示屏及一連接顯示屏和底座的樞接裝置。該樞接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樞接裝置,該第一樞接裝置包括一第一固持體、一第一樞軸體和一第一轉動體。第一固持體安裝於底座上,第一轉動體安裝於顯示屏上;第一樞軸體固接於第一固持體上,第一轉動體包括一配合孔,第一轉動體通過該配合孔及若干平墊圈和彈簧墊圈套設於第一樞軸體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首先,本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結構簡單;其次,第一轉動體通過平墊圈和彈簧墊圈套設於第一樞軸體上,彈簧墊圈可在其彈性範圍內調整其施加於平墊圈或第一樞軸體的壓緊力,從而可方便地對樞接裝置的鎖緊力進行校正和調節。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分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第一樞接裝置的分解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第二樞接裝置的分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光碟播放器的立體分解圖,該可攜式光碟播放器100包括一底座1、一顯示屏2及一樞接裝置3。其中,底座1為可攜式光碟播放器100中用於固定和支撐的部分;樞軸裝置3用於連接底座1與顯示屏2,使顯示屏2可繞樞軸裝置3的軸線方向旋轉。
底座1包括一下殼體12及一上殼體14。機芯(未標示)與電路板(未標示)均收容於下殼體12與上殼體14相扣合所構成的容置空間內。
顯示屏2包括一外殼體22和一內殼體24,外殼體22與內殼體24所構成的容置空間收容液晶顯示板(未標示)於其內。
樞接裝置3包括第一樞接裝置40和第二樞接裝置50,第一樞接裝置40與第二樞接裝置50相對同軸設置。
請同時參閱圖2,第一樞接裝置40包括一第一固持體42、一第一樞軸體44及一第一轉動體46。第一固持體42固定於底座1上的下殼體12上;第一樞軸體44一端鉚接於第一固持體42上;第一轉動體46安裝於第一樞軸體44上,並可繞第一樞軸體44的軸線旋轉。
第一固持體42包括一第一安裝部422、一第一連接部424及一第一鉚接部426。第一安裝部422處於水平位置,其上開設有二第一安裝孔423。第一連接部424相對第一安裝部422向上彎折而成,且與第一安裝部422成約120°夾角。第一鉚接部426相對第一連接部424向上彎折而成,且與第一安裝部422垂直。第一鉚接部426上開設有二第一鉚接孔427。
第一樞軸體44大致為一圓軸,沿其軸向可分為鉚接部442、圓軸部444、扁軸部446和螺紋部448四段。鉚接部442與圓軸部444半徑相等,其上具有一對相互平行的豎直切削麵441、441′,其中一豎直切削麵441與第一鉚接部426的內表面相貼合,且通過與第一鉚接部426的第一鉚接孔427相對應的鉚接孔443鉚接於第一固持體42上。扁軸部446與螺紋部448半徑相等,且較圓軸部444半徑小,並具有兩平行對稱切削平面。
第一轉動體46包括一裝配部462及一轉動部464,裝配部462相對轉動部464向第一固持體42方向彎折90°而成。裝配部462上遠離轉動部464端開設有兩裝配孔463,第一轉動體46通過該裝配孔463與顯示屏2的內殼體24裝配連接;轉動部464末端具有一配合孔465,該配合孔465較扁軸部446的半徑略大。
組裝第一樞接裝置40時,首先於第一樞軸體44的扁軸部446上鋪設若干具有與扁軸部446外形相同的內孔的平墊圈402;然後使第一轉動體46上的配合孔465穿過扁軸部446;再於扁軸部446上鋪設若干平墊圈402及一對相對放置的具有較扁軸部446半徑略大的圓形內孔的彈簧墊圈404;最後,將一六角螺母406螺合於螺紋部448上。安裝完畢後,由於平墊圈402的內孔與扁軸部446外形相同,平墊圈402不能在扁軸部446上轉動,故當轉動第一轉動體46時,平墊圈402對第一轉動體46施加摩擦力。因此,可通過擰緊或旋鬆六角螺母406來調節由彈簧墊圈404傳遞到平墊圈402上的預緊力,從而達到調節第一轉動體46與平墊圈402之間的摩擦力的目的,使第一轉動體46與第一樞軸體44和第一固持體42之間的鎖緊力可在彈簧墊圈404的彈性範圍內變化。
請同時參閱圖3,第二樞接裝置50包括一第二固持體52和一第二樞軸體54。第二固持體52固定於底座1上的下殼體12上;第二樞軸體54鉚接於第二固持體52上。
第二固持體52具有與第一固持體42相同的形狀和結構,其包括一第二安裝部522、一第二連接部524及一第二鉚接部526。第二安裝部522處於水平位置,其上開設有二第二安裝孔523。第二連接部524相對第二安裝部522向上彎折而成,且與第二安裝部522成約120°夾角。第二鉚接部526相對第二連接部524向上彎折而成,且與第二安裝部522垂直。第二鉚接部526上開設有二第二鉚接孔527。
第二樞軸體54具有與第一樞軸體44的圓軸部444相同的半徑,其上具有一與第一樞軸體44上的豎直切削麵441相對應的豎直切削麵541。該豎直切削麵541與第二固持體52上的第二鉚接部526的內表面相貼合,且通過鉚接部542上開設的與第二鉚接部526的第二鉚接孔527相對應的鉚接孔543鉚接於第二固持體52上。
當可攜式光碟播放器100工作時,底座1放置於一平面上,使用者可將顯示屏2相對底座1旋轉至適合觀看的角度。此時,顯示屏2的重力通過第一樞接裝置40的第一轉動體46傳遞到樞接裝置3的作用力,由第一轉動體46與平墊圈402之間的摩擦力所抵消,使顯示屏2可停留於選定的角度。
顯而易見,樞接裝置3的鎖緊力的小範圍調節可僅通過擰緊或旋鬆六角螺母406來調節,而鎖緊力大範圍的調節可通過增減平墊圈402的數目或更換彈簧墊圈來實現。兩相對安放的彈簧墊圈404同向安裝亦可達到上述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包括一底座、一顯示屏及一連接顯示屏和底座的樞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樞接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樞接裝置,該第一樞接裝置包括一第一固持體、一第一樞軸體和一第一轉動體,第一固持體安裝於底座上,第一轉動體安裝於顯示屏上;第一樞軸體固接於第一固持體上,第一轉動體包括一配合孔,第一轉動體通過該配合孔套設於第一樞軸體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樞軸體包括一固接部、一圓軸部、一扁軸部和一螺紋部,沿第一樞軸體軸向依次排列。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該圓軸部的半徑大於該扁軸部的半徑和螺紋部的半徑,第一轉動體的配合孔套設於扁軸部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平墊圈貼合於第一轉動部的配合孔的至少一側。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至少兩個彈簧墊圈相對或同向安放於扁軸部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一螺母螺合於第一樞軸體的螺紋部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該平墊圈具有與扁軸部外形相同的內孔。
8.如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該樞接裝置還包括一第二樞接裝置,該第二樞接裝置與第一樞接裝置同軸設置,且固定於底座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樞接裝置包括一第二固持體和一第二樞軸體,該第二樞軸體固接於第二固持體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樞軸體與第一固持體、第二樞軸體與第二固持體的固接方式為鉚接。
專利摘要一種可攜式光碟播放器,包括一底座、一顯示屏及一連接顯示屏和底座的樞接裝置。該樞接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樞接裝置,該第一樞接裝置包括一第一固持體、一第一樞軸體和一第一轉動體。第一固持體安裝於底座上,第一轉動體安裝於顯示屏上;第一樞軸體固接於第一固持體上,第一轉動體包括一配合孔,第一轉動體通過該配合孔及若干平墊圈和彈簧墊圈套設於第一樞軸體上。
文檔編號G11B33/06GK2736889SQ20042007182
公開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7日
發明者張向輝, 廖皇欽, 包文杰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