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主軸軸承位在線加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2:31:02 1

本發明涉及離心風機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風機主軸軸承位在線加工結構。
背景技術:
離心風機是依靠輸入的機械能,提高氣體壓力並排送氣體的機械,它是一種從動的流體機械,由機殼、主軸、葉輪、軸承傳動機構及電機等組成,其在水泥企業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設備,特別是在新型幹法生產線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風機軸承由於潤滑用油的不清潔、潤滑用油的中斷、軸承安裝後使用遊隙的不充足、風機葉輪動平衡差導致的振動等情況,使軸承滾動體與內外圈彈道的接觸區域無法形成潤滑油膜,導致軸承運轉間隙因溫升而降為零,軸承運行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散出,軸承溫度快速提高,如未及時發現並停機,軸承會因運轉間隙的減小而抱死,最終使軸承被燒損,嚴重的會使軸承內圈相對於軸產生圓周向位移,軸承內圈與軸發生膠結現象。
針對上述生產線上出現的設備問題,現有的處理措施通常是只能停產將風機葉輪拆下,進行外協機加工或者採用現場手工打磨的方式將軸承位上膠結的原軸承內圈進行清除,重新更換新軸承。但是,停產拆卸風機主軸外出維修的方式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特別在遇到不易吊裝、不能吊裝的作業空間,不僅修復周期長、費用還很高,作為水泥生產單位,特別是在水泥銷售旺季,這種因修復周期長的維修方式帶來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另外,採用現場手工打磨的維修方式,維修時間較短,但不能保證被打磨處的圓柱度和光潔度,最主要的是不能保證與另一軸承位的同軸度要求。即使修復後,由於打磨造成的加工誤差,使新更換上軸承的使用周期縮短,如:由於圓柱度及光潔度差導致軸承跑內圈;因與另一軸承位同軸度差導致軸承安裝遊隙值變化,油膜破壞等原因。所以只能作為應急使用,對該設備的計劃性維修造成不可控局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要拆下風機葉輪主軸,在現場就能進行加工,從而降低維修成本的投入和克服手工打磨所造成的磨損部位的形狀和位置公差的風機主軸軸承位在線加工結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風機主軸軸承位在線加工結構,包括風機主軸以及用於支撐風機主軸的下軸承座,包括磨削加工裝置和風機主軸驅動裝置,風機主軸端頭的軸承位與下軸承座之間設置有臨時支撐軸承,其中,風機主軸驅動裝置驅動風機主軸轉動,所述磨削加工裝置對繞風機主軸中心軸線轉動的軸承位進行加工。
進一步的是,所述風機主軸驅動裝置由電機、驅動鏈條以及風機主軸輸入端聯軸器構成。
進一步的是,所述軸承位處設置有螺母旋緊螺紋結構,所述臨時支撐軸承通過螺母旋緊螺紋結構與軸承位連接。
進一步的是,所述磨削加工裝置上設置有角磨片,所述磨削加工裝置通過磨片對軸承位進行加工。
進一步的是,所述磨削加工裝置上設置有百分表。
進一步的是,所述磨削加工裝置上設置有角磨片調節手柄。
進一步的是,所述磨削加工裝置底部設置有角鋼支撐結構。
進一步的是,包括風機葉輪,所述風機主軸與風機葉輪中心軸線同軸布置,所述風機主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於固定側軸承座和自由側軸承座上。
進一步的是,所述風機主軸以15-20r/min的速度勻速轉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實際使用時,對風機結構的拆卸很少,只需將損壞的軸承拆卸並安裝上臨時支撐軸承,然後將磨削加工裝置放置到加工的位置,然後利用風機主軸驅動裝置驅動風機主軸轉動並進行加工即可。另外,由於結構設計的巧妙,本發明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加工的拆卸量,還保證了加工後軸承位的圓柱度、光潔度以及同軸度,與傳統的加工相比,優勢十分明顯,尤其適用於離心風機軸承位的加工之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軸承位及臨時支撐軸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風機主軸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3的a向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際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利用百分表進行檢測時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利用角磨片進行加工時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風機主軸1、軸承位2、臨時支撐軸承3、下軸承座4、螺母旋緊螺紋結構5、電機6、驅動鏈條7、風機主軸輸入端聯軸器8、風機葉輪9、固定側軸承座10、自由側軸承座11、混凝土基礎12、磨削加工裝置13、裝置底板131、角鋼支撐結構132、百分表133、角磨片134、角磨片調節手柄13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的風機主軸軸承位在線加工結構,包括風機主軸1以及用於支撐風機主軸1的下軸承座4,包括磨削加工裝置13和風機主軸驅動裝置,風機主軸1端頭的軸承位2與下軸承座4之間設置有臨時支撐軸承3,其中,風機主軸驅動裝置驅動風機主軸1轉動,所述磨削加工裝置13對繞風機主軸1中心軸線轉動的軸承位2進行加工。
本發明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實現了讓磨削加工裝置13可以在在狹窄的軸承位2,在不拆卸的條件下,將所膠結的軸承內圈進行磨削,從而在保證加工後軸承位2的圓柱度、光潔度以及同軸度的前提下,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一般的,為了簡化風機主軸驅動裝置的結構,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可以選擇所述風機主軸驅動裝置由電機6、驅動鏈條7以及風機主軸輸入端聯軸器8構成。另外,通過利用風機軸承位2處的螺母旋緊螺紋結構5,安裝臨時支撐軸承3,所述臨時支撐軸承3通過螺母旋緊螺紋結構5與軸承位2連接,從而具有更穩定的連接,也保證了風機主軸1在保證兩側的軸承位2同軸的情況下作圓周向旋轉。
其中,作為磨削的關鍵部件,如圖6所示,所述磨削加工裝置13上優選設置角磨片134,所述磨削加工裝置13通過磨片134對軸承位2進行加工。本發明巧妙的利用了磨床的工作機理進行結構創新,其中,用角磨片134代替了傳統磨削中磨床砂輪,通過風機主軸1的旋轉,依靠風機主軸驅動裝置將轉速控制在一定轉速內(一般優選風機主軸1轉速為15-20r/min),並和磨削加工裝置13一起做往復直線運動,其中往復直線運動分別為圓周進給運動和縱向進給運動。由於採用的是磨削工藝中的縱磨法磨削,每次磨削的深度很小,需經多次橫向進給磨去全部磨削餘量。但該磨消法產生的磨削熱少,散熱條件較好,還可以利用最後幾次無背吃刀量的光磨行程進行精磨,因此,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較高。為了磨削操作的便捷,一般選擇在磨削加工裝置13上設置有百分表133,以及在磨削加工裝置13上設置角磨片調節手柄135,在磨削加工裝置13底部設置角鋼支撐結構132。就風機葉輪9而言,所述風機主軸1與風機葉輪9中心軸線同軸布置,所述風機主軸1的兩端分別設置於固定側軸承座10和自由側軸承座11上。
本發明在實際使用時,對風機結構的拆卸很少,只需將損壞的軸承拆卸並安裝上臨時支撐軸承3,然後將磨削加工裝置13放置到加工的位置,然後利用風機主軸驅動裝置驅動風機主軸1轉動並進行加工即可。另外,由於結構設計的巧妙,本發明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加工的拆卸量,還保證了加工後軸承位的圓柱度、光潔度以及同軸度,與傳統的加工相比,優勢十分明顯,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