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珠按摩保健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8:05:59 1
專利名稱:滾珠按摩保健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手拉動保健帶(串)使帶上多排滾珠滾動,代替手按摩的一種醫療保健用具。
按摩現稱推拿,是祖國醫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早在公元前我國古典醫書《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如素問血氣形態篇中就記有「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唐代著名醫籍《千金要方》中也記載了較多的按摩方法,隋代已正式成立了專科,宋、元、明時期,按摩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明代更把按摩列為臨床科之一。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針灸和推拿更如雨後春筍在祖國各地蓬勃發展起來,因而按摩的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增強體質、除病延年的功能與良好作用,已為眾所周知。
但是由於自我用手按摩有些部位按摩不到,有些部位則不順手比較費勁,同時由於手的按摩接觸面積較小,對於有些需要大面積按摩的部位,只得分批進行,這樣既化時又費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省時省力、施力均勻的按摩工具。它尤其適合於推、摩、搓、按等按摩費勁的手法。
本實用新型由下列兩部份組成1、滾珠帶(1)由多串平行的滾珠串組成,每串滾珠串系用圓繩(2)將若干顆鑽有通孔的滾珠(3)(或滾棒)串連在一起,並組裝在一個框架(4)中,每串滾珠串中的滾珠(3)與滾珠(3)之間用隔離圓杆(5)隔開,隔離圓杆(5)的兩端插入框架(4)中,框架(4)及隔離圓杆(5)的斷面為圓環形,均用能彎曲的塑膠尼龍等混合料製成。整個滾珠帶的結構類似算盤結構,滾珠(3)可用竹、木、塑膠等材料製成。
2、連接帶共有兩根,分別和滾珠帶(1)的左右兩端相連接,它有兩種型式一種只有連接帶(6),用絲織帶或尼龍棉麻等混合料織成;另一種連接帶(6)由一個鑽有通孔的手柄(9)、圓繩(8)及圓管(7)組成,圓繩(8)用尼龍、棉麻或塑膠製成,圓繩(8)穿過圓管(7),它的兩端分別插入手柄(9)的長通孔,再自和長通孔相垂直的短通孔中引出打成蝴蝶結,手柄(9)及圓管(7)均用竹、木或塑膠等材料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附
圖1、附圖3所示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不用手柄的實施例。
附圖2是附
圖1滾棒附近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帶手柄的實施例。
附圖4是附圖3A-A剖面放大後的圖形(未畫圓繩)。
由附
圖1中可見,14排滾棒串組成滾珠帶(1),在左右兩端兩排滾棒串各有4顆滾棒(3),其餘中間10排各有6顆滾棒(3),所有滾棒串中滾棒(3)均用一根圓繩(2)穿成,當第一排滾棒(3)穿完後,圓繩(2)即由框架(4)的孔進入框架(4)中,再從相鄰孔穿出,進行穿第二排滾棒(3),如此進行,一直到穿完為止再剪斷打結,連接帶(6)用尼龍繩與框架(4)相縫合。
滾棒(3)兩端均有倒角,如附圖2所示,這樣可使按摩時滾動更加靈活,也不會擦傷皮膚。
下面再結合附圖3將本實用新型帶手柄型的實施例加以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滾珠帶(1)部分和附
圖1中滾珠帶(1)完全相同,不再重複說明,連接帶(6)部分則和附
圖1不一樣,它由圓管(7)、圓繩(8)和手柄(9)組成,圓管(7)是連接方框(4)及圓繩(8)的連接物,圓繩(8)穿入圓管(7)後,它的兩端分別穿入手柄(9)的長通孔,再自短通孔中引出打成蝴蝶結,如果在使用時需要連接帶(6)部分短些,只要將蝴蝶結處繩拉出,根據所需長度在手柄(9)中間繞上適當的圈數即可,手柄(9)兩端呈截頭直圓錐形,中間成凹圓弧形,長通孔兩端車有倒角如附圖4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滾珠按摩保健帶是由一個滾珠帶(1)和兩根連接帶(6)組成,其特徵在於a、滾珠帶(1)由多串平行的滾珠串組成,每串滾珠串用圓繩(2)將若干顆鑽有通孔的滾珠(3)串連在一起,並組裝在一個框架(4)中,每串滾珠串中的滾珠與滾珠之間用隔離圓杆(5)隔開,隔離圓杆(5)的兩端插入框架(4)中,b、連接帶(6)和滾珠帶(1)的一端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帶,其特徵在於框架(4)及隔離圓杆(5)的斷面為圓環形,均用能彎曲的塑膠尼龍等混合料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帶,其特徵在於連接帶(6)用絲織帶或尼龍棉麻等混合料織成。
4.根據權力要求2所述的保健帶,其特徵在於連接帶(6)也可由一個鑽有通孔的手柄(9)、圓繩(8)及圓管(7)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健帶,其特徵在於圓繩(8)用尼龍、棉麻或塑膠製成,手柄(9)及圓管(7)均用竹、木或塑膠等材料製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保健帶,其特徵在於手柄(9)有一長通孔和一與長通孔相垂直的短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滾珠按摩保健帶,它由滾珠帶及兩根連接帶組成,滾珠帶上有許多能靈活滾動的滾珠。人們可握住連接帶方便地、省力地按摩身體各個部位,達到活血散淤、消腫止痛。增強體質的目的。保健帶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成本低廉,適合於一般小型企業及鄉鎮企業生產。
文檔編號A61H15/00GK2109841SQ9120768
公開日1992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1991年5月6日 優先權日1991年5月6日
發明者葉新二, 屈國華 申請人:葉新二, 葉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