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8:23:24 1
專利名稱: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配方,具體涉及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
背景技術:
餃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餃子分餃子餡和皮,餃子餡是指包在餃子麵皮裡面的肉、菜、糖等食材,通常是將食材用刀剁碎後與調味料混合攪拌製成,主要分為葷餡和素餡。餃子的總體營養成分搭配合理,人們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糖類等各種營養成分齊全,餃子餡中的豬肉或雞肉、羊肉、海鮮等富含優質蛋白、青菜富含多種營養素。做餃子皮的麵粉含有澱粉、纖維素、糖等;常吃餃子有利於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的最佳標準。想製作可口的餃子,皮薄固然重要,但餡料也絕對不容忽視,隨著時代的進步,餃子餡裡面肉類已不再是主角,加入時令蔬菜還能展現餃子的另類風情。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所述配方口感爽脆有營養,具有鮮明特色。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蘿蔔、豆腐、香菜、木耳、粉絲、自製脂渣、調味料和油,所述配方中的配料所佔的重量百分比為蘿蔔38-41%, 豆腐14-19%,香菜6-7%,木耳6-7%,粉絲12-14%,自製脂渣12-13%,調味料1_3%,油 3-6%。配料按配比比例,製作方法為蘿蔔切絲用開水焯好,冷卻,浙幹,剁碎;豆腐放蒸鍋內蒸熟,切成小丁,放置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木耳用水泡好,切碎。香菜及蔥姜切碎,備用;將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肉片,放置油鍋內炸成脂渣,切碎,備用;然後將各種材料攪拌在一起,可以做成葷餡包子、餃子和餡餅;如果不放脂渣,多加蘿蔔,即可做成素餡包子、餃子和餡餅。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採用上述配方生產的帶餡麵食,具有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口感好,能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尤其蘿蔔、木耳都屬於純天然無汙染的綠色食品;該麵食是一種集天然、營養和保健於一體的佐餐食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按配方重量比,取蘿蔔38%,豆腐16%,香菜7%,木耳6%,粉絲13%,自製脂渣 13%,調味料2%,油5%。蘿蔔切絲用開水焯好,冷卻,浙幹,剁碎;豆腐放蒸鍋內蒸熟,切成小丁,放置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木耳用水泡好,切碎。香菜及蔥姜切碎,備用;將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肉片,放置油鍋內炸成脂渣,切碎,備用;然後將各種材料攪拌在一起,可以做成包子、餃子和餡餅。
實施例2:按配方重量比,取蘿蔔40%,豆腐15%,香菜7%,木耳6%,粉絲12%,自製脂渣 12%,調味料3%,油5%。蘿蔔切絲用開水焯好,冷卻,浙幹,剁碎;豆腐放蒸鍋內蒸熟,切成小丁,放置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木耳用水泡好,切碎。香菜及蔥姜切碎,備用;將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肉片,放置油鍋內炸成脂渣,切碎,備用;然後將各種材料攪拌在一起,可以做成包子、餃子和餡餅。實施例3:按配方重量比,取蘿蔔41%,豆腐19%,香菜7%,木耳7%,粉絲14%,自調味料 3%,油6%,若脂渣不放,可以多放蘿蔔3%。蘿蔔切絲用開水焯好,冷卻,浙幹,剁碎;豆腐放蒸鍋內蒸熟,切成小丁,放置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木耳用水泡好,切碎。香菜及蔥姜切碎,備用;然後將各種材料攪拌在一起,可以做成素餡包子、餃子和餡餅。本發明可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如果想吃素食,脂渣可以不加,如果喜歡吃肉食,可以多放脂渣,最關鍵的就是豆腐先蒸熟,切成小丁,炸至金黃色。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其特徵在於所述配方包括蘿蔔、豆腐、香菜、木耳、粉絲、 自製脂渣、調味料和油,所述配方中的配料所佔的重量百分比為蘿蔔38-41%,豆腐 14-19 %,香菜6-7 %,木耳6-7 %,粉絲12-14 %,自製脂渣12-13 %,調味料1-3 %,油 3-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餡麵食的配方,其特徵在於配料按配比比例,製作方法為蘿蔔切絲用開水焯好,冷卻,剁碎;豆腐放蒸鍋內蒸熟,切成小丁,放置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木耳用水泡好,切碎;香菜及蔥姜切碎,備用;將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肉片,放置油鍋內炸成脂渣,切碎,備用;然後將各種材料攪拌在一起,可以做成葷餡包子、餃子和餡餅;如果不放脂渣,多加蘿蔔,即可做成素餡包子、餃子和餡餅。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餡麵食的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蘿蔔、豆腐、香菜、木耳、粉絲、自製脂渣、調味料和油,所述配方中的配料所佔的重量百分比為蘿蔔38-41%,豆腐14-19%,香菜6-7%,木耳6-7%,粉絲12-14%,自製脂渣12-13%,調味料1-3%,油3-6%。本發明採用上述配方生產的帶餡麵食,具有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口感好,能滿足不同人的口味,是一種集天然、營養和保健於一體的佐餐食品。
文檔編號A23L1/29GK102342512SQ20111029016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王樹平 申請人:王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