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讀後感600字
2023-10-19 01:03:52 2
從古至今,從來不乏「閒人」。有「鏡湖元自屬閒人」的陸遊,有「一欣談笑作閒人」的歐陽修,亦有「江湖歸去做閒人」的黃庭堅。
「閒人」顧名思義「清閒之人」。被貶黃州的蘇東坡,說來確是閒人一個,雖擔任黃州團練副使,卻並無實權。整天優哉遊哉,看見美景便不禁出門觀賞,好像一般閒情雅致。可事實上,蘇東坡的「閒人」只是表面上對自己無事清閒的自嘲,包含了自己官場鬱郁不得志的悲傷心境。一位富有詩書,懷揣遠大抱負的人怎會甘心只做「閒人」?這只不過是自己安慰自己後又覺既不能「修齊治平」,那做個「閒人」夜來賞月也是一樁美事。月處處都有,賞月之人也隨處可見,就看賞月之人是以如何的心境去欣賞的。這仿若是悲涼之後的歡悅自得:這般良辰美景,如若不是我二人情趣高雅來欣賞,豈非暴殄天物?如此曠達豁然,也只有他蘇東坡了!
「閒」或許對於古人而言,並非荒廢光陰。那些無處安放的匆忙,其實是自己誤解了人生。這一遭走來,並非為了匆忙趕路,而是悠然欣賞的自在。人生長河,急流緩流,若是只想如何渡急流,那便永遠到達不了閒適的彼岸。「磨刀不誤砍柴工,滴水穿石也從容」。心中海山不老,便始終清閒。人生此行歸宿。是放下一切後的寧靜。林清玄也說過:「直到花甲之後,才捨棄了幻化的繁華,回歸到極簡,在單純之中看見美。」「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只是片刻清閒也是生命中的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