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畜禽用抗病促生長中藥飼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10-19 01:08:37 1
專利名稱:水產畜禽用抗病促生長中藥飼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飼料添加劑,更具體地說是水產畜禽用抗病促生長中藥飼料添加劑。
背景技術:
動物飼料中抗生素的長期使用,導致動物腸道內及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越來越強,抗生素對畜禽的抗病和促生長效果逐漸降低,以致飼料中抗生素添加量不斷增大,畜禽產品中藥殘留量不斷增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動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殘留有可能導致人體DNA結構發生突變,從而造成「致殘」、「致畸」、「致癌」的嚴重後果,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替代抗生素,提高動物的抗病力和免疫力,促進動物的生長,降低動物肝臟及肌肉中膽固醇的含量,且長期使用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的水產畜禽用抗病促生長中藥飼料添加劑,並提供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的特點是其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為黃芪8-10份、馬齒莧10-14份、苦參2-6份、山楂6-8份、秦皮4-6份、蒲公英10-14份、藿香10-12份、槐米1-5份、桑子8-10份、黃芩5-7份、丁香4-9份、金銀花8-12份、杜仲4-10份、穿心蓮7-9份、玄參5-9份。
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的製備方法的特點是按如下步驟操作a、按配伍量取黃芩、金銀花、丁香、槐米和苦參為A組原料,所述A組原料經混合粉碎為粗粉,按藥材重量的10倍量加入濃度為70-80%的乙醇、在65-75℃下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得浸膏;b、按配伍量取黃芪、馬齒莧、山楂、秦皮、蒲公英、藿香、桑子、杜仲、穿心蓮和玄參為B組原料,所述B組原料經混合粉碎為粗粉,按藥材重量的15倍量加水,在90-100℃下提取2-3小時,過濾得藥液,藥液濃縮到1∶1.25得浸膏;c、將步驟a和步驟b中所得浸膏混合,按混合後浸膏重量的40%加入玉米芯,閃蒸烘乾即得。本品為灰褐色粉末。
鑑別取本品5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供以下試驗1、取濾液滴入濾紙上,晾乾,置氨蒸汽中燻約2分鐘,生成黃色至橙黃色斑點;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應顯藍綠色螢光。
2、取濾液滴入濾紙上,晾乾,再噴以0.1%溴酚藍溶液(取溴酚藍0.1g,加0.05mol/L氫氧化納溶液3.0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釋至200ml,即得),應在藍色背景上產生黃色斑點。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為天然植物提取物,既有促進機體糖代謝、促進蛋白質和酶的合成等營養作用,作為營養保健素、調味素,改善水產畜禽產品品質;又有抗菌、抗病毒和中和細菌毒素的功能,預防疾病。
2、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具有非特異性抗菌作用,不但能直接殺菌抑菌,且能夠調節機體免疫機能,激發機體內抗菌因子,增加幹擾素的數量,增強吞噬細胞功能,降低消除致病因素。
3、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自身具有良好的飼料防黴、防腐及保鮮的作用。
4、本發明無有害殘留、無環境汙染。
5、使用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病源微生物不易產生耐藥性。
6、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原料資源豐富。
7、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具有促進生長、抗病和降低水產畜禽產品膽固醇的含量的作用,可替代抗生素,並無任何殘留和抗藥性之虞,是很有前途的動物保健飼料添加劑,值得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實施例中的原料組成為黃芪8-10g、馬齒莧10-14g、苦參2-6g、山楂6-8g、秦皮4-6g、蒲公英10-14g、藿香10-12g、槐米1-5g、桑子8-10g、黃芩5-7g、丁香4-9g、金銀花8-12g、杜仲4-10g、穿心蓮7-9g、玄參5-9g。
效果更為突顯的原料組成為黃芪9g、馬齒莧12g、苦參2g、山楂6g、秦皮4g、蒲公英12g、藿香8g、槐米1g、桑子8g、黃芩5g、丁香4g、金銀花8g、杜仲4g、穿心蓮7g、玄參5g。
作為中藥飼料添加劑,本實施例中的具體製備按如下步驟進行操作a、按配伍量取黃芩、金銀花、丁香、槐米和苦參為A組原料,所述A組原料經混合粉碎為60目粗粉,按藥材重量的10倍量加入濃度為70-80%的乙醇,在65-75℃下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得浸膏;b、按配伍量取黃芪、馬齒莧、山楂、秦皮、蒲公英、藿香、桑子、杜仲、穿心蓮和玄參為B組原料,所述B組原料經混合粉碎為60目粗粉,按藥材重量的15倍量加水,在90-100℃下提取2-3小時,過濾得藥液,藥液濃縮到1∶1.25得浸膏;c、將步驟a和步驟b中所得的浸膏混合,按混合後浸膏重量的40%加入玉米芯,閃蒸烘乾即得。
穩定性試驗。試驗條件溫度40℃±2;相對溼度75%±5。
試驗方法加速試驗。將批號為000301-1、000301-2、000301-3的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模擬上市包裝,於恆溫箱中保存,定期取樣,考察其外觀、含量、水份,結果見表1。
表1 穩定性試驗結果
從表1中可見,三批樣品在恆溫箱中加速試驗六個月,其含量等項目變化不大,仍符合標準。結果表明,該產品在包裝條件、室溫下存貯,至少兩年是穩定的。
臨床試驗和臨床驗證飼養歐鰻的試驗報告試驗目的本發明中藥飼料添加劑可提高多種動物的生產性能,亦能加快魚類的生長,為進一步驗證其應用效果,發明人於2000年7月對不同規格歐鰻進行餵養試驗。
材料與方法在鰻鱺選別時,選擇規格相近的鰻鱺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飼料為基礎商品餌料,添加0.2%本發明添加劑(即每公斤餌料加2克)。對照組添加抗生素。試驗時間40天左右。試驗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的養殖管理一樣。每天觀察活動狀態和記錄耗料情況。
試驗結果
結論1、試驗結果表明,歐鰻餌料中添加本發明添加劑比對照組提高飼料效率7.37~10.05%(平均8.49%)。
2、在試驗基礎上,發明人在福建,廣西等地鰻場,對500餘萬尾不同規格的歐鰻推廣應用,通過觀察、歐鰻活力、攝食、棲息情況良好。
3、本發明添加劑能與其他營養成分配伍,不影響適口性。
4、本發明添加劑顯降低歐鰻胃腸炎的發病率。飼養魚、蝦、蟹及甲魚的試驗報告試驗品種及規格
在正式試驗之前,各試驗品種先進行適應性餵養5~10天。
試驗環境水質自來水,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水池試驗用水泥池共8隻,每隻池面積50平方米,水深70釐米,其中2隻甲魚試驗池底層鋪細沙10釐米。
水溫24~29℃,平均25.5℃。
試驗品種分組1#及2#分別為魚類試驗池和對照池,每隻池放養鯿魚、淡水白鯧及鯽魚各200尾。
3#和4#分別為蝦類試驗池和對照池,每隻池放養青蝦2500尾和羅氏沼蝦6000尾。
5#和6#分別為螃蟹試驗池和對照池,每隻池放養螃蟹1500隻。
7#和8#分別為甲魚試驗池和對照池,每隻池放養甲魚20隻。
飼料配方魚類試驗飼料配方及營養含量
蝦及螃蟹試驗飼料配方及營養含量
投餵方法各池每天上、下午各投餵餌量情況表
試驗結果試驗結束時,放乾池水,將各種試驗種類分別稱重,計算成活率及增長率,各品種的放養及生長情況見下表
魚類試驗結果
蝦類試驗結果
螃蟹與甲魚試驗結果
分析與小結1、在飼料中添加2‰本發明添加劑魚類生長速度平均提高了11.9,蝦類的生長速度提高了12%,螃蟹提高了20.8%,甲魚提高了6.2%。魚類中尤以雜食性的淡水白鯧增幅最顯著,達35.5%。
2、本發明添加劑作為飼料添加劑有利於增強養殖品種的體質,魚類試驗中,試驗組的成活率都是100%,而對照組的鯿魚則均為95%;蝦類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試驗組的成活率平均為71.3%,而對照組則為68.0%;螃蟹試驗的成活率差別更明顯,試驗組為78.0%,對照組則為70.7%。
3、使用本發明添加劑,飼料係數明顯降低,如魚類試驗中,四種魚的飼料係數對照組為1.7,而試驗組只有1.3,飼料係數降低0.4,即23.5%,降幅是相當可觀的,蝦類試驗中對照組的飼料係數為3.1,而試驗組則為2.6,降低了0.5,降幅達16.1%;螃蟹試驗中,對照組的飼料係數為2.9,而試驗組是2.7,降低了0.2,降幅為6.9%;甲魚試驗中,飼料係數下降0.5,降幅為20.8%。上述四項試驗,飼料係數平均下降了16.8%。
4、根據上述對8種水產養殖品種的餵養試驗,可以得出如下結論a、本發明添加劑能促進生長,顯著提高增重,既適用於螃蟹、蝦類及甲魚等特種水產動物,也適用於普通魚類;b、明顯提高水產動物的抗病力,有利於水產動物的健康生長,並可在疾病防治中取代抗生素;c、顯著改善飼料利用率,較大幅度降低飼養成本;d、該產品為純天然植物提取物,通過取代人工合成的添加劑,有利於避免水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問題,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綠色飼料添加劑。
飼養銀鯽魚的試驗報告試驗目的為了證實本發明添加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效果,於2002年4月18日至2002年9月14日在效區某漁場進行該產品的對比試驗。
試驗材料與方法銀鯽魚料為對照組,試驗組在對照基礎上添加2‰本發明添加劑,試驗組中不添加抗生素。飼料配方採用美國Brill飼料配方軟體提供優化配方,顆粒飼料由附近加工場加工。
育苗的選擇選擇健康銀鯽2400尾(總重189.6公斤),採用均稱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三個重複,每個重複400尾。
魚池的選擇與準備根據養魚試驗要求,選擇900平方米(長42米,寬22米),水源排灌方便、周圍環境一致、水泥池壁、池底平坦、淤泥少的魚池,用竹篾密笆(以水流過,不能過魚為準)均分隔攔成六個小魚池,每個小池面積150平方米,水深約0.8米;為保持魚池水位和水排灌微流增氧,在每個小池左下。
投餌技術餌料按照試驗方案和餌料配製,壓製成顆粒餌料。投餌量,每天每組均按魚苗體重3%~5%的餌料,稱取定量飼料、定點投喂,每隔10天加量一次。每天分別於上午9時,下午6~7時在魚池固定投餌點投餵兩次,對各組分別記錄顆粒飼料投餵量。
測試項目兩組魚苗飼餵150天同時結束試驗,將魚池水放乾淨,組捕捉乾淨,統計各組耗料量、增重。
試驗結果統計統計增重、餌料係數、投料量、死亡率和經濟效益等指標,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
試驗結果增重效果試驗組對照組多增重43.3kg,增長率為24.78%,差異極顯著(P<0.01。
餌料係數對照組與度驗組的的餌料係數分別為1.90和1.81,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4.74%,差異顯著(P>0.05。
成活率試驗組與對照組成活率分為98%、94%。試驗組比對照組提高4%,差異顯著(P>0.05。
經濟效益試驗組與對照組淨收益分別為573.7元和353.3元,試驗組比對照組增加220.4元,增幅達62.4%,差異極顯著P<0.01。
結論與建議銀鯽魚飼料中用本發明添加劑,在減少銀鯽魚疾病,降低餌料係數,提高增重和經濟效益方面效果明顯,且試驗組個體整齊,鱗片更有光澤,活力增強。
銀鯽魚全價飼料(對照組)及營養濃度原料單價(千克) 用量次粉1.20 2720.80 500.68 401.78 2200.70 250國產魚粉3.10 60肉骨粉 2.35 30蠶沙粉 0.45 50食鹽0.86 5磷酸二氫鈣 2.80 10甜菜鹼(40%)23 2水產酶製劑 13 1水產預混料 12 10成本(元/噸)1450.50營養指標 養分含量粗蛋白質(%) 30.00粗脂肪(%) 3.13粗纖維(%) 6.40鈣(%) 0.90總磷(%) 1.08鹽份(%) 0.96賴氨酸(%) 1.57蛋氨酸(%) 0.78注試驗組添加0.15%的本發明添加劑本發明添加劑代抗生素對銀鯽魚生產性能的影響組別 對照組試驗組放養尾數(尾) 1200 1200放養重量(千克) 9693.6收穫尾數(尾) 1128 1176收穫重量(千克) 270.7 311.6成活率(%) 9498淨增重(千克) 174.7 218總耗料量(千克) 332 330餌料係數 1.9 1.8耗料成本(元) 481.6 467.5淨收益(元) 353.3 573.7注1、成魚價格為6元/千克,魚苗價格為10元/千克;2、每組試驗費用攤銷為100元。
權利要求
1.水產畜禽用抗病促生長中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徵是按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為黃芪8-10份、馬齒莧10-14份、苦參2-6份、山楂6-8份、秦皮4-6份、蒲公英10-14份、藿香10-12份、槐米1-5份、桑子8-10份、黃芩5-7份、丁香4-9份、金銀花8-12份、杜仲4-10份、穿心蓮7-9份、玄參5-9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飼料添加劑,其特徵是所述原料按重量份的組成為黃芪9份、馬齒莧12份、苦參2份、山楂6份、秦皮4份、蒲公英12份、藿香8份、槐米1份、桑子8份、黃芩5份、丁香4份、金銀花8份、杜仲4份、穿心蓮7份、玄參5份。
3.一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藥飼料添加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按如下步驟操作a、按配伍量取黃芩、金銀花、丁香、槐米和苦參為A組原料,所述A組原料經混合粉碎為粗粉,按藥材重量的10倍量加入濃度為70-80%的乙醇,在65-75℃下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得浸膏;b、按配伍量取黃芪、馬齒莧、山楂、秦皮、蒲公英、藿香、桑子、杜仲、穿心蓮和玄參為B組原料,所述B組原料經混合粉碎為粗粉,按藥材重量的15倍量加水,在90-100℃下提取2-3小時,過濾得藥液,藥液濃縮到1∶1.25得浸膏;c、將步驟a和步驟b中所得的浸膏混合,按混合後浸膏重量的40%加入玉米芯,閃蒸烘乾即得。
全文摘要
水產畜禽用抗病促生長中藥飼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原料組成為黃芪、馬齒莧、苦參、山楂、秦皮、蒲公英、藿香、槐米、桑子、黃芩、丁香、金銀花、杜仲、穿心蓮、玄參。原料分組為A組和B組,A、B組原料分別經醇提和水提得浸膏,進一步將所得浸膏混合,並加入玉米芯,閃蒸烘乾即得產品。本發明添加劑為純天然植物提取物,可替代抗生素,提高動物的抗病力和免疫力,促進動物的生長,降低動物肝臟及肌肉中膽固醇的含量,長期使用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23K1/18GK1640294SQ20051003768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0日
發明者汪興生 申請人:南京福斯特牧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