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能型降溫防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20:25:39

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型降溫防暑裝置,屬於旅遊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節能就是儘可能地減少能源消耗量,生產出與原來同樣數量、同樣質量的產品;或者是以原來同樣數量的能源消耗量,生產出比原來數量更多或數量相等質量更好的產品。節能就是應用 技術上現實可靠、經濟上可行合理、環境和社會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設備或工藝的能量利用效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充分認識到了環境對我們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各國都在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善環境,減少汙染。這其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緊迫的問題就是能源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除了尋找新的能源,節能是關鍵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 ,在最近幾年,通過努力,人們在節能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採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其中,技術上可行是指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可以實現;經濟上合理就是要有一個合適的投入產出比;環境可以接受是指節能還要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其指標要達到環保要求;社會可以接受是指不影響正常的生產與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損失與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要提供一種節能型降溫防暑裝置,採用頂部節能降溫層和底部節能降溫層的設計,通過節能降溫頭將水噴灑到上層傘體上,不僅能夠遮陽而且可以達到降溫避暑的效果,其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便於使用,其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便於使用。
本發明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現有問題。
一種節能型降溫防暑裝置,結構包括:節能降溫支撐杆、頂部節能降溫層、底部節能降溫層、連接杆、節能降溫頭、支撐杆柄、小水泵、出水管、密封閥、儲水腔、吸水管、接口、支架、開關、線路、電源,所述的頂部節能降溫層和底部節能降溫層安裝在節能降溫支撐杆上,頂部節能降溫層和底部節能降溫層通過連接杆連接,所述的節能降溫支撐杆的頂部安裝節能降溫頭,節能降溫支撐杆的底部設置支撐杆柄,所述的支撐杆柄內設置小水泵和電源,小水泵的頂端與出水管連通,小水泵的底端與吸水管連通,所述的出水管通過密封閥固定在節能降溫支撐杆的內部,所述的支撐杆柄的右側設置開關,開關通過線路與電源和小水泵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支撐杆柄的底部通過接口安裝儲水腔,所述的小水泵通過支架固定在支撐杆柄內部,所述的支撐杆柄和節能降溫支撐杆是一體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節能降溫支撐杆是採用不鏽鋼管制成,所述的密封閥是採用橡膠材質加工而成,所述的吸水管和出水管是塑料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節能型降溫防暑裝置,採用頂部節能降溫層和底部節能降溫層的設計,通過節能降溫頭將水噴灑到上層傘體上,不僅能夠遮陽而且可以達到降溫避暑的效果,其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便於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結構圖。
圖中:1-節能降溫支撐杆;2-頂部節能降溫層;3-底部節能降溫層;4-連接杆;5-節能降溫頭;6-支撐杆柄;7-小水泵;8-出水管;9-密封閥;10-儲水腔;11-吸水管;12-接口;13-支架;14-開關;15-線路;16-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並非要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節能型降溫防暑裝置,結構包括:節能降溫支撐杆1、頂部節能降溫層2、底部節能降溫層3、連接杆4、節能降溫頭5、支撐杆柄6、小水泵7、出水管8、密封閥9、儲水腔10、吸水管11、接口12、支架13、開關14、線路15、電源16,所述的頂部節能降溫層2和底部節能降溫層3安裝在節能降溫支撐杆1上,頂部節能降溫層3和底部節能降溫層4通過連接杆4連接,所述的節能降溫支撐杆1的頂部安裝節能降溫頭5,節能降溫支撐杆1的底部設置支撐杆柄6,所述的支撐杆柄6內設置小水泵7和電源16,小水泵7的頂端與出水管8連通,小水泵7的底端與吸水管11連通,所述的出水管8通過密封閥9固定在節能降溫支撐杆1的內部,所述的支撐杆柄6的右側設置開關14,開關14通過線路15與電源16和小水泵7連接。
具體地,所述的支撐杆柄1的底部通過接口12安裝儲水腔10,所述的小水泵7通過支架13固定在支撐杆柄6內部,所述的支撐杆柄6和節能降溫支撐杆1是一體結構,所述的節能降溫支撐杆1是採用不鏽鋼管制成,所述的密封閥9是採用橡膠材質加工而成,所述的吸水管11和出水管8是塑料管。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