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0-18 02:48:39 1
本發明涉及肥料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微生物肥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化肥的使用已經必不可少,而化肥的長期過量使用,會使土壤團粒結構破壞嚴重,透氣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從而造成土壤板結,妨礙作物根系正常吸水,影響植株生長;化肥的過量使用,還會導致土壤中有害菌的數量逐漸增多,而有益菌得不到補充,從而導致了土壤菌群失調;此外,化肥中缺乏植物所必需的鐵、鋅和錳等微量元素,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匱乏,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品質下降,抗病抑害能力下降。雖然目前常見的有機肥養分種類多,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培肥土壤,為植物提供全面營養,但其養分含量低,釋放緩慢,難以滿足作物旺盛生長時對養分的需求,而且重量重、體積大,貯存及運輸均不是十分方便。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種或數種有益微生物、經工業化培養發酵而成的生物性肥料,它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營養元素的供應量,導致植物營養狀況的改善,進而增加產量,而目前常見的微生物肥料其所含的養分含量較低,肥效較差,增產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並且由於製備方法不是十分合理,導致其所含的微生物菌群在生產製備過程中的存活率較低,從而大大影響了微生物肥料的功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既可為土壤提供農作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又可活化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改良土壤活性,降低土壤中有害化學物質的殘留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且製備方法科學合理,微生物菌群存活率高,十分節能環保的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它主要由如下成分及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構成:肥料級磷酸氫鈣20~40份、磷石膏20~40份、有機碳10~18份、菌劑1~7份、氯化銨2~5份和氯化鉀3~5份。
所述菌劑的成分及重量份配比為:菌根真菌0.1~1份、涇陽鏈黴菌0.1~0.8份、巨大芽孢桿菌0.1~0.6份、膠質芽孢桿菌0.2~1份、側孢芽孢桿菌0.1~0.6份、棕色固氮菌0.1~0.8份、蘇雲金芽孢桿菌0.1~0.6份、枯草芽孢桿菌0.1~1份和地衣芽孢桿菌0.1~0.6份。
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的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如下:
a、原料混合:將肥料級磷酸氫鈣、磷石膏、氯化銨、氯化鉀和有機碳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充分混合均勻;
b、發酵:向步驟a中混合好的物料中加入重量份配比為0.1~0.5份的發酵菌進行大堆堆放發酵,每隔1~2天翻堆一次,發酵過程中向物料噴灑適量水分,將酵堆的溼度控制在40%~60%,當環境溫度為10~20℃時,堆放發酵6~8天,當環境溫度為20~30℃時,堆放發酵4~5天,完成發酵;
c、加入菌劑:向步驟b中發酵完成的物料中加入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菌劑,並充分攪拌均勻;
d、烘乾粉碎:對經步驟c處理後的物料進行造粒或磨成粉狀,然後將物料置於50~60℃的環境下烘乾1~2小時,接著將溫度升至65~75℃,繼續烘乾0.5~1小時,最後將溫度降為38~42℃,烘乾0.8~1.2小時結束,將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9%~20%;
e、冷卻包裝:對經步驟d烘乾後的物料進行冷卻包裝。
所述發酵菌的成分及重量份配比為:枯草芽孢桿菌0.03~0.1份、地衣芽孢桿菌0.01~0.08份、沼澤紅假單胞菌0.01~0.08份、產朊假絲酵母0.02~0.08份、巨大芽孢桿菌0.02~0.08份和膠凍樣芽孢桿菌0.01~0.08份。
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經科學配比加工製備而成,不僅具有促生、增產、抑菌、抗病,改善和修復土壤等多重功效,而且能為作物提供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還具有活化土壤中鉀、磷、鎂、鐵、鉬、矽等多種中、微量營養元素的作用。能夠增根壯苗,促進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增強作物抗病抑害能力,同時還可改良土壤活性,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有害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殘留量,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該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原料中的肥料級磷酸氫鈣為生產飼料級磷酸氫鈣的副產品,磷石膏為硫酸處理磷礦時產生的固體廢渣,從而對各種廢渣和副產品進行了有效利用,十分節能環保,大大降低了生產製備成本。該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在製備過程中,將菌劑在發酵步驟之後加入,並採用逐級變溫的乾燥方式進行乾燥,在保證烘乾效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菌劑中的微生物菌群的存活率,從而有效提高了該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它主要由如下成分及重量配比的原料構成:肥料級磷酸氫鈣20千克、磷石膏20千克、氯化銨2千克、氯化鉀3千克、有機碳10千克和菌劑1千克。所述菌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菌根真菌0.1千克、涇陽鏈黴菌0.1千克、巨大芽孢桿菌0.1千克、膠質芽孢桿菌0.2千克、側孢芽孢桿菌0.1千克、棕色固氮菌0.1千克、蘇雲金芽孢桿菌0.1千克、枯草芽孢桿菌0.1千克和地衣芽孢桿菌0.1千克。
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的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如下:
a、原料混合:將肥料級磷酸氫鈣、磷石膏、氯化銨、氯化鉀和有機碳充分混合均勻;
b、發酵:向步驟a中混合好的物料中加入重量配比為0.1千克的發酵菌進行大堆堆放發酵,每隔1天翻堆一次,發酵過程中向物料噴灑適量水分,將酵堆的溼度控制在40%,當環境溫度為10~20℃時,堆放發酵6天,當環境溫度為20~30℃時,堆放發酵4天,完成發酵;所述發酵菌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枯草芽孢桿菌0.03千克、地衣芽孢桿菌0.01千克、沼澤紅假單胞菌0.01千克、產朊假絲酵母0.02千克、巨大芽孢桿菌0.02千克和膠凍樣芽孢桿菌0.01千克。
c、加入菌劑:向步驟b中發酵完成的物料中加入菌劑,並充分攪拌均勻;
d、烘乾粉碎:對經步驟c處理後的物料進行造粒,粒度為3mm,然後將物料置於50℃的環境下烘乾2小時,接著將溫度升至65℃,繼續烘乾1小時,最後將溫度降為38℃,烘乾1.2小時結束,將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9%;
e、冷卻包裝:對經步驟d烘乾後的物料進行冷卻包裝。
最終製得的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總養分(N、P2O5和K2O的總含量)質量分數為15%,有效鈣(以CaO計)質量分數為23%,有效鎂(以MgO計)質量分數為4%,有效硫(以SO3計)質量分數為26%,有效矽(以SiO2計)質量分數6%,有效鐵(以Fe2O3計)質量分數為6%,有效活菌數0.8億個,微量元素(鋅、錳、銅、鉬和硼的總含量)質量分數為0.5%。
實施例2: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它主要由如下成分及重量配比的原料構成:肥料級磷酸氫鈣30千克、磷石膏30千克、氯化銨3千克、氯化鉀4千克、有機碳14千克和菌劑4千克。所述菌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菌根真菌0.5千克、涇陽鏈黴菌0.4千克、巨大芽孢桿菌0.4千克、膠質芽孢桿菌0.6千克、側孢芽孢桿菌0.3千克、棕色固氮菌0.5千克、蘇雲金芽孢桿菌0.3千克、枯草芽孢桿菌0.6千克和地衣芽孢桿菌0.4千克。
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的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如下:
a、原料混合:將肥料級磷酸氫鈣、磷石膏、氯化銨、氯化鉀和有機碳充分混合均勻;
b、發酵:向步驟a中混合好的物料中加入重量配比為0.3千克的發酵菌進行大堆堆放發酵,每隔1.5天翻堆一次,發酵過程中向物料噴灑適量水分,將酵堆的溼度控制在50%,當環境溫度為10~20℃時,堆放發酵7天,當環境溫度為20~30℃時,堆放發酵4.5天,完成發酵;所述發酵菌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枯草芽孢桿菌0.05千克、地衣芽孢桿菌0.04千克、沼澤紅假單胞菌0.06千克、產朊假絲酵母0.06千克、巨大芽孢桿菌0.05千克和膠凍樣芽孢桿菌0.04千克。
c、加入菌劑:向步驟b中發酵完成的物料中加入菌劑,並充分攪拌均勻;
d、烘乾粉碎:對經步驟c處理後的物料進行造粒,粒度為4mm,然後將物料置於55℃的環境下烘乾1.5小時,接著將溫度升至70℃,繼續烘乾0.8小時,最後將溫度降為40℃,烘乾1小時結束,將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13%;
e、冷卻包裝:對經步驟d烘乾後的物料進行冷卻包裝。
最終製得的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總養分(N、P2O5和K2O的總含量)質量分數為18%,有效鈣(以CaO計)質量分數為21%,有效鎂(以MgO計)質量分數為5%,有效硫(以SO3計)質量分數為23%,有效矽(以SiO2計)質量分數7%,有效鐵(以Fe2O3計)質量分數為5%,有效活菌數0.9億個,微量元素(鋅、錳、銅、鉬和硼的總含量)質量分數為0.6%。
實施例3:礦物質微生物肥料,它主要由如下成分及重量配比的原料構成:肥料級磷酸氫鈣40千克、磷石膏40千克、氯化銨5千克、氯化鉀5千克、有機碳18千克和菌劑7千克。所述菌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菌根真菌1千克、涇陽鏈黴菌0.8千克、巨大芽孢桿菌0.6千克、膠質芽孢桿菌1千克、側孢芽孢桿菌0.6千克、棕色固氮菌0.8千克、蘇雲金芽孢桿菌0.6千克、枯草芽孢桿菌1千克和地衣芽孢桿菌0.6千克。
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的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如下:
a、原料混合:將肥料級磷酸氫鈣、磷石膏、氯化銨、氯化鉀和有機碳充分混合均勻;
b、發酵:向步驟a中混合好的物料中加入重量配比為0.5千克的發酵菌進行大堆堆放發酵,每隔2天翻堆一次,發酵過程中向物料噴灑適量水分,將酵堆的溼度控制在60%,當環境溫度為10~20℃時,堆放發酵8天,當環境溫度為20~30℃時,堆放發酵5天,完成發酵;所述發酵菌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枯草芽孢桿菌0.1千克、地衣芽孢桿菌0.08千克、沼澤紅假單胞菌0.08千克、產朊假絲酵母0.08千克、巨大芽孢桿菌0.08千克和膠凍樣芽孢桿菌0.08千克。
c、加入菌劑:向步驟b中發酵完成的物料中加入菌劑,並充分攪拌均勻;
d、烘乾粉碎:將經步驟c處理後的物料磨成粉狀,然後將物料置於60℃的環境下烘乾1小時,接著將溫度升至75℃,繼續烘乾0.5小時,最後將溫度降為42℃,烘乾0.8小時結束,將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20%;
e、冷卻包裝:對經步驟d烘乾後的物料進行冷卻包裝。
最終製得的礦物質微生物肥料總養分(N、P2O5和K2O的總含量)質量分數為20%,有效鈣(以CaO計)質量分數為24%,有效鎂(以MgO計)質量分數為6%,有效硫(以SO3計)質量分數為22%,有效矽(以SiO2計)質量分數8%,有效鐵(以Fe2O3計)質量分數為7%,有效活菌數1.1億個,微量元素(鋅、錳、銅、鉬和硼的總含量)質量分數為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