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鏟及其支承輪裝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2:30:59
專利名稱:電鏟及其支承輪裝配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延長使用壽命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及具有該支承輪裝
配結構的電4產。
背景技術:
挖掘機主要特點是功率大,效率高,能完成人力所不能完成的工程,提高 工作效率。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挖掘機可分為內燃機驅動挖掘機和電力驅動 挖掘機兩種。其中,電動挖掘機又可稱為電伊。電伊是礦巖土剝離的主要設備, 其為礦山開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種電名產,其行走機構及裝配在行走機構上的挖掘機構、迴轉機構與提升 機構,行走機構具有履帶、驅動輪與支承輪。請參見圖1至圖3,每個支承輪裝 配結構10包括支輪軸11、支承輪12、兩個履帶架13、卡箍14及定位板15。 支輪軸11具有卡槽112與定位槽114,卡槽112與定位槽114分別位於支輪軸 11相對的兩側。支承輪12與履帶架13設置在支輪軸11上的卡槽112與定位槽 114之間,並且支承輪12位於兩個履帶架13之間。卡箍14固定於卡槽112上, 而定位板15則配合於定位槽114。定位板15可防止支輪軸11轉動及向右軸向 移動,而則卡箍14則可防止支輪軸11向左軸向移動。
上述電伊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工作地面通常不平整,會使每個支承輪12的 所受到的負荷變化較大,因此支輪軸ll上容易產生較大的局部應力,而使支輪 軸11在卡槽112或是定位板15外側處發生斷裂,進而縮短支承輪裝配結構10 的使用壽命,影響電鏟的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鑑於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延長使用壽命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及具有 該支承輪裝配結構的電伊。
一種支承輪裝配結構,其包括支輪軸、支承輪、第一履帶架與第二履帶架, 支承輪、第一履帶架與第二履帶架設置於支輪軸上,且支承輪位於第一履帶架
與第二履帶架之間。其中,支輪軸在第二履帶架側的一端具有配合孔;支承輪 裝配結構還包括固定套,其設置於支輪軸上且與第二履帶架相固定,固定套具 有固定孔;螺栓穿過固定孔並與配合孔相配合,以使固定套與支輪軸相固定。
一種電伊,其包括行走機構及裝配在行走機構上的挖掘機構、迴轉機構與 提升機構,而行走機構具有多個上述支承輪裝配結構。
上述支承輪裝配結構及具有該支承輪裝配結構的電鏟,由於採用螺栓固定 固定套與支輪軸,避免了支輪軸在固定套處出現直徑突變,因此可增加支輪軸 的結構強度,並減少應力集中,進而減少支輪軸發生斷裂的現象,延長支承輪 裝配結構的使用壽命,方便電伊的使用。
圖l是一種現有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支承輪裝配結構的支輪軸的前視圖。
圖3是圖2所示支輪軸的沿III-m,線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電鏟的方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支承輪裝配結構的支輪軸的前視圖。
圖7是圖6所示支輪軸的沿XII-Xir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及具有該支承輪 裝配結構的電伊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見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例的電伊200,其包括行走機構202 及裝配在行走機構202上的挖掘機構204、迴轉機構206與提升機構208。
電4產200可為大型電伊,其行走機構202可具有多個支承輪裝配結構20, 例如有總共十六個,且電妒200的每側有八個,^f旦本實用新型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見圖5,其中,每個支承輪裝配結構20包括支輪軸21、 一支承輪22、第一 履帶架23、第二履帶架24及固定套25。支承輪22、第一履帶架23與第二履帶 架24設置於支輪軸21上,且支承輪22位於第一履帶架23與第二履帶架24之 間。詳細地,請同時參見圖6與圖7,支輪軸21的一端具有配合孔212,配合 孔212可為通孔或盲孔,為提高連接強度,優選為通孔;固定套25設置於支輪 軸21具有配合孔212的一側且與第二履帶架24相固定,其具有固定孔(圖未 示)。本實施例中,固定套25與第二履帶架24之間的固定可採用焊接固定;並 且第一履帶架23遠離支承輪22的一側未做固定,使得第一履帶架23與支輪軸 21之間可相對運動。此外,有一螺栓(圖未示)穿過此固定孔並與配合孔212 相配合,以使固定套25與支輪軸21相互固定,進而可防止支輪軸21相對轉動 及防止支輪軸21沿其軸向竄動。
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支承輪裝配結構20還包括滑動軸承26與止推軸 承27。其中,滑動軸承26設置於支輪軸21與支承輪22之間;而止推軸承27 則設置於支承輪21與第一履帶架23以及支承輪21與第二履帶架24之間。
上述支承輪裝配結構20及具有支承輪裝配結構20的電鏟200,由於採用螺 栓固定固定套25與支輪軸21 ,避免了支輪軸21在固定套25結合處出現直徑突 變,因此可減少應力集中發生,增強支輪軸21的結構強度,進而減少支輪軸21發生斷裂的現象,延長支承輪裝配結構20的使用壽命,方便電伊200的使用。 此外,第一履帶架23遠離支承輪22的一側未做固定,使得第一履帶架23與支 輪軸21之間可相對運動,從而還可防止因第一履帶架23變形而產生的拉應力。 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當然,這些 依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支承輪裝配結構,其包括一支輪軸、一支承輪、一第一履帶架與一第二履帶架,該支承輪、該第一履帶架與該第二履帶架設置於該支輪軸上,且該支承輪位於該第一履帶架與該第二履帶架之間,其特徵在於該支輪軸在該第二履帶架側的一端具有一配合孔;該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括一固定套,其設置於該支輪軸上且與該第二履帶架相固定,該固定套具有一固定孔;一螺栓穿過該固定孔並與該配合孔相配合,以使該固定套與該支輪軸相固定。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固定套與該履帶架之 間為焊,接固定。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 括一滑動軸承,其設置於該支輪軸與該支承輪之間。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 括兩個止推軸承,其分別設置於該支承輪與該第一履帶架及該支承輪與該第 二履帶架之間。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輪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配合孔為通孔。
6. —種電伊,其包括一行走機構及裝配在該行走機構上的一挖掘機構、 一迴轉 機構與一,升機構,該行走機構具有多個支承輪裝配結構,其中每個支承輪 裝配結構包括一支輪軸、 一支承輪、 一第一履帶架與一第二履帶架,該支承 輪、該第一履帶架與該第二履帶架設置於該支輪軸上,且該支承輪位於該第 一履帶架與該第二履帶架之間,其特徵在於該支輪軸在該第二履帶架側的 一端具有一配合孔;該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括一固定套,其設置於該支輪軸 上且與該第二履帶架相固定,該固定套具有一固定孔; 一螺栓穿過該固定孔 並與該配合孔相配合,以使該固定套與該支輪軸相固定。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鏟,其特徵在於該固定套與該履帶架之間為焊接固定。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鏟,其特徵在於該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括一滑動軸 承,其設置於該支輪軸與該支承輪之間。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鏟,其特徵在於該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括兩個止推 軸承,其分別設置於該支承輪與該第一履帶架及該支承輪與該第二履帶架之 間。
10.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伊,其特徵在於該配合孔為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支承輪裝配結構,其包括支輪軸、支承輪、第一履帶架與第二履帶架。支承輪、第一履帶架與第二履帶架設置於支輪軸上,且支承輪位於第一履帶架與第二履帶架之間。其中,支輪軸在第二履帶架側的一端具有配合孔;支承輪裝配結構還包括固定套,其設置於支輪軸上且與第二履帶架相固定,固定套具有固定孔;螺栓穿過固定孔並與配合孔相配合,以使固定套與支輪軸相固定。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採用上述支承輪裝配結構的電鏟。上述支承輪裝配結構具有可延長使用壽命的優點。
文檔編號E02F3/36GK201385709SQ200920130278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8日
發明者尹昌蓮, 偉 陳 申請人:武漢恆威重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