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地暖系統的排溼施工方法與流程
2023-10-10 19:06:54 3
本發明涉及供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地暖系統的排溼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住宅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用地暖,而大塊的地暖板不易鋪設。一種普遍的施工方法是鋪架好熱水管網後在上面澆注一層普通混凝土以固定管網並保溫,再在上面鑲鋪一層地板。但此種方法並施工不輕鬆,防範漏水漏溼的性能也參差不齊。由於長期封存地下,容易產生發黴、腐化的情況,尤其是南方梅雨季節更甚。
因此,需要對地暖的鋪設工藝加以改進,以令其可以長久使用,在防潮、排水方面有實質性提升,並具有足夠的可持續性,排水排潮避免經常維修,以滿足地暖的長期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地暖系統的排溼施工方法,有效提高地暖的排水排潮性能,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於地暖系統的排溼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地面開槽:用銑槽機在水泥地面每間隔一定間距銑導流槽,導流槽在水泥地面邊緣附近匯集到若干條通到外牆的導流總槽,導流總槽在外牆外端延伸出導流外孔,導流槽上部填充有細石砼層,細石砼層下端與導流槽上部密封,且細石砼中充滿孔隙;
(2)、導流槽處理:對導流槽做平整處理,且導流槽趨嚮導流總槽,距離地面高度逐漸降低,導流槽上表面鋪/塗以疏水介質;
(3)、結構開槽:地暖從下至上具有熱反射層、保溫層、地暖管、上傳熱板、地暖地板,各相鄰層之間填充有細石砼,在熱反射層、保溫層具有孔隙,上傳熱板密封;每隔0.5-1m距離,從地板到地暖地板的深度範圍開有結構通槽;
(4)、安裝排風機:在導流外孔密封連接外排管,外排管連接排風機的入口,排風機由支架安裝於外牆。
作為優選,所述導流總槽在地暖鋪設區域的每條直邊具有2~3條。
作為優選,所述疏水介質為塑料膜、地膠或疏水塗層。此三者價廉易得,疏水效果又極好。
作為優選,所述結構通槽的長度為5-12cm,寬度為2.5-8mm。
作為優選,所述熱反射層、保溫層的孔隙大小為0.5-4mm。
作為優選,所述細石砼中充滿的孔隙大小為300-1500μm,且細石砼的孔隙率不高於17.5%。
作為優選,所述排風機排風時,導流槽和導流總槽內的形成的風速為3.5~5.5m/s。風速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以能夠抽出溼氣並且流動複合居住環境要求為適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排水排潮性能優越。導流槽、導流總槽、導流外孔結構配合適宜,導流效率高;細石砼、熱反射層、保溫層具的孔隙形成抽氣區,自動具有微管道,可在排潮中起到關鍵作用;結構通槽可令滲水滴下;排風機是排潮的主力動力,強制對流效果極佳。本發明的排溼施工方法簡單,適用於乾式和溼式的地暖,結構內部孔隙形成溝壑,在排風機的強制對流下起到加倍的作用,排潮徹底,性價比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
本技術:
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作簡單地介紹。
一種用於地暖系統的排溼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地面開槽:用銑槽機在水泥地面每間隔一定間距銑導流槽,導流槽在水泥地面邊緣附近匯集到若干條通到外牆的導流總槽,導流總槽在外牆外端延伸出導流外孔,導流槽上部填充有細石砼層,細石砼層下端與導流槽上部密封,且細石砼中充滿孔隙,所述細石砼中充滿的孔隙大小為300-1500μm,且細石砼的孔隙率不高於17.5%;
(2)、導流槽處理:對導流槽做平整處理,且導流槽趨嚮導流總槽,距離地面高度逐漸降低,導流槽上表面鋪/塗以疏水介質,所述疏水介質為塑料膜、地膠或疏水塗層;
(3)、結構開槽:地暖從下至上具有熱反射層、保溫層、地暖管、上傳熱板、地暖地板,各相鄰層之間填充有細石砼,在熱反射層、保溫層具有孔隙,所述熱反射層、保溫層的孔隙大小為0.5-4mm,上傳熱板密封;每隔0.5-1m距離,從地板到地暖地板的深度範圍開有結構通槽,所述結構通槽的長度為5-12cm,寬度為2.5-8mm;
(4)、安裝排風機:在導流外孔密封連接外排管,外排管連接排風機的入口,排風機由支架安裝於外牆,所述排風機排風時,導流槽和導流總槽內的形成的風速為3.5~5.5m/s。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進或等同替換,均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仍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中。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地暖系統的排溼施工方法,包括地面開槽、導流槽處理、結構開槽、安裝排風機步驟。其中地面開槽開導流槽和導流總槽;導流槽處理,包括對導流槽做平整處理,及導流槽上表面鋪/塗以疏水介質;結構開槽,在各相鄰層之間填充細石砼,並開結構通槽;排風機安裝在外牆。本發明的排溼施工方法簡單,適用於乾式和溼式的地暖,結構內部孔隙形成溝壑,在排風機的強制對流下起到加倍的作用,排潮徹底,性價比高。
技術研發人員:王李劍;蔣三一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三一冷暖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25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