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與流程
2023-10-26 04:58:57 2
本發明涉及鉭電容器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技力量的飛速發展,人類對地球內部以及外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這對電子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片式鉭電容器作為鉭電解電容器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廣泛應用於移動通訊、程控交換機、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商務通、計算機、攝錄兩用機、汽車電子等小型整機電子設備的表面貼裝設備,同時也在航空、航天、海(地)纜、通信、石油鑽井等方面,超薄、大容量、低等效串聯電阻、高頻、高溫、高可靠性是其主要發展方向。
隨著片式鉭電容器生產製造技術的不斷成熟,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這對生產過程成本控制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作為生產片式鉭電容器的關鍵工序~~~形成,目前該工序生產過程中採用高溫形成和高溫煮洗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和去離子水,這將大大增加片式鉭電容器的製造成本,為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低溫形成以及探索更為節能的形成工藝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以解決現有片式鉭電容器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和去離子水,造成能源的損耗、增加生產成本而存在的不足。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製形成液:向形成槽中注水至1/3~1/2體積時,往形成槽中添加硝酸,接著升溫至20~50℃,溶液循環流動10~30min後,測得溶液電導率為(5.0~9.5)×103μS/cm;
(2)形成:將待形成的片式鉭芯子放置於形成槽上並接通電源,進行恆流升壓,接著進行恆壓降流;
(3)噴淋:將形成好的片式鉭芯子放於噴淋槽中噴淋處理;
(4)熱處理:將噴淋結束後的片式鉭芯子放入烘箱內進行熱處理;
(5)補形成:將熱處理後的片式鉭芯子冷卻後,置於形成槽上,接通電源進行補形成,即可得到片式鉭芯子陽極。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升溫時控制溫度為40℃,溶液循環流動的時間為20min,測得溶液電導率為7×103μS/cm。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升壓時電流密度控制為20~80mA/g,時間為0.5~4h。
更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升壓時電流密度控制為50mA/g,時間為2h。
所述步驟(2)中,恆壓降流時間為2~10h。
所述步驟(3)中,噴淋處理的時間為2~5min。
所述步驟(4)中,熱處理的溫度為330~380℃,時間為25~30min。
所述步驟(5)中,在常溫下吹風扇冷卻,冷卻時間為10~20min。
所述步驟(5)中,補形成時電流密度控制為5~20mA/g,時間為0.5~2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整個形成過程無需煮洗,不僅簡化了加工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減少用水量,降低生產成本;採用低溫形成,減少用電量,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方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僅僅是對該發明的舉例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中未作具體說明的步驟均是已有技術,在此不做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製形成液:向形成槽中注水至1/3體積時,往形成槽中添加硝酸,接著升溫至20℃,溶液循環流動10min後,測得溶液電導率為5.0×103μS/cm;
(2)形成:將待形成的片式鉭芯子放置於形成槽上並接通電源,進行恆流升壓,電流密度控制為20mA/g,時間為0.5h;接著進行恆壓降流,時間為2h;
(3)噴淋:將形成好的片式鉭芯子放於噴淋槽中噴淋處理2min;
(4)熱處理:將噴淋結束後的片式鉭芯子放入烘箱內進行熱處理,溫度為330℃,時間為25min;
(5)補形成:將熱處理後的片式鉭芯子在常溫下吹風扇冷卻10min後,置於形成槽上,接通電源進行補形成,控制電流密度為5mA/g,處理0.5h後,即可得到片式鉭芯子陽極。
實施例二
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製形成液:向形成槽中注水至1/2體積時,往形成槽中添加硝酸,接著升溫至50℃,溶液循環流動30min後,測得溶液電導率為9.5×103μS/cm;
(2)形成:將待形成的片式鉭芯子放置於形成槽上並接通電源,進行恆流升壓,電流密度控制為80mA/g,時間為4h;接著進行恆壓降流,時間為10h;
(3)噴淋:將形成好的片式鉭芯子放於噴淋槽中噴淋處理5min;
(4)熱處理:將噴淋結束後的片式鉭芯子放入烘箱內進行熱處理,溫度為380℃,時間為30min;
(5)補形成:將熱處理後的片式鉭芯子在常溫下冷卻20min後,置於形成槽上,接通電源進行補形成,控制電流密度為20mA/g,處理2h後,即可得到片式鉭芯子陽極。
實施例三
一種片式鉭電容器陽極的低溫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製形成液:向形成槽中注水至1/2體積時,往形成槽中添加硝酸,接著升溫至30℃,溶液循環流動20min後,測得溶液電導率為7×103μS/cm;
(2)形成:將待形成的片式鉭芯子放置於形成槽上並接通電源,進行恆流升壓,電流密度控制為60mA/g,時間為2h;接著進行恆壓降流,時間為6h;
(3)噴淋:將形成好的片式鉭芯子放於噴淋槽中噴淋處理4min;
(4)熱處理:將噴淋結束後的片式鉭芯子放入烘箱內進行熱處理,溫度為350℃,時間為28min;
(5)補形成:將熱處理後的片式鉭芯子在常溫下吹風扇冷卻15min後,置於形成槽上,接通電源進行補形成,控制電流密度為8mA/g,處理1.5h後,即可得到片式鉭芯子陽極。
為驗證本發明製備所得的產品的性能,將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中得到的片式鉭芯子陽極分別隨機抽取5隻進行電性能測試,其電容量和漏電流參數如下:
表1電性能測試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採用本發明的工藝方法製備的片式鉭芯子陽極電容量和漏電流均能滿足技術參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