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19:45:17 1
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徵在於:上模座包括上模板,上模板下方固定有一凹模,下模座包括下模板,拉伸凸模與切邊凸模緊配於下模板上,切邊凸模設置在拉伸凸模下方,壓料圈滑配於切邊凸模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凹模內設置有頂料板,該頂料板與上頂杆連接,上頂杆穿過上模板與設置在上模板上方的上頂板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在拉伸凸模下加裝切邊凸模,改變因拉伸造成的高度差異,確保產品切邊後的高度符合圖紙要求,同時,該模具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品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專利說明】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薄板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的【技術領域】,也就是說是一種金屬板件的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特別涉及其機械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做類似產品要用拉伸和切邊兩套模具,並且物料每多流轉一次,產品表面就多一次擦傷,質量得不到保障,也多出更多的設備、更多的人工成本和更大的物料流轉場地,生產效率也大為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徵在於:上模座包括上模板,上模板下方固定有一凹模,下模座包括下模板,拉伸凸模與切邊凸模固定於下模板上,切邊凸模設置在拉伸凸模下方,壓料圈滑配於切邊凸模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凹模內設置有頂料板,該頂料板與上頂杆連接,上頂杆穿過上模板與設置在上模板上方的上頂板連接。所述壓料圈與下頂杆連接,所述下頂杆穿過下模板與設置在下模板的下方的下頂板連接。其中拉伸凸模的外徑應小於切邊凸模的外徑,拉伸凸模的外徑小於凹模的內徑,即能將代加工物料頂入凹模內部進行拉伸,而切邊凸模的外徑則應與凹模的內徑相配合,能完成切邊動作。
[0005]本實用新型採用在拉伸凸模下加裝切邊凸模,改變因拉伸造成的高度差異,確保產品切邊後的高度符合圖紙要求,同時,該模具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品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模座由以下機構組成:凹模2固定在上模板I上,頂料板3由上頂杆4穿過上模板I連接於凹模2之中,頂料板3由置於上頂杆4上的上頂板5推動,產生卸料效果。下模座由以下機構組成:拉伸凸模6與切邊凸模7固定於下模板8上,壓料圈9滑配於切邊凸模7外,置於下模板8下的下頂板11推動穿於下模板8中的下頂杆10使壓料圈9在切邊凸模7外作上下運動。其中拉伸凸模6位於上部,切邊凸模7位於中部,而下模板8位於下部,三者之間通過螺釘緊密連接。[0009]將代加工物料放置在下模座上方,當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攏,則拉伸凸模6則頂入凹模2內,將待加工物料進行拉伸,當切邊凸模7的頂部也頂入凹模2時,則將待加工物料進行切邊。加工完成後,由頂料板3將加工完成的物料頂出。壓料圈9滑配於切邊凸模7夕卜,與凹模2相配合,將代加工物料壓住,以防止物料在拉伸過程中,材料流動時起皺。
【權利要求】
1.一種拉伸切邊一次完成模具結構,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徵在於:上模座包括上模板,上模板下方固定有一凹模,下模座包括下模板,拉伸凸模與切邊凸模固定於下模板上,切邊凸模設置在拉伸凸模下方,壓料圈滑配於切邊凸模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結構,其特徵在於,凹模內設置有頂料板,該頂料板與上頂杆連接,上頂杆穿過上模板與設置在上模板上方的上頂板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料圈與下頂杆連接,所述下頂杆穿過下模板與設置在下模板的下方的下頂板連接。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3791467SQ201420107774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1日
【發明者】魏慶明, 張兵 申請人:上海柘電金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