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浮子懸掛式自動控液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2:37:37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液體液面高度的閥門,具體涉及一種浮子懸掛式自動控液閥。
背景技術:
自動控水閥是自動控制進水的水位的閥門,通過浮子的升降控制閥口的開啟和關閉,當容器內的水達到設定水位時,浮子在浮力作用下使閥瓣自動關閉,當容器內的水低於設定水位時,浮子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閥瓣打開,閥門自動開啟,容器內進水。現有的控水閥主要由閥體、浮子、傳動件及隔膜式閥芯組件組成,閥體上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浮子置於浮子室內。這種控水閥應用於懸濁液或乳濁液時存在以下技術缺陷:浮子室的下端設有向內的折邊,或者浮子室的下端設有支撐浮子的帶通孔的底板,浮子在浮子室內浮起或落下時通過浮子與浮子室的側壁進行導向,或者利用浮子室內的導向杆進行導向,為了防止浮子在升降過程中發生偏轉卡死, 浮子與浮子室側壁之間的間隙以及浮子與導向杆之間的間隙設計的不能過大。當這種控水閥用於控制懸濁液或乳濁液時,由於懸濁液或乳濁液中含有其它物質(如養豬時用的液態飼料),懸濁液中的固定物質會積存在浮子室內,使浮子阻塞而卡住,造成控水閥失效。而乳濁液的粘度較大,由於浮子與浮子室側壁之間的間隙以及浮子與導向杆之間的間隙較小,乳濁液流動緩慢,也會造成使浮子升起或落下緩慢,降低了靈敏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控水閥用於控制懸濁液或乳濁液的液面高度時浮子易卡住而造成控水閥失效以及靈敏度低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浮子懸掛式自動控液閥,該浮子懸掛式自動控液閥採用懸掛結構的浮子,浮子與浮子室側壁之間能夠設置較大的間距,同時採用底部全敞開式的浮子室,在用於控制懸濁液或乳濁液的液面高度時浮子不會卡住,靈敏度高,不會出現失效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浮子懸掛式自動控液閥包括閥體、浮子、浮子室及閥芯組件,閥體上下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浮子室為下端敞口的筒狀結構,閥體固定於浮子室內且閥體上端的進水口貫通浮子室的上端面;閥體的外壁固定有支撐盤,所述支撐盤上對稱設有掛孔,所述浮子連接在U形掛架的下端,U形掛架的上端穿過掛孔並懸掛在支撐盤上,U形掛架能夠相對支撐盤上下自由移動。
所述U形掛架由彈性金屬片彎折而成,U形掛架的上端設有掛鈎,掛鈎的寬度大於掛孔的寬度且掛鈎偏轉後能夠穿入掛孔。
所述進水口上連接有管頭,管頭穿過浮子室的上端面並通過螺母固定。
所述出水口的出口方向設置在側向。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於採取上述方案,浮子上升或下降時U形掛架能夠在支撐盤的掛孔內上下移動,浮子室的下端敞口,同時能夠將浮子與浮子室側壁之間的間距設置較大,作為液流的主要通道,在用於控制懸濁液或乳濁液的液面高度時浮子不會卡住,靈敏度高,不會出現失效現象。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中1-閥體,2-浮子,3-浮子室,4-閥芯組件,5-進水口,6-出水口,7-支撐盤,8-掛孔,9- U形掛架,10-掛鈎,11-管頭,12-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所示,一種浮子懸掛式自動控液閥包括閥體1、浮子2、浮子室3及閥芯組件4,閥體1上下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5及出水口6,所述浮子室3為下端敞口的筒狀結構,閥體1固定於浮子室3內且閥體1上端的進水口5貫通浮子室3的上端面;閥體1的外壁固定有支撐盤7,所述支撐盤7上對稱設有掛孔8,所述浮子2連接在U形掛架9的下端,U形掛架9的上端穿過掛孔8並懸掛在支撐盤7上,U形掛架9能夠相對支撐盤7上下自由移動。由於採取上述技術方案,浮子2上升或下降時U形掛架9能夠在支撐盤7的掛孔8內上下移動,浮子室3的下端敞口,同時能夠將浮子2與浮子室3側壁之間的間距設置較大,作為液流的主要通道,在用於控制懸濁液或乳濁液的液面高度時浮子2不會卡住,靈敏度高,不會出現失效現象。
所述U形掛架9由彈性金屬片彎折而成,U形掛架9的上端設有掛鈎10,掛鈎10的寬度大於掛孔8的寬度且掛鈎10偏轉後能夠穿入掛孔8。掛鈎10能夠鉤掛在支撐盤7上而且不會脫出,結構簡單,加工方便。
所述進水口5上連接有管頭11,管頭11穿過浮子室3的上端面並通過螺母12固定。一方面管頭11能連通進水口5,另一方面管頭11也起到連接件的作用。
所述出水口6的出口方向設置在側向。避免液流對浮子直接衝擊,造成閥芯組件關閉不嚴而產生洩漏。
上述所列舉的實施方式不能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與本實用新型精神和實質相同的產品均應視為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