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臘石破碎系統用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1:02:24 3

本發明涉及葉臘石破碎系統用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用破碎機粉碎葉臘石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灰塵,造成空氣汙染,嚴重影響工作環境,對工作人員產生巨大的傷害。
為了除去破碎時產生的灰塵,目前有些廠家採用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但是這種除塵器長時間使用容易發生堵塞,影響除塵效果;此外,申請號為201020254127.3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金剛石合成塊破碎除塵裝置,將帶有粉塵的氣體經過旋風除塵器除塵,除塵器灰鬥內的灰塵經過水槽,利用水吸收灰塵;但是採用這種方式收集灰塵的裝置、旋風除塵器和水槽都是分離的部分,通過管道連接,佔領空間大,成本高;此外,水中產生淤泥的速度較快,而且除去淤泥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葉臘石破碎系統用除塵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在葉臘石破碎過程中,產生的灰塵影響工作環境中空氣品質的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葉臘石破碎系統用除塵裝置,包括集塵器、出氣管、引風機和水除塵器,所述出氣管連接在水除塵器與集塵器之間,引風機設置在出氣管上;
集塵器包括本體、集塵槽和連接管,本體內設有螺旋形的通道,通道的內壁底部排列有與通道相通的排塵道,每個排塵道下端均連有排塵管,每根排塵管下端均與集塵槽相連,集塵槽環繞在本體下端的外側壁上;
通道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連接管兩端分別為輸氣端和用於吸收灰塵的集氣端,連接管的輸氣端與通道的進氣口相連,且連接管的集氣端朝向落料口,通道的出氣口與出氣管相連。
進一步,本體為上小下大的喇叭形,通道為錐螺旋形,本體下端朝向落料口,連接管的集氣端密封連接在本體上端;通道的出氣口設置在本體的外側壁上端,進氣口設置在本體的外側壁下端。本體設置成喇叭狀,,可以替代集塵罩起到收集灰塵的作用,相當於氣體的循環裝置和氣體的收集裝置一體設置,使整體結構得到縮小,節省了工作空間,節約了製造成本。
進一步,水除塵器包括水槽和儲集管,出氣管通向水槽內,水槽的下底面為上大下小的錐形面,儲集管連接在水槽下底面的最低點,儲集管的上部和下部均設有一個儲集管閥門。採用水除塵效果好,水槽的底部為錐形面,有利於淤泥的集中,便於排出。
進一步,儲集管上設有梭形的容器。便於存儲更多的淤泥,提高排出淤泥的效果;採用梭形可以減小淤泥流動時的阻力。
進一步,本體為圓柱形,進氣口設置在本體的外側壁下端,出氣口設置在本體的上端面,連接管的集氣端連有集塵罩,集塵罩朝向落料口。
進一步,本體內設有開口向上的腔體,水除塵器包括集漿管和設置在腔體內的水;集漿管設置在本體的底部且與腔體相通,集漿管的上部和下部均設有一個排漿閥門,出氣管通向水內。本體上設有用於盛水的腔體,可以起到用水淨化空氣的作用,相當於氣體的循環裝置與氣體的淨化裝置一體設置,使整體結構得到縮小,節省了工作空間,節約了製造成本。
進一步,腔體的底部傾斜設置,集漿管設置在本體底部的最低點。水槽的底部傾斜,有利於淤泥的集中,便於淤泥的排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
1、本發明中設有集塵器和水除塵器;集塵器設有螺旋形的通道,通道的內壁上排列有排塵道,灰塵在通道內螺旋上升,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密度比空氣大的灰塵顆粒會被甩到通道的側壁上,在側壁摩擦阻力的作用下,灰塵落在通道的底部,灰塵沿著底部緩慢移動至排塵道時,灰塵落入排塵道中,落入排塵道的灰塵,會經過排塵管落入集塵槽內,含塵氣體經過多個排塵道處理,得到淨化。
2、含塵氣體沿著通道向上循環流動,可以使灰塵從下端進入排塵道,可以順利流入排塵道;如果向下流動,則灰塵在風力作用下越過排塵道,從而降低了除塵的效果。
3、可以對集塵槽內的灰塵回收利用,節省了成本。
4、採用水處理器對含塵量較少的空氣進一步處理,水使空氣得到充分淨化,減少了水的用量。
5、採用引風機吸收灰塵,提高了空氣的循環速度,使得到及時吸收,避免灰塵流向大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集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中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二中集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參閱圖1,葉臘石破碎系統用除塵裝置,包括集塵器、出氣管2、引風機4和水除塵器,引風機4設置在出氣管2上。
參閱圖1和圖2,集塵器包括本體11、集塵槽16和連接管15,本體11為上小下大的喇叭形,本體11內設有錐螺旋形的通道12,通道12的內壁底部排列有與通道12相通的排塵道13,每個排塵道13下端均連有排塵管14,每根排塵管14下端均與集塵槽16相連,集塵槽16環繞在本體11下端的外側壁上。
參閱圖1,水除塵器包括水槽34和儲集管35,水槽34的下底面為上大下小的錐形面,儲集管35連接在水槽34下底面的最低點,儲集管35的上部和下部均設有一個儲集管閥門36;為了增加儲集管35的容量,在儲集管35上設置一個梭形的容器37。
本體11的外側壁上端設有通道12的進氣口,本體11的外側壁下端設有通道12的出氣口,連接管15兩端分別為輸氣端和用於吸收灰塵的集氣端,本體11下端朝向落料口,連接管15的輸氣端與通道12的進氣口相連,且連接管15的集氣端密封連接在本體11的上端,即連接管15通過本體11朝向落料口;出氣管2的一端與通道12的出氣口相連,出氣管2的另一端通向水槽34內。
工作時,使本體11對準落料口,啟動引風機4,帶灰塵的空氣通過本體11進入連接管15,通過連接管15進入通道12,灰塵在通道12內螺旋上升,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密度比空氣大的灰塵顆粒會被甩到通道12的側壁上,在側壁摩擦阻力的作用下,灰塵落在通道12的底部,灰塵沿著底部緩慢移動至排塵道13時,灰塵落入排塵道13中,落入排塵道13的灰塵,會經過排塵管14落入集塵槽16內,經過通道12第一次除塵後的空氣通過通道12的出氣口進入出氣管2,通過出氣管2進入到水槽34內,氣體經過水的處理得到無塵空氣,氣體中的灰塵被水吸收,當灰塵在水中達到一定的量時,會形成淤泥,堆積在水槽底部,當淤泥達到一定量時,打開儲集管35上部的儲集管閥門36,使淤泥進入到儲集管35內,當儲集管35內填滿淤泥時,關閉儲集管35上部的儲集管閥門36,打開儲集管35下部的儲集管閥門36,從而將淤泥排出。
本實施例中,為了將集塵槽16內的灰塵取出,在集塵槽16的底部設有多個排塵的閥門。
實施例二:
參閱圖3和圖4,葉臘石破碎系統用除塵裝置,包括集塵器、出氣管2、引風機4、水除塵器和集塵罩5,引風機4設置在出氣管2上;
參閱圖3和圖4,集塵器包括本體11、集塵槽16和連接管15,本體11為圓柱形且開設有開口向上的腔體111,本體11內設有圓柱螺旋形的通道12,通道12的內壁上排列有與通道12相通的排塵道13,每個排塵道13下端均連有排塵管14,每根排塵管14下端均與集塵槽16相連,集塵槽16環繞在本體11下端的外側壁上;
參閱圖3,通道12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進氣口設置在本體11的外側壁下端,出氣口設置在本體11的上端;連接管15兩端分別為輸氣端和用於吸收灰塵的集氣端,連接管15的輸氣端與通道12的進氣口相連,連接管15的集氣端與集塵罩5相連,連接管15通過集塵罩5朝向落料口。
參閱圖3,水除塵器包括集漿管31和設置在腔體111內的水32;集漿管31設置在本體11的底部且與腔體111相通,集漿管31的上部和下部均設有一個排漿閥門33;腔體111的底部傾斜設置,集漿管31設置在本體11底部的最低點。
出氣管2一端與通道12的出氣口相連,出氣管2的另一端通向水32內。
工作時,使集塵罩5對準落料口,啟動引風機4,帶灰塵的空氣通過集塵罩5進入連接管15,通過連接管15進入通道12,灰塵在通道12內螺旋上升,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密度比空氣大的灰塵顆粒會被甩到通道12的側壁上,在側壁摩擦阻力的作用下,灰塵落在通道12的底部,灰塵沿著底部緩慢移動至排塵道13的入口時,灰塵落入排塵道13中,落入排塵道13的灰塵,會經過排塵管14落入集塵槽16內,經過通道12第一次除塵後的空氣通過通道12的出氣口進入出氣管2,通過出氣管2進入到水32內,氣體經過水的處理得到無塵空氣,氣體中的灰塵被水吸收,當灰塵在水中達到一定的量時,會形成淤泥,堆積在水槽底部,當淤泥達到一定量時,打開集漿管31上部的排漿閥門33,使淤泥進入到集漿管31內,當集漿管31內填滿淤泥時,關閉集漿管31上部的排漿閥門33,打開集漿管31下部的排漿閥門33,從而將淤泥排出。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將集塵槽16內的灰塵取出,在集塵槽16的底部設有多個排塵的閥門。引風機4固定在本體11的上端。
上述兩個實施例中的落料口指的是葉臘石落入到破碎機的位置,也可以替換為破碎機的進料口,即在破碎過程中會冒出大量灰塵的位置均可替代上述落料口。
本發明不僅僅適用於葉臘石的破碎,其它礦石的破碎也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的技術特徵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發明的專利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