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22:40:39 2
專利名稱: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稱重傳感器實際上是一種將質量信號轉變為可測量的電信號輸出的裝置。用傳感器先要考慮傳感器所處的實際工作環境,這點對正確選用稱重傳感器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傳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壽命,乃至整個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稱重傳感器的已經在各種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申請號為200920191282. 2的中國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輸出稱重信號的稱重傳感器,它包括重傳感器,所述重傳感器的信號數據線由重傳感器承重面的中心孔引出。其優點是重傳感器信號數據線引出方位的設計,不僅使稱重傳感器信號數據線的隱蔽布線得以實現,而且確保了稱重傳感器信號數據線的傳輸安全。但是此類傳感器在應用於大噸位稱重力系統的重力檢測中,抗偏載能力較差,因此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現有傳感器在應用於大噸位稱重力系統的重力檢測中,抗偏載能力較差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包括彈性體、套筒和接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線盒固定在套筒的一側,所述的彈性體有兩個,兩個彈性體位於同一軸線上並設置在套筒的上、下兩端,所述的彈性體呈柱形且外周面設置螺紋,彈性體的端部為球面。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壓式傳感器,整體呈柱形,中間胖,上下兩頭瘦,套筒內一部分作為應變區。作為優選,所述的接線盒上連接有防水接頭。作為優選,所述的接線盒上設置接線盒封板。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上下承載點為全螺紋結構,全密封,防水防塵能力強,承載方式為拉式,安裝容易,使用方便,可用於製造各種汽車衡,軌道衡,其他專用衡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彈性體,2套筒,3套筒封板,4接線盒,5接線盒封板,6防水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0015]以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技術,除非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的常規技木;所使用的儀器設備、試劑等,除非是本說明書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研究和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公共途徑獲得的。[0016]實施例I :如圖1、2、3所示的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包括弾性體I、套筒2和接線盒4,所述的接線盒4固定在套筒的ー側,所述的弾性體I有兩個,兩個弾性體I位於同一軸線上並設置在套筒2的上、下兩端,套筒2的兩端設置有套筒封板3以使套筒密封保護其內部的電子元件,所述的弾性體I呈柱形且外周面設置螺紋,弾性體的端部為球面。所述的接線盒4的一側連接有防水接頭6,防水接頭6用於對其內部設置的傳輸電纜的防潮防水。所述的接線盒4的另ー側還設置接線盒封板5,方便傳感器內部元件的安裝盒平時的檢修。弾性體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彈性變形,使粘貼在他表面的電阻應變片(轉換元件)也隨同產生變形,電阻應變片變形後,它的阻值將發生變化(増大或減小),再經相應的測量電路把這ー電阻變化轉換為電信號(電壓或電流),從而完成了將外力變換為電信號的過程。本實用新型的製作エ藝及電路連接部分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累述。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包括彈性體、套筒和接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線盒固定在套筒的一側,所述的彈性體有兩個,兩個彈性體位於同一軸線上並設置在套筒的上、下兩端,所述的彈性體呈柱形且外周面設置螺紋,彈性體的端部為球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線盒上連接有防水接頭。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線盒上設置接線盒封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一種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包括彈性體、套筒和接線盒,所述的接線盒固定在套筒的一側,所述的彈性體有兩個,兩個彈性體位於同一軸線上並設置在套筒的上、下兩端,所述的彈性體呈柱形且外周面設置螺紋,彈性體的端部為球面。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壓式傳感器,整體呈柱形,中間胖,上下兩頭瘦,套筒內一部分作為應變區。本實用新型的鋼製柱式稱重傳感器,上下承載點為全螺紋結構,全密封,防水防塵能力強,承載方式為拉式,安裝容易,使用方便,可用於製造各種汽車衡,軌道衡,其他專用衡器。
文檔編號G01G3/14GK202382830SQ2011205497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丁明翻, 張文柳, 林華燕, 王輝 申請人:寧波博達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