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養殖對蝦用的海水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9:57:59 1
專利名稱:一種人工養殖對蝦用的海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對蝦用的海水,屬於用途發明。
目前,我國漁民養蝦多採用天然海水,由於近些年來海水汙染嚴重,大量汙水包括工業汙水和農業汙水流入海域,使海水資源受到破壞,近海水域內形成了一條汙染帶,海上赤潮時有出現,人工養殖對蝦發病率高,發生了大面積的病毒感染,給養蝦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以往處理海水的方法是在海水中投加藥劑,以殺死海水中的病毒和病菌,這樣固然能把致病的病菌殺滅掉,在一定時間內控制了病害的發生和發展,但是這樣的方法把蝦池中有益的細菌也殺死了,導致蝦池中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受阻,不利於對蝦的生長。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人工養殖對蝦用的海水,屬於應用發明。這裡,本發明所說的海水是指海水及沿海地區的地下鹽水、鹹水。
本發明養蝦用海水是按如下方法提供的使海水經過一個地下滲濾池,一方面利用水中的好氧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機物,另一方面利用地下滲濾池中的濾料除去水中的病毒和病菌。
選取細小的沙子作為濾料,大小不等的石塊作為墊層,其中濾層的厚度為0.2-2m,墊層的厚度在0.5-1.5m的範圍內。
為了提高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可在地下滲濾池中設置曝氣設備。
實施例採用一直徑為6m的地下滲濾池處理遼寧省某地區近海的汙染海水。處理前海水中含有大量病毒和病菌;處理後,水中有害菌類的總量達到了飲用水的標準,鹽度與近海海域的海水接近,PH值為7-8.5,溶解氧為3.5-5mg/l,濁度<5度,完全符合水產養殖對蝦用水的要求。
本發明的特點是提供了一種養殖對蝦專用海水,該海水是指經過一種最為簡單方法處理過的海水,本發明提供的養蝦用海水,水質穩定,不易壞水,不用添加任何藥劑,是理想的海水替代物。
經測定,本發明提供的養殖對蝦專用海水水生物含量少,有害菌類含量達到人飲用水標準,理化指數鹽度含量與近域海水接近±3-4‰,20-23‰.PH值7-8.5溶氧3.5-5mg/l透明度進池後35-50cm水溫進池後逐漸與地表水相同。
養殖期經多次測定,水質穩定,對蝦無病害,無浮頭現象。池水,生物含量,理化指數均在適宜範圍內,養殖期始終保持良好狀態。
生產應用例九四年五畝蝦池試驗生產a、換水情況養殖期用水情況,低標水位0.4m,高標水位1.2m。五月十六日放苗,水位0.4m。五月二十七日-七月二十五日,每天提升水位0.02m。七月三十日-九月二十六日,每八天換水一次,換水量20%。
b、養殖期對蝦生長情況每百尾對蝦平均規格cm
從表上可以看出,對蝦生長情況比較正常,前期增長速度快,後期速度慢些,八月份增長將近4,九月份將近2,可能和餌料有關,前期餵些滷蟲,後期餵配合餌料為主。
c、經濟效益情況五畝地蝦池。五月十六日放苗,九月三十日收蝦。畝放苗量二萬尾,回捕率36.5%,平均體重28尾/斤。
總產對蝦1306.5斤,平均畝產對蝦261.3斤,斤銷價28.5元,總產值37235元,畝產值7447元。
實踐證明,利用本發明的海水人工養殖對蝦,不僅防病害效果明顯,是傳統養蝦模式的突破,是人工養殖對蝦生產領域一項重大革新。解決了養蝦區域小環境汙染程度降低,排汙量減少,海域大環境汙染得到緩解,改善。使人工養殖對蝦步入健康、穩步、持續發展良性循環軌道。
利用本發明的海水人工養殖對蝦,可實現穩產、豐產、高效益,平均畝產達到200-300斤,是完全可行的。
利用本發明的海水人工養蝦模式,突破了用海水養蝦,惡性循環模式,不僅有利於養蝦業,而且保護了海域生態環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情。
利用本發明的海水人工養殖對蝦,工程設施造價,依據九四年試驗生產工程設施造價估算,畝投資約在400元上下,佔畝利潤20%左右,當年投資,當年收回,工程設施使用年限十年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養殖對蝦用的海水,其特徵在於使用地下滲濾池處理海水,並使用該方法處理過的海水人工養殖對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海水是指海水及沿海地區的地下鹽水、成水。
全文摘要
一種人工養殖對蝦用的海水,其特徵在於使用地下滲濾池處理海水,並使用該方法處理過的海水人工養殖對蝦。所說的海水是指海水及沿海地區的地下鹽水、鹹水。
文檔編號A01K61/00GK1117341SQ9510494
公開日1996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1995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1995年5月12日
發明者辛國魁, 宋世奎, 宋吉生 申請人:辛國魁, 宋世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