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機油泵的長軸泵蓋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0:09:5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油泵的配件,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機油泵的長軸泵蓋,具體用於齒輪機油泵。
背景技術:
為了適應發動機的外部結構,與發動機配套的機油泵的傳動軸需要做的很長,為了使機油泵能夠穩定地安裝在發動機上,並使機油泵能夠穩定地工作,就需要在機油泵的泵蓋上設置用於安裝機油泵傳動軸的護套,但是目前的護套結構複雜,體積較大,不但需要較大的安裝空間,且維護不便,為了保證機油泵能夠穩定地工作,需要一種新的泵蓋來滿足上述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於機油泵的長軸泵蓋,該長軸泵蓋的結構小巧,維護方便,能夠滿足需要,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於機油泵的長軸泵蓋,其包括一軸筒,在軸筒的一端設置有安裝部,在另一端設置有蓋板,在軸筒內設置有主動軸軸孔,主動軸軸孔分為上端部、中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中端部的內徑大於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內徑,所述上端部的內徑和下端部的內徑相同;所述蓋板沿軸筒的徑向延伸而成,在蓋板上設置有從動軸軸孔和第一安裝孔;所述安裝部呈平板狀,安裝部沿軸筒的徑向延伸而成,在安裝部上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蓋板具有一安裝面,該安裝面垂直於所述主動軸軸孔的軸線;所述從動軸軸孔的軸線平行於主動軸軸孔的軸線;在泵蓋的安裝面上設置有進油槽和出油槽。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可有效地縮小機油泵的體積。
進一步,所述進油槽沿泵蓋的安裝面延伸到主動軸軸孔和從動軸軸孔。將進油槽延伸到主動軸軸孔和從動軸軸孔後,進入到機油泵內部的機油會進油槽滲入到主動軸軸孔和從動軸軸孔內,在主動軸與主動軸軸孔以及從動軸與從動軸軸孔之間形成油膜,降低摩擦力,減少摩擦,延長機油泵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在主動軸軸孔的中端部的側壁上開設通孔,該通孔為長圓孔並沿主動軸軸孔的軸線方向延伸。開設通孔後,一方面降低了長軸泵蓋的重量,有利於降低長軸泵蓋的製造成本,另一方面可方便地處理主動軸軸孔內壁上附著的異物。
進一步,軸筒的遠離蓋板的一端向遠離蓋板的方向延伸並形成軸筒端頭,軸筒端頭的端面超過安裝部的遠離蓋板一端的端面。設置軸筒端頭後,可將軸筒端頭加工成定位端,在將機油泵安裝到發動機上時,該定位端可用於對機油泵的安裝位置進行精確定位,保證機油泵功能的正常發揮。
進一步,在蓋板上還設置有銷孔。該銷孔用於與泵體進行定位,在泵體上開設有相應的銷孔,設置銷孔後,在組裝機油泵的過程中,在將本申請中的長軸泵蓋安放到泵體上後,首先將銷釘插入到銷孔中,將長軸泵蓋與泵體的相對位置固定,然後在安裝緊固螺栓,可有效地避免在旋緊緊固螺栓時,長軸泵蓋與泵體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硬性機油泵的組裝質量。
進一步,所述軸筒、蓋板和安裝部為一體式結構。採用一體式結構,可有效地減少各個部件之間的安裝面的設置,不但有利於提高長軸泵蓋的製作精度,還可降低製作費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俯視圖。
圖3是圖2中A-A向的剖面圖。
圖4是圖1中B向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閱圖1~圖4,一種用於機油泵的長軸泵蓋1,其包括一軸筒20,在軸筒的一端設置有安裝部30,在另一端設置有蓋板10,在軸筒20內設置有主動軸軸孔40,主動軸軸孔40分為上端部43、中端部42和下端部41,所述中端部42的內徑大於上端部43和下端部41的內徑,所述上端部的內徑和下端部的內徑相同;所述蓋板10沿軸筒20的徑向延伸而成,在蓋板上設置有從動軸軸孔12和第一安裝孔11;所述安裝部30呈平板狀,安裝部沿軸筒的徑向延伸而成,在安裝部上設置有第二安裝孔32,所述蓋板10具有一安裝面18,該安裝面垂直於所述主動軸軸孔的軸線;所述從動軸軸孔的軸線平行於主動軸軸孔的軸線;在泵蓋的安裝面上設置有進油槽15和出油槽16。
本實施例中,安裝部上設置有兩個第二安裝孔32,兩個第二安裝孔均位於軸筒的同一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油槽沿泵蓋的安裝面延伸到主動軸軸孔和從動軸軸孔。
在主動軸軸孔的中端部的側壁上開設通孔44,該通孔為長圓孔並沿主動軸軸孔的軸線方向延伸。
軸筒40的遠離蓋板10的一端向遠離蓋板的方向延伸並形成軸筒端頭45,軸筒端頭45的端面46超過安裝部的遠離蓋板一端的端面311。
在蓋板上還設置有銷孔14,本實施例中設置了兩個銷孔14,分列於蓋板的兩側,在蓋板的與安裝面18相反的面上設置有加強肋17。
本實施例中,所述軸筒、蓋板和安裝部為一體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