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強度前橫梁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6:51:09 2
專利名稱:一種高強度前橫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吸能前橫梁。
背景技術:
對於乘用車輛前橫梁,多採用內板2和外板1構成的雙層薄板結構,其結構如附圖 4、附圖5及附圖6所示,這種內外板結構由內板2和外板1通過衝壓或鉚接工藝結合而成, 彎折的內板和外板之間形成空腔以增加強度;這種結構的前橫梁有一定的剛度,在正面碰 撞時可有效地吸收和傳輸能量,提高了整車的安全性能;但這種雙層鋼板結構,其總重量較 大,既增加了製作材料成本,又影響汽車整車輕量化效果;另外,兩層的板式結構也使生產 工序較多,從而增加了生產過程控制環節和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強度前橫梁,其採用單板結構,可有效地減輕 前橫梁整體重量而實現輕量化,並可簡化其生產工序節約生產製造成本。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高強度前 橫梁,包括弧形的前橫梁本體,所述的前橫梁本體系由鋼板經一次衝壓成型的單體結構,其 厚度為2-3mm。對於前橫梁,汽車的正碰中的碰撞性能為其主要性能指標;對於本結構的單 體前橫梁,在經過CAE模擬分析汽車碰撞效果時,使用本結構前橫梁的汽車,在正碰中比採 用雙層薄板結構前橫梁的碰撞性能有了更大的提高,同時其整體重量較雙層薄板結構的前 橫梁得到較大幅度的降低,從而提高了汽車整車的輕量化效果。為在保證整車正碰性能的同時,儘可能地提高整車輕量化效果,作為優選,衝壓前 橫梁本體的鋼板厚度為2. 5mm。提高前橫梁的剛度有利於提升正碰性能,作為優選,所述的前橫梁本體中部在向 兩端延伸方向上分別設有條形的凹槽;前橫梁本體兩側緣彎折使其橫截面中段呈凸起狀。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不但簡化了製造工藝、易於生產管理,還降低了製作 材料成本,尤其是提高了整車的安全性能和輕量化效果。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前橫梁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的側 視圖;附圖3是附圖1的俯視圖;附圖4是改進前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附圖4的側視圖; 附圖6是附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前橫梁,如附圖1、附圖2、附圖3所示,其包括弧 形的前橫梁本體1 ;前橫梁本體1系由厚度為2. 5mml500MPa高強度鋼板經加熱——衝壓成型——淬火——雷射切孔、切邊等工藝處理而成型的單板式一體結構。前橫梁本體1中部在向兩端延伸方向上分別設有條形的凹槽3 ;前橫梁本體1兩 側緣彎折使其橫截面中段呈凸起狀。試驗證明,前橫梁使用2.5mm板厚的1500MPa高強度鋼板直接熱壓成型的這種結 構,替換原先的以1. 8mm板厚的B340/590DP雙相高強度鋼衝壓而成的前橫梁內板和前橫梁 外板組合而成的雙層組合結構,新的前橫梁在經過CAE模擬分析汽車碰撞效果時汽車的正 碰效果比原來的碰撞性能有了更大的提高,同時重量較原始的前橫梁降低了 30%以上。
權利要求一種高強度前橫梁,包括弧形的前橫梁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橫梁本體(1)系由鋼板經一次衝壓成型的單體結構,其厚度為2 3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前橫梁,其特徵在於衝壓前橫梁本體(1)的鋼板 厚度為2. 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前橫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橫梁本體(1) 中部在向兩端延伸方向上分別設有條形的凹槽(3);前橫梁本體(1)兩側緣彎折使其橫截 面中段呈凸起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前橫梁,其弧形的前橫梁本體採用鋼板經一次衝壓成型的單體結構,其厚度為2-3mm。這種單板結構,可有效地減輕前橫梁整體重量而實現輕量化,並可簡化其生產工序節約生產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B60R19/02GK201703334SQ20102014049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5日
發明者劉強, 曾紹連, 楊健, 謝汶樺, 趙福全, 金建偉, 馬芳武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