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滑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4:13:34 3
本發明涉及一種遊戲控制器。
背景技術:
遊戲手柄是一種常見電子遊戲機的部件,通過操縱其按鈕等,實現對遊戲虛擬角色的控制。早期的遊戲手柄通過十字方向鍵(D-Pad)進行方向控制,通過功能按鍵(ABXY)發出動作指令。隨著遊戲設備硬體的升級換代,現代遊戲手柄又增加了類比搖杆(控制方向及視角)。類比搖杆能通過搖杆的晃動輸入控制信號,其輸入信號可以實現360°可控。無論在控制精度、控制便利性還是控制邏輯方面,類比搖杆均優於十字方向鍵。
在使用類比搖杆時,通常由操作者的拇指按住類比搖杆頂部,然後推動類比搖杆以實現控制信號的輸入。然而,在長時間操作過程中,拇指排出的汗液使得拇指與類比搖杆頂部之間產生打滑,導致操作不便。同時現有的類比搖杆長度固定,無法使用不用大小的拇指進行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滑控制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防滑控制器,包括搖杆帽、連杆、電熱絲和電池;搖杆帽的頂部和底部為平面,搖杆帽內開設有第一水平通孔,第一水平通孔的兩端從均與外部空間連通,搖杆帽內還開設有第二水平通孔,第二水平通孔的兩端從均與外部空間連通,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相互交叉,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搖杆帽頂部開設有多個與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連通的垂直小孔;連杆包括旋轉段和固定段,旋轉段的底部設置有外螺紋,固定段為圓筒狀,固定段內設置有內螺紋,旋轉段的底部與固定段螺紋連接;連杆垂直設置,旋轉段的頂部與搖杆帽的底部中心連接;電熱絲和電池設置於搖杆帽的底部,電熱絲的兩端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
本發明在工作過程中,拇指產生的汗液通過垂直小孔流入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空氣流過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同時電池驅動電熱絲髮熱,使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中的汗液快速蒸發,從而避免汗液在拇指與搖杆帽頂部之間聚集導致的打滑。
轉動旋轉段,通過旋轉段和固定段的螺紋配合,能夠實現連杆長度的調節,從而適應不同大小的拇指進行操作。
進一步的,還包括螺套,螺套設置於所述搖杆帽的底部中心,所述旋轉段的頂部設置有外螺紋,旋轉段的頂部通過螺套與所述搖杆帽的底部螺紋連接。
旋轉段的頂部通過螺套與搖杆帽的底部螺紋連接,使得搖杆帽可以被取下,從而對搖杆帽進行清洗。
進一步的,所述垂直小孔的直徑為0.5mm。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搖杆帽的頂部邊緣處的圓環凸起。
設置圓環凸起,限制拇指與搖杆帽的相對運動,使得推動搖杆帽的過程中,拇指不易滑出搖杆帽頂部,增加了工作可靠性。
進一步的,所述圓環凸起的高度為1.5mm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於:
1.本發明在工作過程中,拇指產生的汗液通過垂直小孔流入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空氣流過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同時電池驅動電熱絲髮熱,使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中的汗液快速蒸發,從而避免汗液在拇指與搖杆帽頂部之間聚集導致的打滑。
2.轉動旋轉段,通過旋轉段和固定段的螺紋配合,能夠實現連杆長度的調節,從而適應不同大小的拇指進行操作。
3.旋轉段的頂部通過螺套與搖杆帽的底部螺紋連接,使得搖杆帽可以被取下,從而對搖杆帽進行清洗。
4.設置圓環凸起,限制拇指與搖杆帽的相對運動,使得推動搖杆帽的過程中,拇指不易滑出搖杆帽頂部,增加了工作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下面將對描述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圖作簡單的說明。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下面的附圖,得到其它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搖杆帽,2-連杆,3-螺套,4-圓環凸起,101-第一水平通孔,102-第二水平通孔,103-垂直小孔,5-電熱絲,6-電池,201-旋轉段,202-固定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而易見的,下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於本發明記載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實施例,均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內。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防滑控制器,包括搖杆帽1、連杆2、電熱絲5和電池6;搖杆帽1的頂部和底部為平面,搖杆帽1內開設有第一水平通孔101,第一水平通孔101的兩端從均與外部空間連通,搖杆帽1內還開設有第二水平通孔102,第二水平通孔102的兩端從均與外部空間連通,第一水平通孔101和第二水平通孔102相互交叉,第一水平通孔101和第二水平通孔102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搖杆帽1頂部開設有多個與第一水平通孔101和第二水平通孔102連通的垂直小孔103;連杆2包括旋轉段201和固定段202,旋轉段201的底部設置有外螺紋,固定段202為圓筒狀,固定段202內設置有內螺紋,旋轉段201的底部與固定段202螺紋連接;連杆2垂直設置,旋轉段201的頂部與搖杆帽1的底部中心連接;電熱絲5和電池6設置於搖杆帽1的底部,電熱絲5的兩端分別與電池6的正極和負極連接。
在工作過程中,拇指產生的汗液通過垂直小孔103流入第一水平通孔101和第二水平通孔102,空氣流過第一水平通孔101和第二水平通孔102,同時電池6驅動電熱絲5發熱,使第一水平通孔101和第二水平通孔102中的汗液快速蒸發,從而避免汗液在拇指與搖杆帽1頂部之間聚集導致的打滑。
轉動旋轉段201,通過旋轉段201和固定段202的螺紋配合,能夠實現連杆2長度的調節,從而適應不同大小的拇指進行操作。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還包括螺套3,螺套3設置於所述搖杆帽1的底部中心,所述旋轉段201的頂部設置有外螺紋,旋轉段201的頂部通過螺套3與所述搖杆帽1的底部螺紋連接。
旋轉段201的頂部通過螺套3與搖杆帽1的底部螺紋連接,使得搖杆帽1可以被取下,從而對搖杆帽1進行清洗。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垂直小孔103的直徑為0.5mm。
實施例4: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搖杆帽1的頂部邊緣處的圓環凸起4。
設置圓環凸起4,限制拇指與搖杆帽1的相對運動,使得推動搖杆帽1的過程中,拇指不易滑出搖杆帽1頂部,增加了工作可靠性。
實施例5: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所述圓環凸起4的高度為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