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23:27:14 1
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包括:中空的電梯主體及設置在電梯主體內的轎廂、驅動系統;電梯主體包括均為中空的水平電梯體、兩垂直電梯體,水平電梯體連接在兩垂直電梯體的上部之間並與兩垂直電梯體相通;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源以及兩曳引條圈,兩曳引條圈分別可轉動地設於電梯主體內的左右兩側並分別與轎廂的左右兩側連接,曳引條圈沿從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到水平電梯體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布置,驅動源同步驅動連接兩曳引條圈。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可做升降和平移的「Π」形線路的運送,使行人可乘電梯從空中跨過馬路,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專利說明】垂直升降跨路電梯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電設備,尤其是用於人員、貨物跨越障礙的運輸設備,尤其 涉及垂直升降跨路電梯。
【背景技術】
[0002] 過街天橋是現代化都市中協助行人穿過道路的一種建築,修建過街天橋可以使穿 越道路的行人和道路上的車輛實現完全的分離,保證交通的通暢和行人的安全。但老、弱、 病、殘或孕婦人士在行走過街天橋時就會產生不便。
[0003] 另外,公知的帶有轎廂的電梯只用於垂直或近似垂直運送人員和貨物,電梯導軌 是直線,僅垂直或近垂直鋪設,一般稱為"垂直電梯",只能作垂直升降,即直線往返運動,不 能用於水平運送。另外,現有曳引電梯的轎廂懸掛在曳引繩上,存在曳引繩斷裂轎廂墜落的 危險;此外,現有電梯的自動開閉門驅動機構設在轎門上,由轎門開閉帶動站門開閉,也可 能給乘客帶來安全隱患。
[0004] 目前,公知的有轎廂的電梯只用於一個方向返復運動運送人員和貨物,用於垂直 運行的電梯就不能水平運行,用於水平運行的電梯就不能垂直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可做升降和平 移的"n ":形線路的運送,使行人可乘電梯從空中跨過馬路,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0006] -種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包括:中空的電梯主體及設置在電梯主體內的轎廂、驅動 系統;電梯主體包括均為中空的水平電梯體、兩垂直電梯體,水平電梯體連接在兩垂直電梯 體的上部之間並與兩垂直電梯體相通;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源以及兩曳引條圈,兩曳引條圈 分別可轉動地設於電梯主體內的左右兩側並分別與轎廂的左右兩側連接,曳引條圈沿從其 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到水平電梯體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布置,驅動源同步驅動 連接兩曳引條圈。
[0007] 其中,驅動源設有與兩曳引條圈分別對應的兩曳引輪,兩個曳引輪分別相應地位 於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左右兩側;驅動系統還包括與兩曳引條圈分別對應的 兩組驅動輔助組件,兩組驅動輔助組件分別相應地設於電梯主體內的左右兩側;每驅動輔 助組件包括張緊輪裝置、第一導輪、第二導輪、第三導輪、第四導輪,張緊輪裝置設有張緊輪 及彈簧和重塊;第一導輪、第二導輪轉動地設於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上部,第一導 輪高於第二導輪;第三導輪、第四導輪轉動地設於在所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上部,第三導 輪高於第四導輪;第二導輪沿水平電梯體與第四導輪水平相對;張緊輪裝置設置在所述另 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曳引條圈套在與其對應的曳引輪、第一導輪、第三導輪、張緊輪裝 置的張緊輪上並抵靠在與其對應的第二導輪、第四導輪上。
[0008] 其中,所述轎廂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可轉動的連繩器,轎廂通過連繩器與曳引條 圈連接。
[0009] 其中,所述驅動源包括設置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的曳引機、動力分 解裝置、兩曳引輪,動力分解裝置包括主動鏈輪、主動鏈條、第一輪軸、從動鏈條、從動鏈輪、 第二輪軸,曳引機設於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一側,第一輪軸轉動地設於所述其中 一個垂直電梯體內,主動鏈輪與其中一個曳引輪均固定在曳引機的主軸上,主動鏈輪通過 主動鏈條與第一輪軸的一端傳動連接,第一輪軸的另一端通過從動鏈條與從動鏈輪傳動連 接,從動鏈輪與另一個曳引輪均固定在第二輪軸上,第二輪軸轉動地設於所述其中一個垂 直電梯體的另一側;驅動源通過兩曳引輪同步驅動連接兩曳引條圈。
[0010] 其中,水平電梯體內設有水平支撐軌道,轎廂的底部設有用於與水平支撐軌道配 合的滾輪。
[0011] 其中,垂直升降跨路電梯還包括分別對應設於兩垂直電梯體內的兩組升降輔助組 件,每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升降平臺、對重塊、對重繩及與所述對重繩相應的對重繩導輪, 對重繩導輪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的上部,對重塊通過對重繩連接升降平臺,對重繩懸掛 在相應的對重繩導輪上。
[0012] 其中,每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一組對重塊及四組對重繩,對重塊位於升降平臺的 一側,對重塊通過四組對重繩分別對應連接升降平臺的四個角。
[0013] 其中,升降平臺的上端面設有水平定位軌道。
[0014] 其中,所述轎廂包括廂體、兩轎門及與每一轎門對應的自鎖裝置,兩轎門分別對應 設於廂體的前後兩側;兩所述垂直電梯體分別設有站門及用於驅動站門、轎門做開閉工作 的開閉門裝置。
[0015]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6] 1、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在電梯主體內通過驅動系統同步驅動兩曳引條 圈轉動,從而帶動轎廂在電梯主體內做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動,實現" n "形線路的運送,使行 人可乘電梯從空中跨過馬路,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可緩解馬路交通擁堵,且特別方 便老、弱、病、殘人士過馬路;而且,通過分置在轎廂兩旁的兩曳引條圈,使得在轎廂運動從 垂直方向轉換為水平方向或從水平方向轉換為垂直方向時,可避免曳引條圈與轎廂發生幹 涉。
[0017] 2、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進一步描述了驅動源驅動兩曳引條圈的具體結 構,該結構簡單可靠。
[0018] 3、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在轎廂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可轉動的連繩器,使 得轎廂進行運動時可以在第二導輪、第四導輪上進行穩定的過渡。
[0019] 4、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通過設置動力分解裝置,使得曳引機可以同時驅 動兩曳引輪,又可以繞開轎廂,轎廂的下降空間不受驅動源的布置所影響。
[0020] 5、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通過設置水平支撐軌道,使得轎廂在水平電梯體 內可以在水平支撐軌道上移動,轎廂的移動更穩定,也減少了曳引條圈的受力,從而減少了 相關部件的受力,起到保護作用。
[0021] 6、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在垂直升降過程提供由對重塊驅動的升降平臺 對轎廂進行支撐,使得轎廂的垂直升降穩定,而且升降輔助組件與驅動系統、轎廂相分離, 也沒參與水平運動過程,相對獨立。
[0022] 7、在本實用新型垂直升降跨路電梯中,升降平臺的上端四個角均通過對重繩分 別連接同一組對重塊,這樣能使轎廂在進入升降平臺的過程中,升降平臺不易產生傾斜或 抖動,使轎廂保持平穩,在曳引條圈發生斷裂時,也能使轎廂保持平衡升降且不出現自由墜 落。
[0023] 8、本方案通過在升降平臺設置水平定位軌道,可以轎廂在升降平臺與水平電梯體 之間的過渡比較通暢穩定,另外在轎廂升降過程,水平定位軌道對轎廂又起定位作用,使得 轎廂的升降更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為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左側角度示意圖;
[0025] 圖2為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俯視角度示意圖;
[0026]圖3為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在前的垂直電梯體的內部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在後的垂直電梯體的內部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8] 圖5為轎廂的左側角度示意圖;
[0029] 圖6為轎廂的前面角度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為了便於描述,以圖2中A所指示的方向為左,與其相反的方向為右;以圖2中B 所指示的方向為前,與其相反的方向為後。
[0031] 如圖1到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包括:中空的電梯主體100, 其包括均為中空的水平電梯體3、兩垂直電梯體1、2,水平電梯體3連接在兩垂直電梯體1、 2的上部之間並與兩垂直電梯體1、2相通;設置在電梯主體100內的轎廂4 ;以及將轎廂4 在電梯主體100內來回輸送的驅動系統。
[0032] 其中,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源以及兩曳引條圈54a、54b,兩曳引條圈54a、54b分別可 轉動地設於電梯主體100內的左右兩側並分別與轎廂4的左右兩側連接,兩曳引條圈54a、 54b分別沿從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到水平電梯體3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布 置,驅動源同步驅動連接兩曳引條圈54a、54b。
[0033] 上述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在電梯主體100內通過驅動系統同步驅動兩曳引條圈 54a、54b轉動,從而帶動轎廂4在電梯主體100內做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動,實現"n "形(禿 寶蓋形)線路的運送,使行人可乘電梯從空中跨過馬路,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可緩解 馬路交通擁堵,且特別方便老、弱、病、殘人士過馬路;而且,通過分置在轎廂4兩旁的兩曳 引條圈54a、54b,使得在轎廂4運動從垂直方向轉換為水平方向或從水平方向轉換為垂直 方向時,可避免曳引條圈與轎廂4發生幹涉。
[0034] 在本文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兩曳引條圈54a、54b均為曳引繩圈;但在實際應用中, 單從輸送轎廂的角度考慮,兩曳引條圈可以採用曳引鏈條圈,當然,與曳引鏈條圈相應的 "在電梯主體內的固定結構"和"驅動源的具體結構"就不同於使用曳引繩圈的具體情況。
[0035]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案中,結合圖1至圖4,驅動源設有與兩曳引條圈54a、54b分別 對應的兩曳引輪531、532,兩個曳引輪531、532分別相應地位於在垂直電梯體1的下部左右 兩側;驅動系統還包括與兩曳引條圈54a、54b分別對應的兩組驅動輔助組件,兩組驅動輔 助組件分別相應地設於電梯主體100內的左右兩側。與曳引條圈54a對應的驅動輔助組件 包括張緊輪裝置55a、第一導輪56c、第二導輪56a、第三導輪56d、第四導輪56b,張緊輪裝置 55a設有張緊輪、彈簧和重塊;第一導輪56c、第二導輪56a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1的上部 左側,第一導輪56c位於第二導輪56a的前上方;第三導輪56d、第四導輪56b轉動地設於 在垂直電梯體2的上部左側,第三導輪56d位於第四導輪56b的後上方;第一導輪56c、第 二導輪56a沿水平電梯體3分別對應與第三導輪56d、第四導輪56b水平相對;張緊輪裝置 55a設置在垂直電梯體2的下部左側;曳引條圈54a套在與曳引輪531、第一導輪56c、第三 導輪56d、張緊輪裝置55a的張緊輪上並抵靠在第二導輪56a、第四導輪56b上。
[0036] 與曳引條圈54b對應的驅動輔助組件包括張緊輪裝置55b、第一導輪56g、第二導 輪56e、第三導輪56h、第四導輪56f,張緊輪裝置55b設有張緊輪、彈簧和重塊;第一導輪 56g、第二導輪56e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1的上部右側,第一導輪56g位於第二導輪56e 的前上方;第三導輪56h、第四導輪56f轉動地設於在垂直電梯體2的上部右側,第三導輪 56h位於第四導輪56f?的後上方;第一導輪56g、第二導輪56e沿水平電梯體3分別對應與 第三導輪56h、第四導輪56f水平相對;張緊輪裝置55b設置在垂直電梯體2的下部右側; 曳引條圈54b套在與曳引輪532、第一導輪56g、第三導輪56h、張緊輪裝置55b的張緊輪上 並抵靠在第二導輪56e、第四導輪56f上。
[0037] 本方案描述了驅動源驅動兩曳引條圈54a、54b的具體結構,該結構簡單可靠。
[0038]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案中,結合圖1至圖6,轎廂4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可轉動的連 繩器44a、44b,轎廂4通過兩連繩器44a、44b分別與兩曳引條圈54a、54b連接。本方案通過 設置兩連繩器44a、44b,使得轎廂4進行運動時可以在第二導輪56a、第四導輪56b、第二導 輪56e、第四導輪56f上進行穩定的過渡。
[0039]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案中,結合圖1至圖4,驅動源包括設置在垂直電梯體1的下部 的曳引機51、動力分解裝置52、兩曳引輪(531、532),動力分解裝置52包括主動鏈輪521、 主動鏈條522、第一輪軸523、從動鏈條524、從動鏈輪525、第二輪軸526,曳引機51設於垂 直電梯體1的左側,第一輪軸523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1內,主動鏈輪521與曳引輪531 均固定在曳引機51的主軸上,主動鏈輪521通過主動鏈條522與第一輪軸523的左端傳動 連接,第一輪軸523的右端通過從動鏈條524與從動鏈輪525傳動連接,從動鏈輪525與曳 引輪532均固定在第二輪軸526上,第二輪軸526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1的右側。本方 案通過設置動力分解裝置52,使得曳引機51可以同時驅動兩曳引輪531、532,又可以繞開 轎廂4,轎廂4的下降空間不受驅動源的布置所影響。
[0040]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案中,水平電梯體3內設有水平支撐軌道31,水平支撐軌道31 由兩條導軌31a、31b構成,轎廂4的底部設有用於與水平支撐軌道31配合的四個滾輪。在 圖5和圖6中,其中三個滾輪的標號分別為43a、43b、43c,另一個滾輪未在圖中顯不。本方 案通過設置水平支撐軌道31,使得轎廂4在水平電梯體3內可以在水平支撐軌道31上移 動,轎廂4的移動更穩定,也減少了兩曳引條圈54a、54b的受:力,從而減少了相關部件的受: 力,起到保護作用。
[0041]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案中,結合圖1至圖4,垂直升降跨路電梯還包括分別對應設於 兩垂直電梯體1、2內的兩組升降輔助組件。
[0042] 設於兩垂直電梯體1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升降平臺6a、對重塊631、對重繩641、對 重繩642、與對重繩641對應的對重繩導輪651、652、與對重繩642對應的對重繩導輪653 ; 對重繩導輪651、對重繩導輪652水平並排並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1的上部左右兩側,對 重塊631位於升降平臺6a的右側,對重塊631通過對重繩641連接升降平臺6a的左側兩 個角,對重繩641懸掛在對重繩導輪651、對重繩導輪652上;對重繩導輪653轉動地設於 垂直電梯體1的右側上部,對重塊631通過對重繩642連接升降平臺6a的右側兩個角,對 重繩642懸掛在對重繩導輪653上。
[0043] 設於兩垂直電梯體2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升降平臺6b、對重塊632、對重繩643、 對重繩644、對重繩導輪654、對重繩導輪655、對重繩導輪656 ;對重繩導輪654、對重繩導 輪655水平並排並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2的上部左右兩側,對重塊632位於升降平臺6b 的右側,對重塊632通過對重繩643連接升降平臺6b的左側兩個角,對重繩643懸掛在對 重繩導輪654、對重繩導輪655上;對重繩導輪656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2的右側上部, 對重塊632通過對重繩644連接升降平臺6b的右側兩個角,對重繩644懸掛在對重繩導輪 656 上。
[0044] 本方案在垂直升降過程在每個垂直電梯體(1或2)中均提供由一塊對重塊驅動的 升降平臺對轎廂4進行支撐,使得轎廂4的垂直升降穩定;而且升降輔助組件與驅動系統、 轎廂4相分離,也沒參與水平運動過程,相對獨立,在兩曳引條圈54a、54b發生斷裂時,也能 使轎廂4保持平衡升降且不出現自由墜落。當轎廂4不在垂直電梯體(1或2)中時,在垂 直電梯體(1或2)中的對重塊作用下,升降平臺處於頂點位置,此時,升降平臺與水平電梯 體3相對。
[0045] 其中,設於兩垂直電梯體1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一組對重塊631、兩組對重繩641、 兩組對重繩642,對重塊631位於升降平臺6a的右側,對重塊631通過兩組對重繩641、兩 組對重繩642分別對應連接升降平臺6a的左側兩個角、右側兩個角。設於兩垂直電梯體2 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一組對重塊632、兩組對重繩643、兩組對重繩644,對重塊631位於升 降平臺6b的右側,對重塊632通過兩組對重繩643、兩組對重繩644分別對應連接升降平臺 6b的左側兩個角、右側兩個角。
[0046] 本方案具體了每升降輔助組件中與每個對重塊對應的對重繩的組數量,升降平臺 左右兩側的兩個角均通過兩組對重繩分別連接同一組對重塊,這樣能使轎廂在進入升降平 臺的過程中,升降平臺不易產生傾斜或抖動。
[0047] 其中一個實施方案中,升降平臺6a的上端面、升降平臺6b的上端面均設有與水平 電梯體3的水平支撐軌道31對應的水平定位軌道62,水平定位軌道62由兩條導軌62a、62b 構成。升降平臺6a或6b處於頂點位置,此時,升降平臺6a或6b上的水平定位軌道62與 水平電梯體3的水平支撐軌道31處於同一平面並對位相應;因此,本方案通過在升降平臺 6a、6b均設置水平定位軌道62,可以使轎廂4在升降平臺6a、6b與水平電梯體3之間的過 渡比較通暢穩定,另外在轎廂4升降過程,水平定位軌道62對轎廂4又起定位作用,使得轎 廂4的升降更穩定。
[0048] 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包括用於控制電梯運行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曳引機51。
[0049] 通常,控制系統由控制器71、限位開關、限速開關、傳感器、電梯站按鈕、轎廂按鈕 等(圖中只標出控制器,其他電路元部件未標出)組成。當然,控制系統也可以根據實際情 況進行改動或擴充。
[0050] 轎廂4具體包括廂體41,廂體41的前後兩側分別對應設有轎門45a、45b及與轎門 45a、45b分別對應的自鎖裝置42a、42b,廂體41的左右兩側分別對應設有上述連繩器44a、 44b,廂體41的底部設有上述滾輪43a、43b、43c、43d。兩垂直電梯體1、2分別對應設有站門 81、82及用於驅動站門(81、82)、轎門45 &、4513做開閉工作的開閉門裝置。自鎖裝置、開閉 門裝置受控制系統控制。
[0051] 當其中一個站門81或82)開啟或關閉時,相應的自鎖裝置(42a或42b)和開閉 門裝置會接收到開啟或關閉的信號,相應的自鎖裝置(42a或42b)進行自動解鎖或自動鎖 定,同時,開閉門裝置驅動相應的站門(81或82)、轎門(45a或45b)同時開啟或關閉。轎 門45a、45b不設開閉門裝置,設置自鎖裝置,使得轎門45a、45b不得從轎廂4內打開,以防 止轎門45a、45b中途意外打開。
[0052] 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工作原理包括原理相同的兩個過程:轎廂4從垂直電梯體1 移至垂直電梯體2的過程與轎廂4從垂直電梯體2移至垂直電梯體1的過程。在此以轎廂 4從垂直電梯體1移至垂直電梯體2的過程為例描述垂直升降跨路電梯的工作原理,具體如 下:首先,當控制系統通過驅動開閉門裝置和自鎖裝置來關閉站門81、82、轎門45a、45b後, 曳引機51按控制系統的指令起動,通過兩曳引輪531、532驅動兩曳引條圈54a、54b轉動, 拉動轎廂4向上運動,同時,垂直電梯體1中的對重塊拉動升降平臺6a上升,升降平臺6a 託舉轎廂4向上運動,當升降平臺6a到達頂點時,水平定位軌道62與水平支撐軌道31處 於同一平面並對位相應,轎廂4在其兩側的兩曳引條圈54a、54b的拉動下,離開水平定位軌 道62進入水平支撐軌道31,沿著水平電梯體3向垂直電梯體2移動,當移動到垂直電梯體 2,轎廂4完全進入垂直電梯體2中的升降平臺6b的水平定位軌道62,轎廂4在其兩側的兩 曳引條圈54a、54b的拉動下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動,同時驅使垂直電梯體2中的升降 平臺6b向下移動,同時將垂直電梯體2中的對重塊向上提升,曳引機51在控制系統控制下 減速平層、停梯,控制系統控制轎廂4的自鎖裝置42b和垂直電梯體2中的開閉門裝置做開 啟動作,開閉門裝置驅動站門82和轎門45b開啟,完成單程運動。
[0053]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 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包括:中空的電梯主體及設置在電梯主體內的 轎廂、驅動系統;電梯主體包括均為中空的水平電梯體、兩垂直電梯體,水平電梯體連接在 兩垂直電梯體的上部之間並與兩垂直電梯體相通;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源以及兩曳引條圈, 兩曳引條圈分別可轉動地設於電梯主體內的左右兩側並分別與轎廂的左右兩側連接,曳引 條圈沿從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到水平電梯體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布置,驅動 源同步驅動連接兩曳引條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驅動源設有與兩曳引條圈 分別對應的兩曳引輪,兩個曳引輪分別相應地位於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左右 兩側;驅動系統還包括與兩曳引條圈分別對應的兩組驅動輔助組件,兩組驅動輔助組件分 別相應地設於電梯主體內的左右兩側;每驅動輔助組件包括張緊輪裝置、第一導輪、第二導 輪、第三導輪、第四導輪,張緊輪裝置設有張緊輪及彈簧和重塊;第一導輪、第二導輪轉動地 設於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上部,第一導輪高於第二導輪;第三導輪、第四導輪轉動 地設於在所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上部,第三導輪高於第四導輪;第二導輪沿水平電梯體 與第四導輪水平相對;張緊輪裝置設置在所述另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曳引條圈套在與 其對應的曳引輪、第一導輪、第三導輪、張緊輪裝置的張緊輪上並抵靠在與其對應的第二導 輪、第四導輪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所述轎廂的左右兩側分別 設有可轉動的連繩器,轎廂通過連繩器與曳引條圈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源包括 設置在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下部的曳引機、動力分解裝置、兩曳引輪,動力分解裝置 包括主動鏈輪、主動鏈條、第一輪軸、從動鏈條、從動鏈輪、第二輪軸,曳引機設於在所述其 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一側,第一輪軸轉動地設於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內,主動鏈輪與 其中一個曳引輪均固定在曳引機的主軸上,主動鏈輪通過主動鏈條與第一輪軸的一端傳動 連接,第一輪軸的另一端通過從動鏈條與從動鏈輪傳動連接,從動鏈輪與另一個曳引輪均 固定在第二輪軸上,第二輪軸轉動地設於所述其中一個垂直電梯體的另一側;驅動源通過 兩曳引輪同步驅動連接兩曳引條圈。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水平電梯體內設 有水平支撐軌道,轎廂的底部設有用於與水平支撐軌道配合的滾輪。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垂直升降跨路電 梯還包括分別對應設於兩垂直電梯體內的兩組升降輔助組件,每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升降 平臺、對重塊、對重繩、與對重繩相應的對重繩導輪,對重繩導輪轉動地設於垂直電梯體的 上部,對重塊通過對重繩連接升降平臺,對重繩懸掛在相應的對重繩導輪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每組升降輔助組件包括一 組對重塊及四組對重繩,對重塊位於升降平臺的一側,對重塊通過四組對重繩分別對應連 接升降平臺的四個角。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升降平臺的上端面設有水 平定位軌道。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垂直升降跨路電梯,其特徵在於:所述轎廂包括廂 體、兩轎門及與每一轎門對應的自鎖裝置,兩轎門分別對應設於廂體的前後兩側;兩所述垂 直電梯體分別設有站門及用於驅動站門、轎門做開閉工作的開閉門裝置。
【文檔編號】B66B17/12GK204096840SQ201420509781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黃韓華 申請人:黃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