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把手的電池盒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20:50:37 1
專利名稱:帶把手的電池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動助力車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
背景技術:
電機驅動車輪旋轉使電動助力車行駛,而電機由電池提供電力,電池一般採用鉛酸蓄電池或鋰電池,這些電池按照一定順序放置在電池盒內,該電池盒的結構是包括殼體和把手,把手安裝在殼體的上端。目前,把手的外形為U型或弧形,兩側上端通過鉸軸轉動安裝在電池盒的上端,採用鉸軸後使把手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擺轉放置在電池盒上,節省了空間,但是也會出現頻繁轉動導致鉸軸脫落的問題,一旦把手脫落,安裝或拆除電池盒均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堅固耐用的帶把手的電池盒。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包括電池盒和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的兩側端部均嵌裝在電池盒的上端。而且,所述電池盒上端間隔制出兩個通孔,每個通孔的內緣與同側的把手下端所制環形凹槽相壓接。而且,所述位於把手下方的電池盒上端制出一弧形凹槽。而且,所述電池盒由兩個相互扣裝的半殼體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在把手的兩側下端外表面均制出環形凹槽,該兩個凹槽分別嵌裝在電池盒上端間隔制出的兩個通孔內,使把手和電池盒穩固結合,由於不存在轉動結構,使把手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而且在把手下方的電池盒上端制出一凹槽,該凹槽使人手更方便的握持把手,而且使把手的高度降低,減小了電池盒整體的高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後視圖;圖3是圖2的I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如圖1 3所示,包括電池盒和把手2,把手為弧形或U型,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在於把手的兩側端部均嵌裝在電池盒的上端。本實施例中,電池盒上端間隔制出兩個通孔7,每個通孔的內緣與同側的把手下端所制凸柱5下端的環形凹槽6相壓接,凸柱的長短不限。把手下方的電池盒上端制出一弧形凹槽3,該該凹槽使人手更方便的握持把手,而且使把手的高度降低,減小了電池盒整體的高度。電池盒由兩個相互扣裝的半殼體構成,每個半殼體上端內側邊緣處間隔制出兩個半圓形凹槽,前、後半殼體扣好以後形成兩個間隔的通孔,每個半殼體上端制出一凹槽,前、 後半殼體扣好以後形成弧形凹槽。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把手的兩側下端分別嵌裝在電池盒上端間隔制出的兩個通孔內,使把手和電池盒穩固結合,由於不存在轉動結構,使把手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電池盒的體積和重量均降低,節約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包括電池盒和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的兩側端部均嵌裝在電池盒的上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池盒上端間隔制出兩個通孔,每個通孔的內緣與同側的把手下端所制環形凹槽相壓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其特徵在於所述位於把手下方的電池盒上端制出一弧形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池盒由兩個相互扣裝的半殼體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把手的電池盒,包括電池盒和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的兩側端部均嵌裝在電池盒的上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在把手的兩側下端外表面均制出環形凹槽,該兩個凹槽分別嵌裝在電池盒上端間隔制出的兩個通孔內,使把手和電池盒穩固結合,由於不存在轉動結構,使把手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而且在把手下方的電池盒上端制出一凹槽,該凹槽使人手更方便的握持把手,而且使把手的高度降低,減小了電池盒整體的高度。
文檔編號H01M2/10GK202282401SQ20112040933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明者馮國慶 申請人:天津雅迪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