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鐘形卸灰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9:32:42 2
專利名稱:一種鐘形卸灰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卸灰閥,特別涉及一種高爐煉鐵系統使用的鐘形卸灰閥。
背景技術:
目前,冶金行業高爐煉鐵系統使用的卸灰閥有多種形式,其中鐘形卸灰閥主要用 於煉鐵工藝的除塵系統,安裝在除塵器箱體下部的灰鬥出口,用於封閉出灰口 ;當打開卸灰 閥時,灰塵便可通過卸灰閥排出運走;當關閉卸灰閥時,其起到密封作用。現有鐘形卸灰閥 的結構,一般由閥體、錐形閥塞(即錐形鍾)、連杆、重錘等組成,用連杆拉動錐形塞上下運動 來完成卸灰閥的啟閉操作;開啟時,用外力抬起重錘,帶動連杆、錐形閥塞向下運動,將閥開 啟,灰塵從閥塞與閥體之間的間隙落下;關閉時,去除外力,由於重錘的重力作用,連杆、閥 塞向上運動,閥塞與閥體接觸,將閥關閉。現有鐘形卸灰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種種原 因,除塵灰中經常含有一定的水分,當除塵灰落入下部灰鬥暫時貯存時,由於溫度降低,灰 中水分凝結,會增加灰的粘性,從而導致除塵灰排出時下料不暢,嚴重時,除塵灰會形成拱 棚不能排出,從而影響除塵系統的正常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鐘形卸灰閥下灰不暢形成拱棚,提供一種的 目的是提供下灰通暢的鐘形卸灰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鐘形卸灰閥,包括兩端直徑 小、中部直徑大的桶狀閥體及內置於閥體上端部的錐形閥塞,錐形閥塞的底部設有固定杆, 固定杆與連杆一端相連,連杆的另一端伸出閥體與重錘相連,連杆的中部鉸接在閥體上,所 述固定杆上設有耙釘。所述固定杆的徑向上間隔設有多個耙釘。所述固定杆的軸向間隔設有多個耙釘。所述多個耙釘的長度不同。所述固定杆的徑向和軸向間隔設有多個不同長度的耙釘。本實用新型在錐形閥塞底部的固定杆上設置耙釘,鐘形卸灰閥在啟閉時,耙釘與 閥塞一起上下運動,耙釘不但能將棚結的灰塵打碎,而且能帶動灰塵向下運動,使除塵灰順 利排出,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下灰不順暢和棚料問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鐘形卸灰閥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所示鐘形卸灰閥的固定杆與耙釘的示意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兩端直徑小、中部直徑大的桶狀閥體10及內置於閥體 10上端部的錐形閥塞20,該錐形閥塞20的底部與固定杆30的一端固定連接,固定杆30的 近錐形閥塞端與連杆40 —端固定連接,連杆40的中部鉸接在閥體10上,連杆40的另一端 伸出閥體10與重錘連接。所述固定杆30的徑向或/和軸向間隔設有多個耙釘50,多個耙 釘50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固定杆30上的多個耙釘50也可以間隔布置在徑 向上和軸向上,耙釘50可以用圓鋼製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鐘形卸灰閥,通過在錐形閥塞20底部的固定杆30上設置耙釘 50,使鐘形卸灰閥在開啟或關閉時,耙釘50與錐形閥塞20 —起上下運動,耙釘50不但能將 棚結的灰塵打碎,而且能帶動灰塵向下運動,使除塵灰順利向下排出,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 存在的下灰不順暢和棚料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鐘形卸灰閥,包括兩端直徑小、中部直徑大的桶狀閥體(10)及內置於閥體(10) 上端部的錐形閥塞(20),錐形閥塞(20)的底部設有固定杆(30),固定杆(30)與連杆(40) — 端相連,連杆(40)的另一端伸出閥體(10)與重錘相連,連杆(40)的中部鉸接在閥體(10) 上,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杆(30)上設有耙釘(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鐘形卸灰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杆(30)的徑向上間隔設 有多個耙釘(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鐘形卸灰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杆(30)的軸向間隔設有 多個耙釘(50)。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鐘形卸灰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耙釘(50)的長度不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鐘形卸灰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杆(30)的徑向和軸向間 隔設有多個不同長度的耙釘(5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鐘形卸灰閥,包括兩端直徑小、中部直徑大的桶狀閥體及內置於閥體上端部的錐形閥塞,錐形閥塞的底部設有固定杆,固定杆與連杆一端相連,連杆的另一端伸出閥體與重錘相連,連杆的中部鉸接在閥體上,所述固定杆上設有耙釘。本實用新型在錐形閥塞底部的固定杆上設置耙釘,鐘形卸灰閥在啟閉時,耙釘與閥塞一起上下運動,耙釘不但能將棚結的灰塵打碎,而且能帶動灰塵向下運動,使除塵灰順利排出,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下灰不順暢和棚料問題。
文檔編號C21B7/22GK201825969SQ201020578479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7日
發明者劉鑫垚, 牛松林, 王永豐, 趙小青, 郭俊奎, 馬傑, 馬鐵林 申請人:林州市馬氏煉鐵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